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7篇
  1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5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01.
102.
根据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行距要求。对4个肥料处理在3个甘蔗品种上的施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用现农民习惯施肥方式不仅投入大。而且在甘蔗前期发芽、蔗茎伸长、糖分积累、甘蔗及糖产量等各方面都表现最差,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单纯施用专用肥在甘蔗伸长盛期之前效果最好,但后期有脱肥现象发生,宜适当加量或补施;生物有机肥+追肥型专用肥的肥效缓释特点使得甘蔗后期不脱肥。尽管营养生长维持时间稍长。工艺成熟略晚,但总体的投入、产出比优于其他处理,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不同,产量构成的主因子也有所不同,应选择不同的肥料处理组合分类指导,进行科学的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3.
综述了10a来PEG、电击、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应用于甘蔗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对影响甘蔗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评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对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2个3''锚锭引物和8个5''随机引物构建引物组合, 运用DDRT-PCR差异显示方法, 分析NCo376和F134两品种接种黑穗病菌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经克隆、测序和半定量RT-PCR验证, 获得7条真实差异表达片段, 这些片段分别同GenBank中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NAD-依赖型苹果酸脱氢酶基因、氨基转移酶基因、乙烯响应相关结合蛋白基因、RNA聚合酶特异转录起始因子和反转录转座子的序列的同源性达28%~99%。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 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受甘蔗黑穗病菌和水杨酸的调控, 不依赖于过氧化氢的作用机制, 在甘蔗根、茎、叶中表达的抗病基因组成型表达, 但表达水平较低。推测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后, 可能通过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的诱导, 促使植保素合成增多, 以此抵抗或抑制病原菌的胁迫。该结果丰富了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 为甘蔗抗黑穗病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甘蔗杂交后代黑穗病抗性评价与抗感池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甘蔗杂交后代黑穗病抗性的遗传变异,构建抗病、感病近等基因池,配置了2个杂交组合,其中组合1为CP84-1198×科5,组合2为ROC20×桂糖73-167,对2个组合部分后代进行2次新植人工接种黑穗病抗性鉴定,调查并分析了5个病害参数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害有关参数中,发病持续期(SSD)与最大累计丛感染率(IPmax)、最大累计茎感染率(ISmax)、病情消长曲线下的面积(∑AUDPC)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IP_与最短潜伏期(LP)在不同作物季间重演性高.应用2个病害流行学参数SSD和LP以及3个病情指数IP_、IS_和∑AUDPC作为聚类指标,采用欧氏距离及最长距离法,对2个组合的杂交后代部分个体的抗性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2对遗传背景不同的抗、感黑穗病近等基因池,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甘蔗黑穗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甘蔗黑穗病及其生理小种,甘蔗对黑穗病菌的抗性机制及其遗传,甘蔗抗黑病性鉴定技术,以及我国甘蔗抗黑病育种的现状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福农 83- 36、桂糖 84 - 332、川糖 78- 111及 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 ,属高抗 ,云蔗 81- 173、福农 91- 0 70 7为抗 ,福农 81- 74 5为中抗 ,粤糖 85- 172 2、福农 90 - 6 6 52和闽糖 86 - 877为感 .文中还对如何客观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性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08.
简便快速地获得高质量、高纯度的DNA模板是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大批量分子检测的基础。常用的液氮手工研磨提取DNA方法存在着耗时、费力、污染等诸多不足。利用从美国引进的球磨机,根据甘蔗叶片的特点,采用国产钢珠,通过优化实验步骤,建立了一种高通量制备甘蔗叶片DNA的方法,其中,叶片快速研磨使用不锈钢珠的直径为4 mm,对叶片进行液氮预冻,时间为30~45 min,叶片用量为50~100 mg,打磨时间为30~40 s。这种方法缩短了提取DNA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而DNA质量与经典方法相当,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9.
甘露糖筛选系统的建立及在甘蔗转基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露糖作为筛选底物,对甘蔗品种福农95-1702外植体的再生进行研究,建立福农95-1702的甘露糖筛选体系;在甘蔗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生根三个阶段进行抗性筛选时,甘露糖占总糖的比例分别是60%、60%和30%。在以上筛选体系的基础上,将福农95-1702作为受体材料,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含有cryIA(c)抗虫基因的基因表达盒与筛选标记基因(pmi)进行共转化,通过甘露糖筛选,最终获得26株抗性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其中4株呈阳性。初步说明cryIA(c)基因已经整合到福农95-1702的基因组中,获得了4株转基因阳性甘蔗植株。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甘蔗品种抗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甘蔗品种(系)抗螟性评价指标,建立甘蔗品种(系)抗螟性综合评价体系。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螟害株率、螟害节率、螟害指数、枯梢率、蛀道数、蛀道长度和羽化率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抗螟性评价候选指标,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抗螟性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螟害株率外,其余6个候选指标均有望作为抗螟性评价指标,其中螟害指数与单茎重损失量、蔗糖分损失量间同时具有显著正相关,是评价甘蔗受害程度的最佳指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6个抗性相关指标可简化为3个公因子,即植株受害因子、蛀道解剖因子和螟虫生长发育因子。根据品种因子得分,对19个甘蔗新品种(系)抗螟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粤甘42号对螟虫抗性最高,福农38号、桂糖29号、柳城03-1137和桂糖31号对螟虫抗性最低。本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甘蔗抗螟性评价指标与综合抗性评价方法,还明确了19个甘蔗新品种(系)对甘蔗螟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