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15篇
  329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野外车载移动式风洞,对莫高窟顶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实地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砾石盖度直接决定戈壁床面的粗糙元数量和分布状况,进而影响近地表风速廓线、摩阻速度、床面粗糙度和剪切力;随着风洞进口指示风速的增加,摩阻速度呈线性递增,而动力学粗糙度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相同高度,随着砾石盖度的增加,近地表风速逐渐降低,而摩阻速度、动力学粗糙度和剪切力呈线性增加;当床面盖度增加至35%时,动力学粗糙度达到0.30 cm,摩阻速度相应提高到0.93 cm/s,床面剪切力增加至1.11 N/cm。  相似文献   
92.
吴楠  张元明  潘惠霞 《干旱区研究》2012,29(6):1032-103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衣结皮对放牧踩踏干扰及其所引起的生境异质性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① 放牧踩踏干扰主要集中于结皮层(0~5 cm),随机调查的样方中,90%的样方干扰率均低于30%,生物土壤结皮(BSCs)破损尚处于较安全的范围;② 放牧踩踏干扰降低了BSCs总盖度,不同类型的结皮对践踏干扰的反应具差异性,其中,真菌-藻类共生形成的地衣结皮与干扰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干扰率>30%的样方中,抗风蚀能力较强的苔藓结皮、地衣结皮盖度均显著低于未受干扰样方,地衣共生体的破坏导致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③ 有机质、土壤容重等土壤理化指标均与干扰率呈负相关,干扰率>30%的样方中各指标均低于未受干扰样方。其中,土壤容重是对放牧干扰比较敏感的指标,与地衣结皮盖度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流沙盖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3.
甘肃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缓慢一直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如何突破网络的"最后一公里"是建设农村信息网络的关键。从甘肃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基本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行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方式,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消长量的大小与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危害程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我国西南特大旱灾,充分证明了"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在于兴林",通过阐述森林资源的消长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分析我国森林资源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与价值,得出:"必须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才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5.
选择出生日期、胎次、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16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依次添加0.5、1.5 kg和2.5 kg的膨化全脂大豆,预试期12 d,正试期60 d,研究不同膨化水平全脂大豆对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2组和3组的产奶量和标准乳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乳脂率试验1组、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试验2组、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乳中非脂固形物的影响,4个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在奶牛日粮干物质中添加1.5 kg的膨化全脂大豆对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96.
在太行山北段雁门关进行了9个树种的荒山造林对比试验,应用EM50土壤水分测定系统对油松容器苗不同规格整地、不同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除油松、樟子松外,杜松、沙地柏对寒旱瘠薄困难立地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土壤含水量的单位增量费用为标准,确定中小规格的整地(0.8m×0.6m×0.4m,0.6m×0.5m×0.4m)、“石块+地膜双层覆盖”或“石块单层覆盖”方法是太行山北段困难立地最经济有效的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提出了基于抗旱树种容器苗及相关配套造林技术集成的植被恢复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7.
利用郑州市 TM 卫星影像相并波段数据,研究郑州市的地表亮温和 NDVI 植被指数与植被盖度情况,发现该市相对亮温等级以弱热岛和中等热岛为主,绿岛面积仅占16.44%,且主要分布在郑州市防风固沙林面积较多的东部区域、森林面积较多的西南山地及沿黄河湿地地带,进而提出科学合理布局城市林业,防止并减缓“热岛效应”的林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长江源区植被盖度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过程的影响,在长江源区选择坡向、坡型和坡度趋于一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92%,65%和30%的高寒草甸建立天然观测场,采用小型蒸渗仪称重法观测计算不同覆盖条件下的高寒草甸蒸散量,分析了不同时期蒸散的动态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随着植被盖度降低,高寒草甸蒸散量呈增加趋势;而在生长期、生长后期和冻结期,随着植被盖度降低,高寒草甸蒸散量呈减小趋势,且盖度变化对生长期蒸散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时期主导蒸散变化的因子存在差异,热量因子在生长前、后期起主导作用,而在生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水分因子。  相似文献   
99.
1981-2006年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期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以植被盖度为例,监测了藏西北地区牧草长势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盖度不高,多年平均值仅为27.2%。1981-2006年,藏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约占草地总面积的60.7%)高寒草地植被盖度年际变化属于正常波动范围;显著降低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于植被盖度相对较高的东南部地区;植被盖度显著增高区域约占35.7%,主要分布于植被盖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在整体上,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平均盖度略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0.
逆向遗传学技术在猪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猪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病原 是猪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猪瘟 弱毒疫苗在猪瘟的免疫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 用,但由于弱毒疫苗免疫的动物不能从血清 学上与自然感染动物区分,使其应用受到很 大限制,研制标记疫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 要途径。由于RAN的结构不稳定成为阻碍 RNA病毒研究的主要障碍,所以病毒分子生 物学是新型猪瘟疫苗研究的必要手段。近年 来兴起的逆向遗传研究将RNA病毒的基因 组转化为cDNA,文章就猪瘟病毒逆向遗传 研究的意义、方法、概况及其在猪瘟新型疫苗 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