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8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林业   344篇
农学   728篇
基础科学   61篇
  468篇
综合类   5701篇
农作物   466篇
水产渔业   1011篇
畜牧兽医   6420篇
园艺   572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651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1037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970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702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发生免疫应答障碍。致病因素主要是通过损伤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或免疫组织细胞,抑制或者阻断病原呈递,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体的形成等方面而造成免疫抑制。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究小檗碱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s)凋亡的调控机理,首先利用CCK8法确定添加药物的细胞毒性,然后将BEECs分为空白(C)组、脂多糖(LPS)组(1μg/mL)、小檗碱(BBR)组(BBR10μmol/L+LPS 1μg/mL)、氯喹(CQ)组(CQ 20μmol/L+BBR 10μmol/L+LPS 1μg/m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LC3II、P62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LPS组BEECs凋亡率和BAX/BCL2较空白组升高(P<0.01);BBR组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低于LPS组(P<0.01);CQ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P<0.01),而BAX/BCL2与空白组差异不显著。LPS组BEECs表达P62高于空白组(P<0.01);BBR组与LPS组相比LC3II升高(P<0.05)、P62降低(P<0.01);CQ组LC3II高于其他3组(P<0.01),CQ组P62与空白组、BBR组差异显著而与LPS组差异不显著。说明LPS降低BEECs自噬通...  相似文献   
10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维生素E缺乏对雏鸡生长性能、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形态结构、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雏鸡160羽,随机分为2组,饲粮维生素E缺乏试验组的预混料中不添加维生素E,对照组额外添加维生素E(30 mg/kg),每组各80羽,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鸡平均日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中维生素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结构出现损伤;试验组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中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p53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维生素E缺乏将导致雏鸡生长性能显著降低;维生素E缺乏通过提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aspase-3活性,影响Bcl-2、p53和Caspase-3基因表达诱导脾脏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4.
将猪细小病毒S-1A株在不同的细胞中培养,测定病毒含量,以确定适合猪细小病毒S-1A株增殖的细胞。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S-1A株能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猪肾原代细胞(PK)、猪睾丸细胞(ST)和仔猪肾细胞(IBRS-2)中生长增殖,不能在幼仓鼠肾细胞系(BHK-21)、绿猴肾细胞(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增殖;当ST细胞生长至2/3单层时,将猪细小病毒S-1A株种毒液100倍或1000倍稀释后接种ST细胞,37℃培养96~144h,获得的病毒载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5.
为对鼠源细胞进行鉴别检测,以鼠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好,针对鼠源细胞基因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良好,其他物种来源细胞基因组及生物制品原辅材料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敏感性高,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45.3拷贝。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鼠源细胞进行快速检测,为细胞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旨在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分子VceC对山羊滋养层细胞(GTC)内质网应激及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为揭示其在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阐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引起动物流产的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VceC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并转染GTC,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分子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孕酮和雌激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VceC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转染GTC后,12和24 h GRP7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24 h后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qRT-PCR检测IRE1和XBP-1的mRNA表达量在24 h均显著升高(P<0.05),而PERK、ATF6和ATF4 mRNA的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IRE1蛋白的表达在转染12 h后显著升高(P<0.01);VceC转染...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筛选与微小隐孢子虫微线蛋白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为进一步揭示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首先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GP900,表达并纯化重组GP900蛋白;然后将重组GP900蛋白与MDBK细胞裂解液孵育,免疫共沉淀获得结合蛋白,质谱法分析与GP900互作的蛋白;最后用酵母双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GEX-4T-GP900表达质粒,并纯化获得大小为43 kDa的重组GP900蛋白;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到2种与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分别为膜联蛋白A2和热休克蛋白5;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GP900与以上2种蛋白均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可从表达量、细胞量及细胞组成等多种角度描述样本,主要包括单细胞分离、mRNA反转录、文库构建、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单细胞分离是scRNA-seq技术操作的第一步,常用的细胞分离方法有连续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流式细胞术、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术和微流控技术。基于不同细胞捕获、cDNA扩增和文库构建开发了许多scRNA-seq方法,如CEL-seq2、Drop-seq、MARS-seq、SCRB-seq、Smart-seq、Smart-seq2等。与传统测序方法相比,scRNA-seq可识别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信息、记录细胞的空间位置、跟踪不同细胞谱系在分化过程中的轨迹,这为研究难以大量提取的肌内脂肪细胞分子特异性和发生分化过程带来极大便利。作者简要介绍了scRNA-seq技术的关键步骤,比较分析了单细胞分离和转录组测序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肌内脂肪细胞的起源以及scRNA-seq在肌内脂肪细胞的亚群和标记基因鉴定以及细胞分化轨迹追踪中的应用,以期为肌内脂肪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G.anatis)体外黏附和侵袭细胞的能力,选择HeLa细胞为感染模型,分别以细菌黏附和侵袭HeLa细胞数量为指标,借助革兰和姬姆萨染色及电镜观察来研究2株不同来源的鸭源鸡杆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特性。结果显示:黏附计数表明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能高水平黏附HeLa细胞,菌株感染30、60、90、120、150min后每细胞黏附的细菌数分别为0.84、4.68、8.52、9.27、8.2个,而菌株F149T对HeLa细胞有较低的黏附作用。侵袭试验表明Yu-PDS-RZ-1-SLG有低度侵袭力,侵袭的细菌数在150min时达到最大,约8.27·1 000细胞-1,随后细胞破碎,细胞逐渐脱落,而菌株F149T未检测到侵袭力。染色及电镜试验进一步证实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可黏附于HeLa细胞表面并侵入细胞内部。菌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细菌的黏附率显著降低,表明细菌的表面蛋白参与黏附。黏附和入侵特性是鸭源鸡杆菌定殖在组织表面重要的能力,该细胞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对1周龄樱桃谷雏鸭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FX 2010株,建立雏鸭感染模型,动态观察感染雏鸭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组织病毒含量及免疫反应。结果显示,雏鸭攻毒后第3天食欲下降,排黄白色稀粪,第5天时出现神经症状,部分雏鸭急性死亡,死亡率高达22.5%(9/40)。剖检病、死鸭可见心内膜出血,脾肿胀、坏死,肝、肾变性肿胀,脑膜充血。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心、肝、肾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或见出血;脾淋巴细胞局灶性坏死并伴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大脑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变化。雏鸭感染后第1天各器官就能检测到坦布苏病毒,第3天器官病毒含量除脾外均达峰值,后逐渐下降。雏鸭攻毒后第5天血清中出现微弱的中和抗体,以后逐渐升高,第17天时达峰值。以上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后能迅速入侵机体各组织器官并大量复制,呈组织泛嗜性特征,造成全身广泛性组织损伤,重症雏鸭死于急性败血症病变。雏鸭接种病毒后能快速产生中和抗体以抵抗感染并迅速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