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40篇
  免费   1707篇
  国内免费   2840篇
林业   1566篇
农学   7827篇
基础科学   2692篇
  3595篇
综合类   50225篇
农作物   5553篇
水产渔业   682篇
畜牧兽医   10039篇
园艺   23022篇
植物保护   1486篇
  2024年   660篇
  2023年   2334篇
  2022年   2380篇
  2021年   2428篇
  2020年   2275篇
  2019年   2394篇
  2018年   1272篇
  2017年   1961篇
  2016年   2387篇
  2015年   2792篇
  2014年   4747篇
  2013年   4479篇
  2012年   6364篇
  2011年   6551篇
  2010年   6052篇
  2009年   6471篇
  2008年   6544篇
  2007年   5856篇
  2006年   6334篇
  2005年   5839篇
  2004年   4545篇
  2003年   3780篇
  2002年   2841篇
  2001年   2850篇
  2000年   2144篇
  1999年   1354篇
  1998年   1192篇
  1997年   1253篇
  1996年   940篇
  1995年   905篇
  1994年   826篇
  1993年   711篇
  1992年   697篇
  1991年   677篇
  1990年   534篇
  1989年   648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25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提高甜辣椒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量、效益和品质,加快甜辣椒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特引进7个辣椒新品种并采用基质化栽培管理模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辣椒生长势、品质和产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夏驰、国福908、海迈604表现突出,具有个大、肉厚、口感好、品质优、连续坐果性好等特点,而且产量、效益较高,抗病性强,适合设施基质化栽培生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2.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不同光质(红蓝光比例为4∶1、1∶2和全红光、全蓝光)和外源锌浓度(0、0.5、1.0 mg·L-1 ZnSO4·7H2O),研究不同光质下外源锌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植物工厂在不同光质下施加外源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高比例红光会促进生菜生物量、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积累,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以红蓝光比例为4∶1的光质处理效果最好;高比例蓝光会促进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其中以全蓝光处理效果最好,但全蓝光处理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光质与Zn的互作效果看,光质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外源Zn起调节作用.综合考虑,红蓝光比例为4∶1光质下根施0.5 mg·L-1 ZnSO4·7H2O处理对生菜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品质改善的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33.
以莴苣为研究材料,以10 g/L L-抗坏血酸、5 g/L柠檬酸、0.2 g/L水杨酸和0.2 g/L阿魏酸处理鲜切莴苣,去离子水浸泡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探讨不同抗褐变剂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褐变剂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酶促褐变有关酶活性的升高,减少多酚物质的含量,降低褐变度,有效地保证了鲜切莴苣的贮藏品质,其中0.2 g/L阿魏酸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4.
综合分析了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经营模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如发展规模小、设施简陋、技术缺乏、集约化程度低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如扩大规模、完善设施、提高育苗水平、合理规划、政府引导扶持等。  相似文献   
35.
36.
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以上8种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生化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成分含量在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中存在差异,其中无名金花茶8种成分含量均较高,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次之;8年生1—12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叶片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并在10月含量达到最高;5年生不同种(S1~S14)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尖果)>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小果金花茶;8年生不同月份(S15~S26)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10月采>2月采>3月采>4月采>5月采>7月采>6月采>1月采>8月采>12月采>11月采>9月采,其中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及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花黄且大等表型的金花茶叶片与2—4月份和10月份采集的8年生金花茶叶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排序位列前10;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26份样品分为5类。综上所述,金花茶叶片的生化成分与金花茶植物种类和采收期有关,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的表现型的综合生化成分较高,初步确定防城金花茶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2—4月份和10月份,所建立的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生化成分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石榴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39.
为合理保护和开发九寨沟县具有食用价值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采用野外样线调查和咨询访谈的方法,总结了九寨沟县野生木本森林食品资源的种类和特征。结果表明:在九寨沟县境内的野生木本森林食品植物主要包括森林蔬菜类、森林水果类、森林饮品类、木本蜜源植物类、干果类、木本油料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7个类型,发现玫红省沽油、青荚叶、盘叶忍冬、华中五味子和藏刺榛等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野生食品资源,可为九寨沟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研究2018、2019年2个年度不同气候条件下,4个弱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018年低温、阴雨、寡照的气候条件下,除扬麦15外,其他3个试验品种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2019年;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也均低于2019年;而硬度、吸水率等指标,在不同年度间差异不大,暗示硬度、吸水率指标受遗传背景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