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本文通报了2011年中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四川省、云南省7个流行省共对784679头牛、41110只羊以及30005头(匹)其他家畜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O.88%、0.95%和0.09%。根据各省放牧家畜数和阳性率推算,全国共有病畜10894头(只、匹),比2010年下降了27.28%,其中病牛为8433头,比2010年下降了33.71%。从病畜的地域分布看,湖南省、江西省两省病畜数占全国病畜数的62.06%,两省合计病牛数占全国病牛数的67.21%。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与2010年相比继续下降。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是今后家畜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辐照致弱血吸虫尾蚴疫苗能够诱导宿主产生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是所有血吸虫候选疫苗中保护力最强的,且辐照致弱尾蚴在宿主体内不能发育成熟,不会对宿主造成严重的病理损害。单性感染的血吸虫同样不能在宿主体内发育成熟,其发育状态停留在童虫阶段,也不会对宿主造成严重的病理损害,在童虫状态下对宿主持续进行的免疫刺激,是否也能诱导宿主对继发血吸虫病产生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呢?为此,本研究通过让宿主携带单性血吸虫雄虫的带虫免疫方式来检测其对继发血吸虫病的影响。选用雄性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100条/只),于单性血吸虫尾蚴攻击后第5、7 w用吡喹酮进行治疗(300mg/kg),第9 w进行雌雄血吸虫混合尾蚴攻击实验动物(40条/只),第15 w剖杀实验动物,收集宿主荷虫、宿主肝卵负荷、肝卵孵化、宿主肝单卵肉芽肿体积数据,并检测宿主血清特异性抗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单性带虫免疫可以引起宿主肝虫卵孵化率及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对宿主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牛血吸虫病疫情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和40余种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且互为感染,交叉传播.特别是易感动物耕牛生长周期长,排粪量大,在放牧、使役及流动过程中接触疫水的机会多.因此,通过耕牛血吸虫病的疫情统计和动态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客观地反映我国血吸虫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趋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对实施科学的防治策略和决策,找准血防防治工作的难点和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长效防治机制,切实完成国家血防规划中农业部门承担的血防任务、目标,加快我国控制血吸虫病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水渠型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和规律,准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的成效;方法在水渠型地区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设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观测,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人和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均呈先降后升的态势;结论水渠型疫区采用查治和扩大化疗及环改灭螺措施,可使血吸虫病疫情稳步下降。但一旦查治、扩大化疗和环改灭螺力度减弱,再受洪涝灾害疫情、螺情就会迅速反弹,充分表明血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持反复斗争,才能有效地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准确掌握洲岛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规律,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探索这类地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技术和措施。方法 以洲岛型地区江苏省丹徒区世业镇为观测点,通过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强度、主要传染源及螺情调查,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 经连续15年的调查观测,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感染强度、野粪阳性率及螺情均呈无规律变化。结论 由于世业乡地处长江中心,随着水位涨落,上游钉螺附着于漂浮物带到江滩草洲,繁殖孳生,灭螺困难,传染源难以控制,疫情时高时低,可通过以机耕代牛耕,发展水禽控制传染源,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抗-Id)结合佐剂FCA/FIA免疫的绵羊设为抗-Id免疫组,将在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小时肌注低剂量吡喹酮(PZQ)的绵羊设为PZQ组,将既用抗-Id免疫又在攻击感染前肌注PZQ的绵羊设为协同组,同时设空白和FCA对照组。在攻击感染血吸虫后的第12周,剖杀各组绵羊,收集肝脏病理组织块,经切片和染色后,用显微镜测量各组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发现,抗-Id组、PZQ组和协同组的肉芽肿直径分别为0.41、0.42和0.40mm,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0.51mm,P<0.05),也小于FCA对照组。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虫卵周围的多核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抗-Id免疫和预防性注射PZQ均能直接影响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并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对探讨血吸虫病免疫预防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IgG1型单克隆抗体和吡喹酮协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组昆明系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小时,组1和组2胃饲低剂量吡喹酮(20mg/kg),并分别腹腔注入鼠抗日本血吸虫IgG_1型单克隆抗体ISj51和ISj55作被动免疫,4天后重复1次,4周后剖杀集虫。结果表明,单抗合并吡喹酮的组1和组2的减雌率分别为45.32%和42.95%,均明显高于(p<0.01)仅作腹腔被动免疫转移ISj 51和ISj 55单抗的组3和组4(分别为15.11%和19.44%),亦高于(p>0.05)仅用单剂吡喹酮的组5(37.41%)。2株单抗在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介导下,杀伤童虫率接近1:2稀释的8周阳性鼠血清(分别为37.50%,46.88%和48.00%,41.18%)。提示:鼠抗日本血吸虫IgG_1型单抗协同低剂量吡喹酮,具有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提高灭雌率,降低吡喹酮毒副作用的优点,对控制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氯仿油制剂治疗山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口服吡喹酮氯仿油制剂(25mg/kg)治疗人工感染山羊日本血吸虫病,39天后解剖冲法,计数残存虫体,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95.7%,减雌率为96.7%。早期文献报道(1981),当口服吡喹酮剂量20mg/kg时,可获得99.8%的减虫率和100%的减雌率。鉴于国外已有吡喹酮不能完全治愈病人的报道和血吸虫可能已有抗吡喹酮的抗药性,吡喹酮治疗动物血吸虫的适宜治疗剂量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19.
成熟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和传播的唯一因子,抗卵免疫对于预防血吸虫病和阻断传播流行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SMART cDNA文库构建技术,构建日本血吸虫虫卵全长cDNA文库。文库容量为7.55×106,滴度为7.2×1010,重组比率为97%。应用三个已知全长基因(SjPP,SjTEGT and SjeIF 5)引物在文库中成功钓取到相应的全长基因。另外还由文库直接扩增到一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烯醇酶基因。高质量的虫卵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为抗病疫苗尤其是抗卵抗原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总IgG和IgG3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纯化东方田鼠IgG,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东方田鼠总IgG和IgG3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可溶性抗原(soluble schistosomula antigen,SSA)、成虫可溶性抗原(soluble adult worm antigen,SWA)、虫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童虫不可溶性抗原(insoluble schistosomula antigen,ISSA)、雄虫不可溶性抗原(insoluble male worm antigen,ISMA)、雌虫不可溶性抗原(insoluble female worm antigen,ISFA),以及基因工程抗原rSj14、rSj23-HLD、rSJ28GST、rSjPP的反应情况.结果显示,HRP标记免抗东方田鼠IgG抗体和羊抗小鼠IgG3抗体作为二抗,A值变化规律一致.该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总IgG和IgG3与日本血吸虫抗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