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25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969篇
林业   526篇
农学   614篇
基础科学   406篇
  768篇
综合类   6721篇
农作物   387篇
水产渔业   715篇
畜牧兽医   14058篇
园艺   485篇
植物保护   43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691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445篇
  2013年   1289篇
  2012年   1873篇
  2011年   1895篇
  2010年   1394篇
  2009年   1569篇
  2008年   1562篇
  2007年   1374篇
  2006年   1221篇
  2005年   1142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疫情正在世界范围内呈加速蔓延趋势,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灾难。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推测,野生动物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宿主。这给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管理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基于文献资料分析,系统梳理了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疫源疫病监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提高法律保障力度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强能力与队伍建设,与自然保护地协同发展,开展本底调查以及联合进行科研攻关等。通过分析探讨,旨在为提升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效能,更好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由农业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技能大赛赛项是高职院校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比赛项目之一。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突出的成绩,本文从实验器材的准备、配制1%鸡红细胞悬液、血凝(HA)实验、配制四单位病毒、血凝抑制(HI)实验和抗体滴度报告等六个操作环节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南饲料》2020,(1):7-7
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250号公告,将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予以发布,以进一步规范养殖用药行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精准识别农业生产环境信息和农业生产特征,对气象、土壤和作物等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类,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基础。本研究基于近20年(1998~2017年)气象数据和华北五省的玉米单产统计数据,首先构建了华北平原气候资源和玉米生产时空分布特征数据库,研究区内的降雨量、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和玉米单产均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利用作物精细种植区划方法,将华北平原夏玉米种植区分为极不适宜区、不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极适宜区五大类,各类面积分别占总体的比例约为10%、11%、25%、30%、24%;进一步通过环境类别归属度分析方法,将每一大类分为5小类,概率大于75%的相对稳定区域约占总面积的63%,小于75%的波动区域约占37%;极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三类时空分布比较稳定,隶属度为100%分别占各类面积的87.67%、70.41%和84.28%,波动区主要发生在极适宜区和适宜区,以及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之间。本研究构建的华北平原夏玉米精细区划结果,对提高研究区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玉米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口蹄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严重影响牛群的生长发育。由于牛口蹄疫属于烈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极易导致大规模的传播扩散,为减少损失,应对病牛进行扑杀处理。同时,为降低牛口蹄疫发病率,积极做好综合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控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及毒饵的制备与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揭示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强度,探寻制备诱杀黄脊竹蝗成虫新型毒饵的方法,采用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与5种植物源农药混合制备毒饵,并进行诱杀黄脊竹蝗成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农药对黄脊竹蝗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对黄脊竹蝗跳蝻和成虫的LC50依次为1.527、0.856、1.931、0.927、1.602 mg/L和1.767、0.957、2.176、1.126、1.825 mg/L;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水溶液可代替人尿作为引诱剂,其最佳浓度配比为70、80和90 g/L,5种植物源农药可代替化学药剂作为胃毒剂,胃毒剂与引诱剂的体积比: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均为1∶3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20,0.5%藜芦碱可溶液为1∶15。本研究提出的毒饵制备方法,可广泛用于大量诱杀黄脊竹蝗成虫,可为黄脊竹蝗的无公害防治乃至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脉孢霉(Neurospora)是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竞争性杂菌,其感染率高而且传播迅速,致使培养基质大量报废、菌袋成品率下降及栽培场所污染。从香菇栽培料中分离鉴定出好食脉孢霉(N.sitophila)菌株,采用药剂平板方法分析6个稀释浓度植物源农药对脉孢霉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5种农药中,高于500倍稀释浓度药液均可对供试菌株生长产生显著抑制,抑菌率为55%~100%。其中丁子香酚和乙蒜素抑菌率最高,同为100%;印楝素抑菌率最低,为55%。值得一提的是,丁子香酚的1 000倍和2 000倍稀释液平板抑菌率也达100%,乙蒜素同浓度稀释液抑菌率与其相近。以上结果说明:乙蒜素和丁子香酚可作为食用菌脉孢霉绿色防控的优选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9.
旨在对制备的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纳米微球作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核酸疫苗递送载体进行评价。采用西佛碱反应和元素分析制备具有一定取代度的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mannose modified chitosan,MCS),然后,经双重乳化挥发法制备得到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PLGA纳米微球(MCS-PLGA-NPs)。采用纳米粒径仪检测MCS-PLGA-NPs粒径分布和表面电势(zeta)、扫描电镜考察其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对质粒的吸附和吸附质粒后抵抗核酸酶降解能力、CCK-8法检测MCS-PLGA-NPs的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观察巨噬细胞对MCS-PLGA-NPs-质粒DNA复合物的摄取、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验证MCS-PLGA-NPs加载质粒DNA在细胞中的表达。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取代度为5%~10%的MCS。纳米粒径测定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CS-PLGA-NPs的zeta为正值、粒径分布均匀且形态规则呈球形。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MCS-PLGA-NPs吸附质粒的能力随着其质量的增加而增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核酸酶降解质粒DNA。在细胞毒性试验中,不同浓度的MCS-PLGA-NPs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仍在85%以上。在细胞摄取试验中,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明显观察到质粒DNA结合到纳米微球表面被RAW264.7细胞摄取。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MCS-PLGA-NPs加载质粒DNA可以在细胞中进行表达。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MCS以及具有递送核酸疫苗能力的MCS-PLGA-NPs,为FMDV核酸疫苗的递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见解,也为该递送载体携带特定抗原靶向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甘露糖受体以及应用于动物免疫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山鸡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一直引用了家禽的免疫程序,也未能开展系统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给山鸡规模化养殖带来了较大的隐患。为此,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种山鸡全周期(一个世代、56周)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的跟踪检测和免疫效价评估试验,并分析提出了山鸡专用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荐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