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9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1161篇
林业   1116篇
农学   1138篇
基础科学   767篇
  1654篇
综合类   5188篇
农作物   878篇
水产渔业   305篇
畜牧兽医   1001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49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解决包头南海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的问题,提升包头南海湿地的水质。【方法】于2017年7—9月,在包头南海湿地构筑了一段由3种水生植物单独或混合种植的人工浮岛,并对浮岛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经过92 d的试验处理,风车草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6.02%,可以使水体中TN质量浓度提高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1.61%,可以使水体中TP质量浓度从地表水Ⅴ类标准提高到Ⅳ类标准;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去除率为27.01%。对浮游藻类抑制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可以有效抑制水华束丝藻。【结论】混合植物人工浮岛比单一型人工浮岛去除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要好,尤以风车草、水葱、千屈菜3种植物混合组成的人工浮岛对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最好。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可以作为包头南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浮岛栽培植物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在日常的应用中,我们发现,制作材料是高合金钢的模具要比硬质合金制作的模具耐用,我们进而研究了其失效的方式以及失效的比例,研究结果显示,硬质合金的失效主要体现在掉渣和崩刃,而高合金钢的失效主要体现在正常的磨损方面。在制作的过程中,高合金钢会由于在加热的不适当而使得碳化物不均匀,或者使得硬度不稳定等原因而没有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在能力,文章对如何提高高合金钢的寿命提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3.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为试验因子,以9000kg/hm2为产量目标函数,进行春花生超高产栽培模式集成研究。结果表明,在鲁西南平原地区,超高产春花生以种植密度和N、P、K施肥量为主要限制因素,播种期为次要限制因素。明确了春花生单产达到9000kg/hm2以上的最佳种植密度、播种期和合理的N、P2O5、K2O施用量为主要指标的栽培技术模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4.
张有松  庄静  张庆 《北方水稻》2020,50(1):32-35
稻鸭共作将稻、鸭构成一个互相依赖生长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是一种以生产优质稻米为主,生产食品肉鸭为辅的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选取7户典型的进行稻鸭共作生产方式的农户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进行稻鸭共作生产方式的农户其前期投入成本虽然较高,但其产生的效益也较高,远高于常规种植农户;生产面积较小的农户平均667 m^2效益略高于生产面积较大的农户。  相似文献   
95.
Winter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is highly sensitive to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and pod-filling stages. Although the impact of high day-time temperature stress on yield and quality has been documented in canola, similar information under high night-time temperature (HNT) stress is not available. Using six hybrids and four open-pollinated cultivars, we observed a marked shift in peak flowering towards earlier, cooler hours of the morning under HNT. Averaged across two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the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 II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3%),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ylakoid membrane damage (13%) in the leaves of susceptible cultivars under HNT stress. Similarly,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s also record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iomass (34%), pod number (22%), pod weight (37%) and total seed weight (40%) per plant while the same set of agronomic traits were not affected among the tolerant cultivars. Quantitative impact of heat stress was confirmed with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HNT exposure from gametogenesis until maturity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yield loss compared to stress exposure from post-flowering till maturity. H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il concentration, but increased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saturated fatty acid levels in seeds of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s. However, HNT had no impact on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both hybrids and the open-pollinated cultivars. Breeding targets based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for enhancing canola seed quality may not be easily amenable 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documented with the compositional changes under heat stress. In summary, our findings conclude that canola hybrids are better suited to regions experiencing heat stress, compared to open-pollinated cultivars,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complete shift to hybrid canola cultivation under predicted hotter climat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6.
晚稻机收留高茬紫云英迟播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双季稻田晚稻机械收获留高茬后紫云英迟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紫云英播种技术相比,晚稻机械收获留高茬紫云英迟播显著缩短了紫云英的生育期,但其盛花期能保持与传统播种技术一致,对下茬早稻作物的种植没有影响;两种播种方法对盛花期鲜草产量、植株养分含量和养分积累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迟播播种能达到与传统播种一样的肥田目的;迟播对紫云英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没有明显影响,与传统播种技术相比可节约劳动力成本约45元/hm2,且可避免传统播种方法对晚稻植株的伤害。在现代双季稻种植条件下,晚稻机械收获留高茬紫云英迟播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防辐射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然而,茶多酚的不稳定性极大限制其进一步开发应用。茶多酚易受光线、温度、pH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氧化、聚合和缩合,从而使其活性改变。因此,茶多酚组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在生物学及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近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等均是茶多酚组分高通量检测的主要方法,但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对茶多酚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及其相关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茶多酚组分的高通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鲁西南地区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科学的分析评价鲁西南地区主栽的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利用联合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AMMI模型对 3个试验地点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0、济麦22和周麦22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优异,周麦18、烟农999和山农20属于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的品种,良星99和山农28属于稳产性好丰产性一般的品种,青农2号稳产性较好丰产性较差,但矮抗58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差但在E3具有特定区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
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第25届世界大会于2019年在巴西召开。文中从木材生长、木材性质与质量、木材识别、木材加工利用和木文化5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次大会在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最新研究热点与进展,以反映全球木材科学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学科发展方向。木材形成、木材质量、木材高附加值利用、木材识别新技术等议题依然是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0.
分析高油酸小粒花生品种开农1760的产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为高产优质育种提供有效指导。本研究以开农1760参加的2014-2015年河南省小粒花生区试数据为基础,运用GGE (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其丰产性和稳产性,利用R语言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开农1760的丰产稳产性综合排名第一,出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饱果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果重、单株生产力、百仁重、主茎高、侧枝长和结果枝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是影响开农1760荚果产量的关键性状。综上所述,开农1760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利用;在选育小粒花生新品种时可侧重做好对结果枝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