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3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林业   851篇
农学   567篇
基础科学   803篇
  622篇
综合类   4289篇
农作物   454篇
水产渔业   847篇
畜牧兽医   1678篇
园艺   592篇
植物保护   56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796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39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解决北方寒地传统搅浆平地耕作模式造成稻田泡田灌溉水量大和肥料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于2018—2019年以稻田水整地环节振捣提浆机与侧深施肥机为材料,采用2种耕整地模式和2种施肥模式的正交试验设计:搅浆平地耕整地模式(WPF)、振捣提浆耕整地模式(VEP)、基肥撒施模式(CFA)和侧深施肥模式(SDF),分析振捣提浆+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泡田期灌水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指标、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搅浆平地耕整地+基肥撒施(WPF+CFA)相比,搅浆平地耕整地+侧深施肥(WPF+SDF)、振捣提浆耕整地+基肥撒施(VEP+CFA)和振捣提浆耕整地+侧深施肥(VEP+SDF)3种技术模式对水稻泡田灌溉量、产量性状、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产生显著的影响,以VEP+SDF增幅最大,WPF+SDF次之,VEP+CFA最小。与WPF+CFA相比,VEP+SDF模式能显著提高肥水效率,节约泡田灌溉水11.4%,减少肥料施用量10%,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3%和1628.7元/hm2。本研究表明,VEP+SDF模式显著改善肥水利用效率,提高植株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北方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机械化整地施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2.
以垦粳5号为材料,设计3种土壤肥力(高、中、低肥力)和5种氮肥运筹模式[农民习惯施肥(M1)、V字形施肥(M2)、减氮施肥(M3)、减氮减磷施肥(M4)、前氮后移施肥(M5)],研究不同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寒地水稻氮肥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对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产量(31.2 g/穴)最高,M1、M2、M4模式依次次之;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8.0 g/穴)最高,M2、M4模式依次次之;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6.7 g/穴)最高,M2、M4、M3模式依次次之。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3和M4模式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中、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1模式蛋白质含量较低。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M5模式的食味评分(84.11、83.30、83.36)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M2模式的食味评分(85.49、84.47)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M3、M4模式的食味评分(85.17、85.39、85.14)较高。M1模式茎秆抗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模式,其他模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M5模式氮肥贡献率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各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氮肥贡献率最低,其余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51.46%)、氮肥吸收利用率(66.83 g/g)和氮肥偏生产力(131.52 g/g)最高,M5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34.54 g/g)最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58.29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4.05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00.18 g/g)最高,M2模式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M2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61.18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0.39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90.93 g/g)最高,M3模式较高。综合考虑,高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中肥力土壤采用M2模式、低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有利于协调寒地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3.
寒地城市园林选择树种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城市因其寒冷的气温条件,对树种的选择较为苛刻,不加分析的选择树种,会导致树种选择的失败。寒地园林树种的选择需以寒地城市边缘树种以及其耐寒性为基础,综合利用寒地城市的气温数据对不同树种的影响进行选择。现以黑龙江省为例,根据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的气温数据,从18种黑龙江边缘树种中选择出适宜应用于黑龙江园林的4种树种,对其进行试验论证。结果表明:山杏、金叶榆和四翅滨藜具有良好的寒地适应性,山樱桃的寒地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4.
周美玉 《北京农业》2011,(16):10-11
<正>近日,北京市食品办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添加剂含量超标或含有非法添加物的食品,将在半小时内向全市统一发布下架退市信息。市民如发现违法添加物案件线索,可拨打12345、12315、12320、96315等电话举报,并可获得奖励。同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  相似文献   
115.
鉴于侵彻引信实际作战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设计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对于引信综合性能的评估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重点分析了侵彻过载数据库的建立和侵彻引信的起爆控制模块的设计。为检验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以及实现硬目标侵彻引信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的基础之上,对引信的计时起爆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6.
闫瑞珺 《现代园艺》2023,(4):149-151
海岸湿地公园不仅能满足人们户外活动需求,而且能发挥更多的景观功能,而海杧果作为海岸湿地公园的优良景观树种,发展前景广阔。基于此,阐述了海杧果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析了海杧果在海岸湿地公园造景中的运用技巧,并提出种植方面的建议,以期丰富湿地公园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7.
为实现干清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提高干清粪便的厌氧发酵效率,设计了一款300 m3适合干清粪便的半干式连续厌氧发酵反应器。介绍了半干式连续厌氧反应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通过对发酵罐体的结构参数,主要装置部件等设计计算,利用有限元分析进行强度的校核,并利用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对物料运动状态进行仿真,确定了厌氧发酵反应器结构参数,并进行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半干式连续厌氧反应器可在工作过程中维持稳定的工作环境,并且能够迅速将发酵原料进行厌氧消化反应,能够维持平均日产气量在410.6 m3,容积产气率达1.37 m3·m-3d-1。针对畜禽干清粪便厌氧发酵来说,半干式连续厌氧发酵更为适合,并且能够维持较高的产气效率,沼气工程整体运行稳定,工作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18.
合理的采样尺度,尤其是在大尺度区域,对实时掌控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精准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以368 843个土壤养分采样点数据为原始数据,选择11个格网尺度(0.5km×0.5km、1km×1km、1.5km×1.5km、2km×2km、2.5km×2.5km、3km×3km、3.5km×3.5km、4km×4km、4.5km×4.5km、5km×5km、5.5km×5.5km)对土壤养分点进行样点选择,比较分析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基本统计信息、半方差变异函数和普通克里金插值精度,以确定山西省土壤养分的最佳采样尺度。研究表明:在不同尺度下,这4种土壤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大尺度下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变大,速效钾则变化不明显,速效磷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较差,对该指标进行了剔除。分析不同尺度下插值精度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的最佳预测尺度分别为4.5km、3.5km、2.5km尺度。综合各分析结果,最后确定2.5km为山西省土壤养分最佳的采样尺度。对不同地貌原始密度样点和2.5km尺度下样点空间制图,分析不同地貌下土壤养分含量各等级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差异,发现两种密度分布状况在不同地貌、不同等级的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119.
以成熟桑椹果浆为原料,Lalvin R 212酵母作为菌种进行发酵,研究酿制桑椹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糖度、酸度和酒精度变化研究糖度、接种量、发酵液pH值、发酵时间等单因子对桑椹全汁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对影响桑椹全汁发酵的单因素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5%,糖度为24%,pH值为3.6及发酵9d发酵效果好,此条件下发酵酒度可达15.0%vol,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桑椹果香,果酒风味佳,品质、色泽好,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0.
为优化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得到无毒壮苗,研究生长素及L-半胱胺酸盐酸盐、培养基和马铃薯芽灭菌时间对28个马铃薯品种(系)组培苗形成的影响,比较不同p H的MS培养基上苗的生长情况,并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28个马铃薯品种(系)中,有的很快长出愈伤组织并形成幼苗,有的不能成苗。含有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出愈速度快且大、成苗慢、成苗率低,但是苗较壮。含有吲哚乙酸(IAA)的MS培养基多数不形成或形成很小的愈伤组织,成苗快、成苗率较高,但苗较弱。L-半胱胺酸盐酸盐能减轻愈伤组织褐变,提高成苗率。试管分装培养基115℃条件下最佳灭菌时间是20min。采用升汞对较小的马铃薯芽灭菌5~7min效果最好,对较大的芽灭菌9~10min效果最好。苗生长的MS培养基最佳p H为5.8。采用RT-PCR检测到试管苗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带毒率分别为18%、12%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