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豫花7号三年区试结果的丰产稳产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花7号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合在河南全省推广种植。单株结果数、株高、百果重及半公斤果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侧枝长,单株秕果数,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对产量具有负效应。提出适当增加密度,适期早播控制无效分枝数,减少秕果数,提高百果重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省夏播花生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生产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饱果数、生育期与花生单株生产力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侧枝长与花生单株生产力达显著正相关;主茎高、饱果率与花生单株生产力相关性不显著。而百果重与花生单株生产力为负相关,其中百果重与单株生产力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8个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顺序依次为:侧枝长〉结果枝数〉饱果数〉生育期〉饱果率〉百果重〉总分枝数〉主茎高。在夏播花生育种工作中,要注重花生饱果数多、生育期长、结果枝数多、饱果率高的花生材料的选育,这样才能选育出产量高的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杨顺国  李正强  郭贵敏 《花生学报》2003,32(Z1):166-169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单因变量逐步回归(在F=.0000筛选)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黔花生1号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单株总果数>结果枝数>单株生产力>出仁率;并建立了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1278.26-7.44x2+1.54x3+27.39x4+3.28x6-18.92x-10.08x8.应用产量主效应离回归系数、回归离差、环境主效应分析表明,黔花生1号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基于R语言的AMMI和GGE双标图在花生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4年河南省小粒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数据为材料,选取19个品种,9个试点,利用基于R语言的AMMI和GGE双标图分析花生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试点环境的相关性、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花生品种产量稳定性评价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撑。结果表明,高产稳产品种为开农1760、粮花8号、开农1768、农花10、信花425和豫花65号;信阳和新郑,开封和驻马店的生态区域相似,郑州与信阳可能属于不同的生态区域;理想的试点为南阳、濮阳和驻马店。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在品种评价方面结果基本一致,但GGE双标图更加全面。AMMI模型可以合理有效地分割平方和,GGE双标图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估品种和试点。  相似文献   

5.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18个花生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种数据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荚果数变异系数较大。主茎高与侧枝长、百果重与百仁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果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呈正相关,与出米率呈负相关。18个花生品系因参与聚类的性状组合不同而聚类结果各异,综合性状的聚类在D2=5.91水平下分为4大类,其中第一类(1号和13号品系)和第四类(8、11、18)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2年国家绿豆试验数据,选取产量水平较高的4个品种、20个试验环境,每性状相互集对80对数据.用常规相关、偏相关、通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荚长、荚粒数、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荚长与荚粒数,株荚数与产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偏相关分析表明:当株高与株荚数任一性状一定时,另一性状与产量匀呈级显著正相关关系;千粒重一定时,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当荚粒数与千粒重一定时,株荚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适当增加株高,提高株荚数可增加绿豆的籽粒产量;当荚长一定时,株高、株荚数与产量匀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选择高产单株时应注重株高与株荚数的协调一致.当荚粒数与千粒重一定时,株荚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也表明在产量三要素中以株荚数与产量关系最密切.因此,可以看出,在选育高产绿豆品种时,株荚数对产量形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杂交抗虫棉主要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河南省抗虫杂交棉区域试验多个试验点的数据,采用Excel统计分析处理,把株铃数、密度、铃重等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13个性状综合在一起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旨在更客观合理地找出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选育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提供依据。1产量与其它因素相关分析抗虫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中,株铃数、密度、霜前花率与皮棉产量相关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且为正相关;黄萎病株率、株高与皮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铃重、枯萎病株率、生育期呈不显著负相关;纤维长度、果枝数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比强度…  相似文献   

8.
河南花生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育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保亮  何延成  李伟锋  祁勇 《花生学报》2003,32(Z1):243-244
利用河南省1992~2002年度10年间7个年份的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籽仁产量汇总资料,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株数一定的情况下,花生产量与其主要构成因素(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出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三因素是花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夏播花生高产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云麦74品种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根据2014~2015年云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2016年云南省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云麦74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麦74区试平均产量463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75%,具有小的变异系数和大的高稳系数,表现出良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穗粒数是影响云麦74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云麦74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稳产性强的品种,可通过适期追施拔节肥,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枇杷种质资源幼龄树丰产性鉴定及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一种植管理条件下,对228份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丰产性鉴定,研究了中心枝数、中心枝抽穗数、侧枝数等20个生物学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运用模糊聚类法对丰产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28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单株产量0.4~29.1 kg,变异系数58.8%,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中心枝数、侧枝数、枝梢总数、中心枝抽穗数、枝梢抽穗数、侧枝抽穗数、株高、冠径、干周、叶幂层厚、中心枝抽穗率、单果重、穗坐果数等13个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回归显著;利用丰产性度量值(D值)进行模糊聚类,将228份枇杷种质资源丰产性分为5级,并鉴定筛选出产量高(单株产量16.0 kg)、丰产性好(D值0.580)的枇杷种质资源10份。  相似文献   

11.
以’新球蜜荔’和’大丁香’2个荔枝品种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新球蜜荔’和’大丁香’接种在TD(MS+0.1 mg/L NAA+0.5 mg/L TDZ+0.1 g/L肌醇+0.4 g/L水解乳蛋白(LH)+100 m L/L椰汁+60 g/L蔗糖+10 g/L琼脂)培养基(XQTD和DDXTD)与’新球蜜荔’接种在TX(MS+0.1 mg/L NAA+5 mg/L ZT+0.1 g/L肌醇+0.4 g/L水解乳蛋白(LH)+100 ml/L椰汁+60 g/L蔗糖+10 g/L琼脂)培养基(XQTX)上各培养物体胚发生过程中细胞学变化。结果显示:XQTD从6 d开始变褐,9 d时观察到球状凸起,石蜡切片中观察到球形胚结构,12~21 d时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形胚等不同形态体胚;而DDXTD从9 d开始逐渐变褐,15~21 d时石蜡切片中能看到少量的球形胚和心形胚。XQTX在第12 d时观察到有完整原形成层的球形胚,21 d时石蜡切片中观察到子叶形胚。2个荔枝品种的体胚发生过程中都观察到内起源和外起源两种起源方式,体胚发生均为单细胞起源,都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等相似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磷脂酶基因家族在亚麻芥胚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基于454测序技术对亚麻芥花后10d(DAF10)和花后20d(DAF20)的胚中磷脂酶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分析。测序结果表明,DAF10样本和DAF20样本分别获得有效序列521 507个和310 125个,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341~560 bp,序列组装分别获得25 398个和23 678个Unigene,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630 bp和654 bp。在此基础上,筛选两个样本全部Unigene,共获得磷脂酶基因36个,其中属于磷脂酶A1基因4个、磷脂酶A2基因9个、磷脂酶C基因10个、磷脂酶D基因13个。Pathway基因功能注释显示,PLA1的4个候选基因没有注释到任何代谢通路上;PLA2中只有候选基因Unigene19110被成功注释,它在植物中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PLC家族中只有4个候选成员Unigene443、Unigene8071、Unigene8213和Unigene7311被成功注释,它们除参与甘油磷脂代谢和醚酯代谢之外,还在肌醇磷酸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LD家族中除Unigene18630、Unigene17966和Unigene441没有代谢通路注释信息外,其他的10个成员,也都只在甘油磷脂代谢途径和醚酯代谢途径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 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 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 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 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 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异源多倍体物种的进化时间久远,难以知晓确切的二倍体亲本,现在推测的自然界现存二倍体种又经历过独立的演化,因此,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从天然的异源多倍体物种中剥离出特定染色体组并重建异源多倍体的基本种,将为研究异源多倍化过程中祖先基因组的遗传与互作提供独特的材料。现已通过不同的杂交策略,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和异源四倍体种甘蓝型油菜中成功重建它们的一个基本种。例如以人工合成的芸薹属异源六倍体(如埃塞俄比亚芥与白菜杂交的AA.BBCC)为桥梁,其中的C染色体组被选择性的丢失后产生的芥菜型油菜(AA.BB)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形成的杂种(BBAC)自交后便可重建黑芥(BB)祖先种;将四倍体与二倍体种之一杂交后形成的同源异源六倍体(如AAAACC)连续自交,使处于同源四倍体状态的染色体组(A)快速丢失而重建另一个二倍体基本种(CC)。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全能性被认为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受创伤刺激诱导器官再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可形成完整植株,实现无性繁殖。外植体再生高度依赖发育和环境信号。本文概述了外植体对创伤信号的感知和重编程启动、芽和根器官发生过程中的外源激素平衡和基因表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调控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等内容,特别概述了外植体再生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获得高效的再生体系、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稻草不同覆盖厚度对甘薯产量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铮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3):433-437
研究稻草不同覆盖厚度对甘薯产量和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甘薯产量、叶片氮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旨在筛选出适合甘薯栽培的最佳覆盖方式,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各覆盖处理的产量高低顺序为:"草2+土">"草4+土">"草">对照;(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的甘薯产量与叶片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全氮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各项指标认为,"草2+土"可用作甘薯栽培上适宜的覆盖方式,氮代谢相关指标可作为判断甘薯长势与产量高低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川渝地区地方和育成大豆品种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本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135对SSR标记,对232份包括6个地方品种地域亚群和1个育成品种亚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所有的标记都有多态性,所有检测到的位点都是纯合基因型,说明所选用品种高度纯合,每个标记存在2~4个等位变异,平均2.66个。亚群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0.2751-0.3165,整个群体为0.3208;亚群内Nei遗传距离变异范围0.325 8~0.359 4,整个群体为0.3711,说明川渝地区大豆遗传变异较小。亚群间的遗传一致度(GI ≥ 0.8862)较高,亚群间遗传距离(GD ≤ 0.1208)较小,地方品种亚群间遗传差异更小,育成品种亚群与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亚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 0.0722,基因流(Nm)平均为 3.214,说明不同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主坐标分析表明第一、二和三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4.97%、3.54%和3.33%。来自同一区域的品种资源基本聚集在同一亚群,聚类分析同样表明同一自然地域亚群品种资源虽不能完全聚集到同一个遗传类群中,但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说明川渝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分子方差分析表明亚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7%,亚群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Mantel收敛分析表明地方品种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距离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纬度和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23)。川渝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丰富度不高,当前的育成品种未蕴含本地区所有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湖北省花生种植区土壤中黄曲霉菌的分布和产毒特征,从罗田、红安、钟祥、襄阳四个典型花生种植区采集土壤样品40份,并进行黄曲霉菌分离、鉴定和产毒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不同花生种植区共分离鉴定到黄曲霉菌51株,土壤中黄曲霉菌落数为127.5cfu/g。不同种植区土壤中黄曲霉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钟祥土壤中黄曲霉菌落数最高,罗田最低;鉴定获得黄曲霉菌株中产毒菌株占96%,产毒量范围0~227.81μg/L,不产毒菌株占4%;产毒菌株分为只产AFB_1、产AFB_1+AFB_2、产AFB_1+AFB_2+AFG_1和产AFB_1+AFB_2+AFG_1+AFG_2毒素4种类型,其中以产AFB_1+AFB_2的菌株占比最高,为65%;不同种植区黄曲霉菌株产毒力研究发现,钟祥每克土壤中黄曲霉菌产AFB_1的量最高,达11 679.70μg/L。本研究可为湖北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0(油菜:芝麻)=0;P1=157.5:67.5;P2=180.0:45.0;P3=202.5:22.5;P4=225.0:0;P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kg/hm2]对油菜和芝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P0),但是5个施氮处理间的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无显著差异;P3处理总产量(3 053.9kg/hm2)、总效益(25 335.4元/hm2)、氮肥农学利用率(4.1kg/kg)、偏生产力(13.6kg/kg)均最高,其中总产量和总效益较对照(P0)分别显著增加了42.79%和55.08%。油菜主茎籽粒的含油量高于分枝;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刚好相反,其中主茎的蛋白质含量受氮肥用量影响明显。虽然P3处理的芝麻种子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都较其他处理明显降低,但是油菜和芝麻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都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当氮肥分配比例为202.5:22.5(kg/hm2)(P3)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是减氮条件下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适宜氮肥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20.
花生苗期干旱处理后转录和代谢通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析花生耐旱性的调控基础,本研究通过对10个不同的花生材料苗期进行干旱-复水实验,结合转录组分析,探讨了干旱条件下不同花生材料抵御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来源于非洲的花生材料Waliyar Tiga耐旱性最强,其次是kQ044抗青、中花16和早花生,干旱敏感的材料为狮头企、山花13、ICGV86745以及丰花2号;耐旱及干旱敏感材料的根冠比存在显著差异,耐旱材料的根冠比平均值为35.0%,干旱敏感材料的根冠比平均值为15.26%。早花生和中花16的根冠比最大。转录组结果表明抗感材料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磷酸化、光合作用和植物代谢途径;通过差异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耐旱材料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素应答途径基因的表达明显弱于敏感材料。生理和转录组的结果表明耐旱材料利用发达的根系系统、能量代谢的提升、次生代谢的加强和生长的抑制四个方面共同应对干旱胁迫。抗旱材料中花16和Waliyar Tiga在干旱条件下均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的能力,中花16的根冠比显著大于Waliyar Tiga,但其耐旱性不及Waliyar Tiga,推测可能源于其较大的叶面积导致更多的叶面水分散失,从而使其耐旱能力低于Waliyar Ti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