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42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5 毫秒
51.
砷胁迫下磷对三七砷的微区及亚细胞组织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μ-SRXRF)和亚细胞组分分离技术相结合,从植株各部位微区及亚细胞组分层面揭示了药用植物三七在外源磷素作用下砷吸收累积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七的根部和茎部是砷的主要富集部位,添加外源磷素可以有效降低三七根部、茎部和叶片的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47%、80%和33%;三七各部位的亚细胞组分砷的累积量不同,其中细胞液是砷的主要富集组分,具有一定的区隔化作用,但不能有效地减少砷对植物细胞新陈代谢的影响和毒害;外源磷素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三七不同部位亚细胞各组分中砷的累积量,其降低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胞液细胞壁细胞器,但分析表明,外源磷素的添加对三七各部位的亚细胞组分砷累积量占植株总砷累积量比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2.
Zinc (Zn) is a vital plant nutrient that is widely deficient in Thai cultivated calcareous soils. The chemical fractionation and adsorption of Zn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solid- and liquid-phase interactions that determine the retention of Zn in the soil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ractionation and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Zn in cultivated Thai calcareous soils. The results of sequential extractions showed that Z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residual fractions followed by organic-bound,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bound, carbonate-bound, and exchangeable Zn, respectively. Zinc adsorption was well fitted by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Thai calcareous soils had high Zn adsorption capacity. Soil pH, organic carbon, calcium carbonat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nd extractable calcium were the major soil properties that affected the Zn adsorption isotherms in these soils. Zinc hydroxide was the solid precipitate and the Zn hydroxide ion (ZnOH+) was the dominant Zn ion in alkaline equilibrium solution.  相似文献   
53.
通过盆栽试验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蔬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钒的形态分布与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钒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钒的含量随其形态不同而变化:当土壤中钒添加量从25mg·kg^-1增加到200mg·kg^-1时,根际土壤交换态钒的百分率增加了9.89%,碳酸盐结合态钒增加了9.38%,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钒增加了9.99%,残渣态钒的百分率下降了33.6%。土壤添加的钒量增加时,钒的迁移能力增强,使蔬菜的生物量显著降低,蔬菜对钒的吸收作用增强:钒添加量从0增至200mg·kg^-1时,蔬菜鲜质量降低了41.65%,而蔬菜中85%以上的钒积累在根部。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钒含量对植物的根、茎叶中钒含量有显著影响,碳酸盐结合态钒与蔬菜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磷酸二氢铵(MAP)和磷酸氢二铵(DAP)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转化,并评价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施用磷酸铵可改变肥际微域土壤的pH值,并且这种效应可持续几个月;MAP在黑土中,反应产物主要为Al-P,占38.8%,其次为Fe-P,占12%;在潮土中,Ca_2-P是主要形态,占34%,其次为Ca_8-P,占28%;在水稻土中,We-P是主要形态,占50%以上,其次为Ca_2-P,占20%.在黑土中We-P在DAP处理中所占的比例较MAP处理中高,而Al-P和Fe-P所占的比例正好与之相反;在最初的10 d里,We-P下降显著,随反应时间延长,DAP和MAP处理间We-P所占的比例差异减小;MAP在水稻土中的有效性最高,其次是潮土和黑土;在黑土中DAP的有效性较MAP要好,MAP主要转化成了Al-P.  相似文献   
55.
The phosphorus (P) speciation of organic surface layers from two adjacent German forest soil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water‐logging (Stagnosol, Rheic Histosol) was analyzed by P K‐edge XANES and subsequent Linear Combination Fitting. In both soils, ≈ 70% of the P was inorganic phosphate and ≈ 30% organic phosphate; reduced P forms such as phosphonate were absent. The increased degree of water‐logging in the Histosol compared to the Stagnosol did not affect P speciation.  相似文献   
56.
雁形目鸟类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部分种类已被驯化成为重要的家禽,然而雁形目内部物种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利用线粒体RNAs序列标定雁形目部分鸟类的分歧时间,旨在进一步查明该类群系统进化关系。首先, 采用酚仿法分别从太湖鹅和朗徳鹅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PCR 扩增获得线粒体RNAs基因序列。 然后,从GenBank 中提取10 种鸟类线粒体DNA的同源序列,以鸵鸟为外群,采用贝叶斯法结合RNA结构信息重建系统发生关系;最后,以黑雁属与雁属的分歧时间为锚定点,利用r8s软件分析了雁形目物种间的分歧时间。 结果表明,中国鹅与欧洲鹅的分歧时间为0.61百万年,番鸭与家鸭的分歧时间为15.5百万年。依据家鹅祖先分歧时间,联系当时发生的地学事件,作者认为家鹅祖先物种分化与更新世冰川运动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水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57.
南极磷虾粉中氟形态及其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南极磷虾氟形态分析方法,为南极磷虾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逐级化学—超声波浸提技术对南极磷虾粉中氟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南极磷虾粉中氟的赋存形态可分为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氧化态氟、有机束缚态氟和残渣态氟,分别占总氟的15.7%、17.1%、31.7%、21.5%和14.0%,总氟含量为2518.6 mg/kg,各形态氟含量次序为:氧化态氟>有机束缚态氟>可交换态氟>水溶态氟>残渣态氟.[结论]采用逐级化学—超声波浸提技术能有效地定量研究南极磷虾中氟的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58.
赖鹤鋆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71-7772
[目的]对春根藤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春根藤中Ca、Cr、Cu、Fe、Mg、Mn的含量,并进行初级形态研究。[结果]春根藤中Ca含量最高,其次为Fe、Mg、Mn、Cr、Cu;Mg的溶出率最高,为49.62%。[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菊花中的重金属和砷盐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方法]采用Tessier的连续提取法制备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铬、铜、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汞。[结果]菊花样品中铜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未检出;铅以有机结合态为主;镉以离子交换态为主;样品中汞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砷盐各形态中,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占总量与有机态和残渣态占总量相当。[结论]以有害元素总量做指标评价药材的安全性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60.
运用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SEC-HPLC-ICP-MS)分析了紫菜中Cd的存在形态,结果发现,在紫菜水提取液中检测到3种Cd形态,根据其保留时间确定为植物螯合肽(PC)3-Cd、谷胱甘肽(GSH)-Cd和1种未知小分子有机态Cd,结合体外全仿生消化技术,研究了在唾液、胃、肠无机物和有机物(含消化酶)作用下,紫菜中Cd的主要存在形态,分析发现在紫菜胃全仿生提取液中,检测到2种未知小分子有机态Cd,其中以保留时间为24.2 min的Cd形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在肠全仿生提取液中检测到2种Cd形态,其中(PC)3-Cd是主要存在形态。有关(PC)3-Cd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实验确证了Cd在紫菜中的主要有机形态,为紫菜食用安全风险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