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林业跨越式发展中森林资源挑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跨越式发展给森林资源监测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此需树立为林业跨越式发展服务的目标,探讨了森林资源监测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该项工作的发展趋势:1、系统的综合评价替代了单一评价,使得评价指标不断充实。2、从单一的林木生产力评价走向多种利用评价,以适应生态林业日益发展的需要。3、随着数学方法的不断应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已得到公认。进而探讨了森林立地评价的有关概念,如立地质量、最佳效益、预测等。  相似文献   
3.
结合闽西北状元岩森林公园的建设实践,阐述了森林公园的建设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总体设计为依据,以多方筹资为保障,以旅游营销为手段,以服务管理促效益。进而展望了该森林公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福建永安市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模式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一种最大的破坏因素,世界各国把森林防火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大量的实践表明:生物防火不仅能有效地阻隔和控制森林火灾的蔓延和扩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而且有着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故生物防火已被各地作为森林防火的一种有效战略措施。据统计,福建永安市生物防火林带已从1988年的849.3公里,发展到目前的3138.0公里,平均每年增加327.O公里,已逐步形成较具特点的生物防火林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背景情况1.1基本情况福建永安市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之一,地处…  相似文献   
5.
根据400余块马尾松标准地调查材料,应用等级系数法、数量化理论Ⅰ和交互逐步四归法分别建立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从中筛选出浙江省马尾松适宜的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编制成表,使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得以统一。同时找出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合理规划、科学经营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农村集镇经济逐步向多样化发展,这种变化势必要影响到集镇建设。以柳城镇为例,自撤区并乡建镇以来,城镇面貌变化很大,经济建设迅猛发展,街道拓宽辟直,居民新村拔地而起,东西两个工业小区和商业小区已初具规模。产生了集镇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怎样合理利用土地搞好绿化等问题。柳城作为一个畲族人口占14.7%畲族镇,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化规划成为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根据浙西北山区114块人工马尾松林样地及土壤调查分析资料,应用典范相关分析,对人工马尾松林之环境及土壤因子与测树因子这两组多维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马尾松的林分平均树高对环境及土壤因子反应较敏感;25个环境及土壤因子中,地貌、母岩、坡位、容重、全氮及交换 mg++含量是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和“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的滥觞、经过和所取得的经验、成就  相似文献   
9.
林地征占用的趋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8—2002年度浙江省及华东监测区各省林地征占用调查结果,以面积审核率与森林植被恢复费落实率为指标,分析其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原因,研究提高林地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城市林业的建设现状,结合闽西北泰宁山城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绿色山城建设的具体情况,针对四方面的绿化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森林生态学原理出发,提出了绿色山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进而就营造可持续发展绿色山城,进而就生态城市格局,绿色空间网络,绿色山城建设机制,增加城市森林文化内涵及理想绿色空间布局与指标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