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连续跟踪定点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滇东南三个不同三七种植区域分别对农户分散种植和SOP种植管理方式下三七种植土壤和三七块根As含量进行连续跟踪测定,分析研究了自然种植条件下三七种植管理方式对土壤As残留和三七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砷背景值对三七的安全品质影响较大,在土壤砷背景值较高的区域种植三七,收获后的三七砷平均残留量高于在土壤值较低的区域,经过两年的三七种植管理,三七种植土壤砷含量总体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种植前土壤砷背景值相比,经过两年的三七种植,种植土壤有明显的砷残留现象,不同的管理方式砷残留量有较大的差异,SOP种植管理和农户分散种植管理方式下土壤砷平均残留量分别为7.17 mg/kg和76.38 mg/kg,两者相差10.65倍。总体来看,目前的三七种植状况不容乐观,除自然因素外,三七种植土壤砷的来源还有待对三七种植过程中每个环节及投入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而要保障三七产品的安全品质,除了对种植基地的科学选择外,栽培技术的细化改进以及种植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砷胁迫下磷对三七砷的微区及亚细胞组织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μ-SRXRF)和亚细胞组分分离技术相结合,从植株各部位微区及亚细胞组分层面揭示了药用植物三七在外源磷素作用下砷吸收累积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七的根部和茎部是砷的主要富集部位,添加外源磷素可以有效降低三七根部、茎部和叶片的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47%、80%和33%;三七各部位的亚细胞组分砷的累积量不同,其中细胞液是砷的主要富集组分,具有一定的区隔化作用,但不能有效地减少砷对植物细胞新陈代谢的影响和毒害;外源磷素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三七不同部位亚细胞各组分中砷的累积量,其降低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胞液细胞壁细胞器,但分析表明,外源磷素的添加对三七各部位的亚细胞组分砷累积量占植株总砷累积量比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青稞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云南3种耕地类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00),连续4年6次对云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旱(缓)坡农耕地、中海拔旱(陡)坡农耕地和平坝区蔬菜地3个监控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定点定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登高旱(缓)坡农耕区处于Ni背景值偏高区域,除Ni元素超标外,其余监测项目值均低,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清洁或尚清洁水平,未造成污染.晋宁县金沙平坝区蔬菜地农田土壤除个别点Pb、Ni和Cu有污染现象外,其余均未受到污染,处于清洁到轻度污染水平.富民县河东村旱(陡)坡农耕区处于Cu高背景值区和Ni背景值偏高区域,土壤中Cu含量全部达到重度以上污染水平,Ni达到轻度到中度污染水平,Cr个别位点达到轻度污染,其他监测项目均处于清洁到尚清洁水平,土壤综合污染水平处于重污染水平.保山市登高旱(缓)坡农耕区和晋宁县金沙平坝区蔬菜地均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而富民县河东村旱(陡)坡农耕区则需对土壤环境质量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5.
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云南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符合系数(COC)对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云南种植结果与指南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U8112、丹340、齐318、齐319的符合系数小于0.85外,其余的均大于0.95,武314、H21、获白、H4、多黄29、铁7922、掖52106和黄C的符合系数等于1,品种的适应性和来源与符合系数的大小无显著关系.约69.05%的性状的符合系数大于0.98,其中有16个性状的符合系数为1;68.75%的必测性状的符合系数为0.99和1,数量性状符合系数比质量性状小.从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和部位来看,符合系数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性状>雌穗性状>茎(株高、位高)叶性状>雄穗性状.  相似文献   
6.
干热河谷区农业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区灌溉型坡地上,调查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热量和水分利用率,从中优选干热河谷坡耕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番茄和水稻-番茄模式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及热量接纳系数相对较高,玉米-菜豆模武相对较差.玉米-番茄模武水分利用率最高,水稻-洋葱模式最低,仅为7.546 kg/mm·hm2.番茄因收获期最长,产量最高,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使玉米或水稻-番茄模式深受农民欢迎,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为稻米Cd污染阻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调控剂T1(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T2(火山石+钙镁磷肥)和Si(叶面硅肥)单一及组合共5种不同调控措施(T1、T2、Si、T1+Si、T2+Si)对云南个旧矿区稻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对稻米镉累积的影响。【结果】土壤调控措施均能提高土壤pH,T2处理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0.80个单位;调控剂处理后,土壤酸可提取态Cd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残渣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1+Si处理对土壤酸可提取态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降低了31.6%。经调控措施处理后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合调控处理的增产效果优于单一调控措施,T1+Si、T2+Si组合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27.2%、29.7%。不同处理水稻根系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茎叶中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糙米中Cd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其中T1+Si处理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降低45.3%。【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基施以及在水稻灌浆期和抽穗期分别喷施叶面硅肥不仅可以有效修复个旧矿区镉污染土壤,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糙米中镉的含量,提高矿区稻米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8.
玉米N素营养快速诊断精准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中,用反射仪-硝酸根试纸法田间现场速测作物汁液硝酸根含量水平,研究作物最佳测试部位,土壤硝酸根含量、施氮量、食部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关系,用于氮素营养诊断推荐追肥,减少氮肥用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过量化肥对作物和环境的污染。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道街乡等高村亚热带干热河谷缓坡耕地设置了玉米精准施肥试验。通过对玉米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和硝酸盐含量的测试。研究了玉米某一时期特定部位的硝酸根含量与土壤硝酸根含量、施氮量、作物食部硝酸根含量和产量的关系,确定了玉米施肥诊断时期、诊断部位、采样时间、诊断临界值及其对应的追肥量。为当地高产玉米种植,减少化肥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南糯玉米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332份云南糯玉米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为①以来源和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云南糯玉米群体划分为5类6个生态型,91.27%的云南糯玉米品种属二季早和大玉米群,云南南部地区的糯玉米多表现为多穗性;②以变异系数为依据评价云南糯玉米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表现为双穗率>穗位高>千粒重>株高>主茎叶片数>穗长>穗粗>生育期,营养成分表现为α生育酚>硬脂酸>亚麻酸>脂肪=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蛋白质=油酸;③筛选出231616、231712、230846、230596、231718、231979等一批农艺性状优异的云南糯玉米品种资源,231532、231268、231229和231185的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云南糯玉米在育种、食品加工方面的利用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矿区稻米质量安全问题,为获得区域适宜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水稻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对近年来滇南矿区主栽的15个水稻地方品种设置连续2年3个不同试验点的栽培试验,研究分析了滇南矿区不同水稻品种的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5个参试水稻品种糙米对As、Pb、Cd的吸收累积有较大的差异。糙米中Pb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宜香107,最低的为滇屯502,两者相差幅度为0.188 mg/kg;Cd含量最高的品种为红优4号,最低的为云恢290,两者相差幅度为0.383 mg/kg;总As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宜香99E-4,最低的为丰优香占,两者相差幅度为0.189 mg/kg。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中污染物Pb、Cd、无机As限量指标(≤0.2 mg/kg)和健康风险定量评估风险熵(HQ1)为评价标准,初步筛选出适宜该地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水稻品种:滇屯502、宜优2815、云恢290和丰优香占,这4个品种的选择种植与土壤修复+农艺调控的联合管理将会更有效地减少试验区域重金属对稻米食用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