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国地方绵羊群体TYRP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了解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基因在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以及TYRP1基因突变与不同毛色表型绵羊群体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对10个中国地方绵羊群体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利用Beagle、PLINK和POPGENE等软件对突变位点数据进行单倍型构建、连锁不平衡分析和遗传变异研究。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在绵羊TYRP1基因内识别了13个SNPs,其中位于TYRP1基因外显子上的10个SNPs位点,除个别位点在大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羊和岷县黑裘皮羊中没有发生突变外,其他突变位点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说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中共有42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0000000000(245/918)、0100000001(91/918)在所有绵羊群体中均存在,除单倍型0101100000(93/918)在中国美利奴羊中没有出现,单倍型0001000001(69/918)在岷县黑裘皮羊、哈萨克羊群体中没有出现外,在其他群体中均存在。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0个SNPs在所有样本中均存在2个连锁模块。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水平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各绵羊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模式,且各品种遗传关系与其品种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YRP1基因对绵羊毛色遗传性状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查阅和全面分析观测点典型气象资料,依据牧草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指标,结合降水量、温度,以及牧草营养成分变化、羊群放牧活动的明显季节性变迁、羊只体重动态,将高原牧区季节划分为暖、冷两个季节,并按已划分季节采取54只各类半细毛羊的毛样,分析羊毛氨基酸含量和总含硫量,从量化指标上反映出暖季和冷季不同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笔者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承担起动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学新手,既没有上讲台授课的经历,又要面对授课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的现实,并且授课班级的种类又较多(六种类型)。经过几年的实践,体会到:注重信息反馈,作到教学相长,是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中国古代教学经验的总结。《礼记·学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从信息论、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教与学的全过程,即传播知识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可  相似文献   
104.
<正> 中国直接从国外引种的省份是陕西、山西和内蒙三省(区)。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于1985年10月首批从澳大利亚引进安哥拉山羊20只,之后又于1989年从新西兰引种128只。成立了“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安哥拉山羊试验场”。现纯种繁殖到2~3代,存栏数达510余只,还向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出售种羊80余只。山西省于1987年1月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引进安哥拉山羊24只,饲养在介休种羊场和沁水示范牧场,纯繁存栏数达  相似文献   
105.
甘肃马鹿同期发情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45头甘肃马鹿均分为3组,应用氯前列烯醇(P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进行同期化处理,处理A组其处理程序为PG+PG+PMSG,处理B组其处理程序为PG+PMSG。结果表明:A、B组5d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3·3%和8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仔率分别为73·3%和60·0%,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和6·7%,其中A组的双仔率为6·7%;产仔日期比对照组分别缩短了12d和8d。处理组仔鹿的平均初生重也比对照组提高1·53kg,而且A、B2组仔鹿的断奶成活率也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和12·5个百分点。总体而言,A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6.
采用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松辽黑猪3个品种共447头猪(长白231,大白107,松黑109)的α1_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Hin6Ⅰ-RFLP位点上,3个猪种均存在多态,表现为3种基因型(GG,AG和AA),其频率在3个猪种中分别为长白:0.05、0.47、0.48,大白:0.02、0.35、0.63,松辽黑猪:0.02、0.20、0.78。显然,在3个猪种中,对大肠杆菌F18易感的基因型(GG和AG)均占绝大多数(95%以上)。但A和G的频率在3个品种中有显著差异,松辽黑猪中G的频率(0.88)显著高于大白猪(0.72,P<0.01)和长白猪(0.80,P<0.05),长白猪中G的频率显著(P<0.05)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旨在探究性成熟期辽宁绒山羊与子午岭黑山羊睾丸发育是否存在差异,并对两品种繁殖性能进行比较。选取性成熟期健康的辽宁绒山羊和子午岭黑山羊各5只,采集睾丸组织,通过大体解剖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石蜡切片,比较两品种山羊睾丸组织发育及形态学差异;ELISA检测雄激素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两品种山羊睾丸组织中死盒多肽4(DEAD box polypeptide 4,DDX4)和类无精症缺失基因(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 gene,DAZL)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辽宁绒山羊睾丸总重和睾丸长周径极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1),而睾丸短周径、睾丸脏体比和睾丸胴体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辽宁绒山羊生精上皮厚度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5),而两者精细管面积、直径和单位面积内精细管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品种山羊睾丸中雄激素分泌无显著差异(P>0.05);辽宁绒山羊DDX4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1或P<0.05),DAZL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子午岭黑山羊(P<0.01),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性成熟期辽宁绒山羊性腺发育程度与子午岭黑山羊一致,但生精上皮较子午岭黑山羊厚,生殖标记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推测可能会影响两品种的生精能力。  相似文献   
108.
高寒牧区养殖小区羔羊冷季育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子(2×2)试验设计,研究2种饲养管理方式(A因子:A1.舍饲,A2.放牧+补饲)下不同组合[B因子:B1.特克赛尔(♂)×甘肃高山细毛羊(♀)(简称特甘细组合)和B2.甘肃高山细毛羊自繁组(简称甘高细组合)]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放牧+补饲组(139.21g·d-1)明显高于舍饲组(126.75g·d-1)(P0.05),特甘细组合(135.52g·d-1)高于甘高细组合(130.43g·d-1)(P0.05);饲养管理方式和杂交组合对育肥羔羊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的影响不明显,但杂交组合对肉品质的影响显著;放牧+补饲组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舍饲组。由此可见,放牧+补饲是高寒牧区养殖小区羔羊冷季短期育肥的理想育肥模式,特甘细组合的育肥性能优于甘高细组合。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进一步优化祁连山高寒牧区6月龄前羔羊肉生产杂交组合,分别以特克塞尔、无角陶赛特和黑头萨福克羊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开展杂交试验(各杂交组合F1代羔羊分别命名为特甘细、陶甘细和黑萨甘细,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后代为甘高细),测定各组合羔羊6月龄前的生长状况及产肉性能。结果显示,各组合F1代羔羊初生体质量差异均不显著;4月龄(断奶)时,特甘细、陶甘细和黑萨甘细公羔体质量分别极显著高于甘高细公羔26.01%、42.91%和35.45%,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极显著高于甘高细公羔31.81%、49.66%和43.64%,陶甘细效果最优;6月龄时,特甘细、陶甘细和黑萨甘细公羔宰前活质量和胴体质量分别比甘高细公羔提高26.25%(P0.01)、9.89%(P0.05)、26.02%(P0.01)和41.18%(P0.01)、21.60%(P0.01)、37.62%(P0.01),特甘细效果最优;各组合F1代公羔屠宰率无显著差异,但特甘细、陶甘细和黑萨甘细母羔屠宰率均显著高于甘高细。综上,在祁连山高寒牧区引进特克塞尔、陶赛特和黑头萨福克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均能明显提高后代羔羊的生长和产肉性能,无角陶赛特是生产4月龄(断奶)羔羊肉的最优父本,特克塞尔是生产6月龄羔羊肉的最优父本。  相似文献   
110.
实验测定了林草鸡复合系统对优质肉鸡生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组鸡只生长发育良好,存活率高,牧草采食量高,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草地退化程度明显低于高密度组;高密度组香樟生长速度及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低密度放养,但牧草资源明显不足.建议在建立林草牧复合生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放牧密度和牧草种植等因素,以获得综合效益最优化和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