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8篇
  免费   1144篇
  国内免费   1730篇
林业   2582篇
农学   1265篇
基础科学   1243篇
  4427篇
综合类   8141篇
农作物   827篇
水产渔业   833篇
畜牧兽医   1501篇
园艺   478篇
植物保护   107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760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868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1054篇
  2013年   1289篇
  2012年   1638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276篇
  2008年   1111篇
  2007年   1231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粗骨沙化和酸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侵蚀是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的主因,并由此造成土壤粗骨沙化和酸化。利用土地特性系列比较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未退化样地相比,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坡度段土壤粗化现象明显,表明它们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退化。各土地利用类型pH值均有所减少,表征该研究区紫色土向酸性方向发展,特别是园地和菜地。(2)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沙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荒地>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菜地>园地。(3)不同坡度段紫色土坡地土壤沙化程度基本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但>30°坡度段土壤沙化最轻。(4)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坡度段土壤粘粒、有机质、全N、碱解氮、全P、速效P、全K、速效K、阳离子交换量、pH值及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我国西部退化土壤生态重建的特点与土壤培肥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我国西部地区所属的川、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蒙、桂 12省 (市、区 )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建设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主要区域。培肥退化土壤是目前西部地区实施退化土壤生态重建中的重点 ,具体措施为 :应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提高土壤有机肥施用量 ;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使用 ,提高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大力推广新型农用物资 ,减轻其对土壤的污染 ;搞好实用农业新技术的组装 ,增强土壤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93.
黄土高原的人为开荒及其对加速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野外考察和不同时期的航片解译,对30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及其典型小流域的人类开荒活动作了重点调查研究,并根据所取得的初步资料,结合流域的侵蚀特征及库坝淤积情况,分析讨论了开荒活动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为深入探讨人为活动与加速侵蚀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对宁南干旱山区发展高效农业途径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中期,我所受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科学考察,并开始了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和示范,从生产建设方针到实用高效农业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先后提出了“草灌先行”、“出路在肥”、“旱作增产体系”、“节水型早实丰产果园建设技术”等一批具有全局性的发展战略和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本区发展高效农业的途径和基本战略进行了研究探索,认为“三缺”(缺水、缺科技、缺物质投入)是三大障碍因素,其中  相似文献   
995.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智  贾丽  黄英  高泽崇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323-326,343
[目的]通过对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的指标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方法]引入配对比较法和1—7标度理论法确定指标因素权重,通过综合分值测算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离散度分析法对适宜性综合分值进行级别划分。[结果]河北省唐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可划分为4等,即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综合作用分值划分区间为:77分以上为适宜区,68.59~77分为较适宜区,61.37~68.59分为一般适宜区,61.37分以下为不适宜区。[结论]相关部门应谨慎决策选址的时空顺序,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坡林地间种红豆草技术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间种红豆草能促进幼树生长,充分利用土地潜力,增加经济收入。坡地采用人工“立体”法种植红豆草比一般单一深度“平播”法种植红豆草越冬率提高65%。冬前复土措施是红豆草播后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红豆草适宜的平茬高度为5~10cm。  相似文献   
997.
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条件下 ,全年氮肥两作 3次施用 (小麦基肥、追肥和花生基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2 52 % ,一作两次施用 (小麦基肥和追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7 0 1 % ,但前者土壤残留多 ,损失少 ,氮肥回收率为 69 2 4% ,较后者高 1 2 0 3个百分点。且前者有利于小麦、花生产量的形成 ,是小麦花生两熟制适宜的施肥方式。小麦当茬氮肥利用率为 1 6 80 %~ 3 5 63 %。夏直播花生当茬及前茬小麦基肥和追肥 (拔节期 )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 2 3 70 %、6 57%~ 7 70 %和 1 0 0 3 %~ 1 2 73 % ;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对氮肥利用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8.
黄土丘陵区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蓄水窖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洪洞建立了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农田下垫面产流场,对不同下垫面的降雨产流量及蓄水窖主要工艺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的27次降雨中,在同一坡度、同一降雨量条件下,不同下垫面的产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和农田下垫面的产流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1.4%、73.6%、41.6%、2.7%。表明前三者均有较好的集水效果,而农田产流效果较差。研究提出的蓄水窖主要工艺技术体系经大面积示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该文论述了影响猪排泄地点的选择和圈栏内污染程度的各种环境(温度、湿度、光、气流速度、垫草)、设备布局(圈栏尺寸、形状、设备相对位置、隔栏方式)、管理(调教、喂料)等因素,并对评价圈栏内污染程度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指导科学布置圈栏,将圈栏设计成长窄形,漏缝地板设在短向一侧;并尽量育成和育肥分开饲养,避免在育成阶段饲养面积偏大;通过工程手段实现漏缝地板处和躺卧区在温度和气流速度上的差异,以实现猪群在局部漏缝地板排泄。在生产管理中,避免饲养密度过大;通过通风系统控制圈栏内的温度以及空气污染;转群时进行调教,喂料有规律并对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都能降低圈栏污染程度,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高产香蕉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肥力较高的老蕉园进行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第一造蕉氮肥用量达到1000kg/hm2以上及氮钾肥施肥比例N K2O为1 1 15时,香蕉抽蕾提前,蕉果农艺性状及品质较好,产量达到52 5t/hm2的高产水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施钾比例的增加,香蕉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农艺性状及品质均变差,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所下降。在土壤Mg/K=1 37的情况下增施镁肥,香蕉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蕉果的农艺性状下降,但固形物与可溶糖含量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降低;施用硫肥对香蕉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大,但由于增加了肥料成本而使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