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537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701篇
基础科学   8篇
  185篇
综合类   1474篇
农作物   539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75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滨锦葵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成江  钦佩  何祯祥 《作物学报》2005,31(10):1310-1313
对海滨锦葵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1) 种子产量与果实数、地径、结果枝比、结果枝数、百粒重间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r = 0.945、0.770、0.567、0.497、0.397),与粗脂肪含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 = 0.348);但与结果枝高度间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r =-0.343);粗脂肪含量与百粒重、结果枝底径和地径间呈十分显著正相关 (r = 0.389、0.383和0.358),但与结果枝枝下高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 =-0.397)。(2) 果实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其后依次是叶长、地径、结果枝长、百粒重、分枝数、结果枝角度、结果枝高度和株高;14个产量因子中有5个对产量有直接的负效应,包括叶宽、叶长宽比、结果枝数、结果枝底径和结果枝比。相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相结合的分析表明,对果实数、地径和百粒重的直接选择可有效增加种子产量;选择结果枝高度低的植株对种子产量改良有益;结果枝数和结果枝比的选择有助于提高种子产量,因其通过果实数和地径的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92.
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李建红  洪德林 《作物学报》2005,31(7):851-857
利用4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5个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及4个非同质恢复系通过NCⅡ设计共配36个组合,对杂种一代8个农艺性状和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亲本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播抽历期、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三性状外,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的其他农艺性状与非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就单株产量而  相似文献   
993.
玉米抗矮花叶病QTL定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玉米自交系X178(抗)和B73(感)组配的F2群体(234个单株),构建了包含249个SSR和AFLP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1 659.3 cM,平均图距6.58 cM。采用人工接种法对216个F3家系在苗期、拔节期和抽雄期分别进行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抗病QTL与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在3个发育阶段检测到的  相似文献   
994.
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已发现的十余种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其应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在生产上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油菜形态标记性状,多数研究只是停留在试验田。建议将新优良形态标记性状的创造和加强已有形态标记性状利用这两方面作为将来形态标记性状研究重点内容;并探讨了形态标记性状应用于不去雄直接生产油菜杂交种,机械化制种以及作为观赏油菜栽培等新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95.
杏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串枝红×水白杏F1 代137株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F1 代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连续变异, 并表现为衰退的趋势, 但也有部分单株两性状高于高亲值。F1 代果形出现扁圆、圆、长圆和椭圆的多形性变异, 但以圆形为主, 表现明显的趋圆趋势;F1 代果肉颜色表现从白色到橙黄色的连续性变异; 果肉粗纤维和多汁液在杂种后代中有较大的遗传优势; 离核性状遗传力强。  相似文献   
996.
BMY和婆罗门牛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云南省肉牛与牧草研究中心杂交选育的热带亚热带肉牛BMY和纯种婆罗门(Brahman,简称B)2000至2003年的资料,配合动物模型应用MTDFREML软件进行初生重和6月龄体重两个性状的遗传力估计,结果为BMY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B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遗传力分别是:0.34、0.16、0.36、0.13。  相似文献   
997.
水分对克氏针茅和冷蒿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生殖枝数量、重量以及水分对繁殖分配与种群密度、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水分有利于克氏针茅的生殖生长,而不利于冷蒿;增加水分时,克氏针茅繁殖分配比例随着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但冷蒿则呈降低趋势,但随着生物量的增加二者变化不大;水分、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对克氏针茅和冷蒿繁殖分配比例均产生影响,表明两者的繁殖分配是与表型可塑性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不受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998.
严学兵  周禾  王堃 《草地学报》2005,13(3):260-261
以我国 9 种披碱草属(Elymus L. )的40个居群为材料, 采用形态学、等位酶和微卫星3 种标记对28个形态特征、7个等位酶位点和 11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披碱草间形态差异显著; 不同种、居群和形态特征变异规律也有所不同。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生长速度( 幼苗-分蘖) 、小穗柄、植株绒毛分级在种内变异较大, 而穗的形状、穗节数、株高和内稃的变化较为稳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E.dahuricus Turcz.) 、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 Franch.) Honda) 、紫芒披碱草(E. purpuraristatus C. P. Wang et H. L. Yang)变异很大, 垂穗披碱草(E.nutans Griseb L.)和老芒麦(E.sibiricus Linn.) 的居群按种归类比较清晰明显。  相似文献   
999.
紫花苜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华  曹致中 《草地学报》2005,13(4):354-355
主要研究了播种行距,灌水量,N、P、K肥施用量,植物生长延缓剂,微肥,干燥剂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简称苜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及其种群的生长冗余。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荧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技术对高邮鸭4个高度纯合的分离体分组混合家系蛋壳颜色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高邮鸭分离体分组混合家系AFLP指纹研究中,对AFLP技术中选择性扩增中的引物使用荧光标记代替同位素标记,并对AFLP反应进行了优化。在AFLP分析中,共采用了64个EcoRI/MseI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数在40条以上。结果表明:从这64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到1个引物组合E-ACT/M—CTC,能同时将供试的4个分离体分组混合家系分开,从而可用于早期青壳性状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