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5篇
  免费   3054篇
  国内免费   564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931篇
基础科学   8篇
  1733篇
综合类   1972篇
农作物   452篇
水产渔业   2429篇
畜牧兽医   5261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24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1093篇
  2018年   892篇
  2017年   1029篇
  2016年   947篇
  2015年   844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1187篇
  2012年   1463篇
  2011年   1108篇
  2010年   1041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A monoclonal antibody to an Albanian isolate of plum pox potyvirus (PPV) was obtained (MAbAL), that specifically recognized strain M of this virus. The specificity of MAbAL, assessed by comparative ELISA on 130 PPV isolat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 22 of which were also tested by comparative IC-PCR, gave consistent and highly reproducible results. MAbAL seems to be elicited by a stable surface determinant that makes it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successful use under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MAbAL is an useful addition to the panel of PPV-specific MAbs available to date.  相似文献   
52.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新疆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宋蓓 《植物检疫》2004,18(5):266-268
用一对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和D2进行PCR扩增,对于落叶型黄萎病菌,该对引物可特异性地扩增产生一段550bp的产物,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则不能被扩增.供试的35个新疆黄萎菌系中,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大小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表明目前新疆已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用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疫和鉴定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53.
Duplex PCR 快速检测松材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uplex 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的rDNA部分核苷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设计出特异性引物,检测松材线虫的存在;在5.8S,28S保守序列区设计通用引物,检测伞滑刃线虫的存在.  相似文献   
54.
鸭瘟病毒强毒株在急性人工感染成年鸭病例体内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5 6只 3月龄四川麻鸭经皮下接种鸭瘟病毒 (DPV)强毒 SC1株 ,成功建立了 DPV感染的急性病理模型 ,并应用PCR方法检测了不同时间 DPV在感染鸭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接种 2 h后 ,即能够从脑、肝、脾、法氏囊、胸腺中检出 DPV DNA;12 h,可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直肠、法氏囊、胸腺、胰腺、脑、胸肌、食管、腺胃、血液、舌、口腔分泌物、皮肤、骨髓和粪便等检测到 DPV的 DNA。检出时间最早和检出率最高的组织器官为肝脏和脑组织。本试验为阐明 DPV的致病机理和应用 PCR方法检测感染鸭体组织中的 DPV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5.
通过 PCR条件选择 ,组装了可用于确诊鹅细小病毒 (goose parvovirus,GPV)感染的试剂盒。首先根据 Gen Bank中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不同株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GPV特异性简并引物 ,利用该引物确定 PCR扩增条件 ,并鉴定了扩增产物的特异性。根据上述扩增条件 ,组装 GPV诊断试剂盒。试剂盒共有 3个反应管 ,贮于 - 2 0℃ ,应用时取 1号管 ,加入煮沸的肝脏悬液上清 ,2、3号管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按固定条件扩增 ,结果显示 ,待检病料的检出率在 96 %以上。该试剂盒操作简单 ,效果稳定 ,可用于 GPV感染的确诊  相似文献   
56.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correl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ymptoms, multiplication and spread of virus after mechanical inoculation of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cultivars showing different levels of susceptibility and sensitivity to Potato virus YNTN (PVYNTN). The potato cultivars used were the resistant cultivar Sante and susceptible cultivars Igor, Pentland squire and Désirée.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PVYNTN in infected plants was monitor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DAS-ELISA, tissue printing, immuno-serolog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real-time PCR. In all three susceptible cultivars, the virus was detected in the inoculated leaves 4–5 days after inoculation. From there virus spread rapidly, first into the stem, then more or less simultaneously to the upper leaves and roots. Real-time PCR was shown to be very sensitive and enabled viral RNA to be detected in non-inoculated leaves of susceptible cultivar Igor earlier than other methods. Therefore, for exact studies of plant–virus interaction,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which detect virus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different properties (coat protein, morphology or RNA) should be used to monitor the spread of viruses.  相似文献   
57.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野猪的氟烷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应激综合征(Procine Stress Syndrome,PSS)是指猪在应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恶性高热综合症(Malignant Hyperthermia Syndrome,MHS)。试验随机选取18头纯种野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RYR。基因特异片段,经过HhaⅠ酶切阳性鉴定可断定这18头猪的RYR1基因都没有发生突变,因此不存在猪应激综合征问题。  相似文献   
58.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59.
羊附红细胞体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羊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羊附红细胞体的PCR技术。用本方法从感染血样中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169bp的片段。该方法灵敏、快速、特异性高.可用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0.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绵羊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痒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引起绵羊和山羊发病,该病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50年,但是它的流行病学和传播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正常的朊蛋白(PrPc)不能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虽然目前已经对许多组织的PrP mRNA进行了检测,但是对它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对PrP基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朊蛋白的表达程度差异很大,主要出现于神经细胞中.PrPc在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促使PrPc向PrPsc转变,目前的研究中,对绵羊PrP mRNA的转录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因此,对绵羊外周和中枢系统Pr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有助于探讨各组织器官中的PrP在羊痒病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