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9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游长芬  施亚琴  周德智 《土壤》1985,17(6):329-334
在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中,微生物数量分析是一项基本的测定项目,也是研究工作者用以判断土壤性状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然而现有的测定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土壤微生物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田条件下 ,通过选点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 ,土壤颗粒组成呈现规律性变化 ,粘粒 (<0 0 0 2mm)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3 9%下降到 80a稻田土壤的 1 7% ,而粉砂 (0 0 2~ 0 0 0 2mm)含量升高。土壤pH一般增加 0 5~ 1个单位 ;0~ 1 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4 5 8gkg- 1和 0 3 9gkg- 1增加到 3 0a红壤稻田的1 9 6gkg- 1和 1 62gkg- 1,其后 ,即使利用时间长达 80a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 ;土壤全磷含量 ,经 3a水耕利用后可从荒地红壤的 0 5gkg- 1提高到 1 3gkg- 1,表明通过施肥可使红壤磷素快速积累 ;而在水耕利用过程中 ,红壤稻田土壤的钾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经 80a利用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钾素含量仅为荒地红壤的 80 % ;全铁和游离铁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水耕熟化过程 ,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也明显升高。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的各项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还表明 ,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要达到高度熟化的稻田土壤肥力水平 ,需要经过 3 0a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微生物相比,它是产生抗菌素较多的菌类。由于医药工业和农业病害防治上的需要,长期以来对放线菌的研究,几乎都围绕在颉抗性放线菌的筛选工作上。有关它们在土壤中的作用,特别是对放线菌生态因素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均甚少[3,7,6]。本文主要介绍土壤盐渍化对放线菌分布及颉抗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鸭谨防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鸭,即在水稻栽插后1~2周把育雏鸭放养于稻田,直至水稻抽穗时,把饲养的鸭子赶出上市。即利用稻鸭共生的原理,利用鸭是水禽,水陆两栖、食性广、觅食能力强的特性,为水稻除草、治虫、活化土壤以及鸭粪肥田,促进丰产。稻田养鸭由于空气新鲜(负离子增多),阳光充足(紫外线消毒),饲养密度低(常规每亩15~20羽),自然净化排泄物能力强等,很少染疫生病。但饲养实践告诉我们,在大力推广稻田养鸭技术的同时,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因多群发性、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和无特效药救治,是不可不防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萎病菌是一种寄生兼腐生的病原真菌,这种真菌可以寄生于植物体内,也能以土中植物残体作为其能量和营养来源在土壤中繁殖并长期营腐生生活,并由耕作、流水等途径逐渐扩散,以致病害逐年加重,造成减产或甚至失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