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8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林业   92篇
农学   403篇
基础科学   189篇
  432篇
综合类   2068篇
农作物   213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1492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沼气工程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胡启春  宋立 《中国沼气》2005,23(4):22-2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奶牛养殖场沼气工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奶牛粪沼气发酵潜力和三种主要沼气发酵工艺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2.
不同阶段沼液作发酵接种物对牛粪产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牛粪厌氧发酵中,不同阶段沼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种群有较大差异,利用不同发酵阶的沼液作接种物必然会影响到系统的产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以发酵20天的发酵沼液作接种物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增加产气量,提高COD去除率;用60天的发酵沼液作接种物不利于产气的进行。  相似文献   
73.
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回转筒型固态发酵罐内秸秆粉碎料的料床回转周期,建立了数学模型,其计算准确度达95%以上;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料床回转周期,发现筒内上下料层完全混合时料层所转圈数与筒体转速关系不大,与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呈线性关系。由此回归并推导出只需知道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和筒体转速,便可预测上下料层完全混合的公式,其计算准确度达90%以上。提出了以上研究成果在工业级发酵罐中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铁法预处理糖蜜酒精废液沼气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采用法法预处理糖蜜精废液,并将其进行厌氧发酵试验,试验的厌氧罐容积为13L,预处理容积为1.3L结果表明:经铁法预处理后的糖蜜酒精度液能够稳定地用于沼气发酵,而且所产沼气的H2S含量大减少。  相似文献   
75.
为探索由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菌丝体胶质化产生的双核酵母状孢子(FBMds)的萌发条件,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香灰菌(Annuloypoxylon stygium)浸提液及不同来源银耳孢子发酵液对银耳Tr21 FBMds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灰菌浸提液和银耳孢子发酵液均有不同程度促银耳Tr21FBMds萌发的作用。不同浓度香灰菌浸提液对FBMds萌发率的试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香灰菌浸提液可显著提高银耳FBMds萌发率,最佳浓度为40%;在该浓度下,银耳Tr21的原伴生香灰菌HTW01-5的浸提液对FBMds萌发率作用高达30.34%。银耳孢子T30-CAS、Tr01、Tr21、T8225-CAS的发酵液虽能显著促进银耳Tr21 FBMds的萌发,但效果不如香灰菌浸提液明显。研究所得银耳菌丝为纯菌丝,可稳定传代,为进一步研究银耳二型态转变以及银耳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76.
本文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牧草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牧草,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牧草体外发酵48 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V_f)、初始产气速率(FRD_0)、达到最大产气量一半时所需时间(t_(0.5))、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IVNDFD)、p H、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结果表明,体外发酵48 h后,苇状羊茅体外48 h累积产气量、V_f、FRD_0、IVDMD及甲烷(CH_4)、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牧草(P0.05),但其体外发酵p H及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他4种牧草(P0.05);紫花苜蓿体外NH_3-N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4种牧草(P0.05)。综上分析,苇状羊茅体外发酵效果最佳,与其他试验牧草相比,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  相似文献   
77.
酶解脱囊衣用于柑橘片罐头生产是替代酸碱脱囊衣节水降耗的研究重点,但是采用酶解工艺生产成本高、脱囊衣后废水中有机质的排放量并没有降低。脱囊衣后废水中含有果胶、纤维素等,以此为基质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果胶酶的菌株黑曲霉,通过试验得到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脱囊衣废水中加入0.5%明胶为氮源,接种量6%,pH 7.0,28℃,48 h果胶酶酶活可达到9.32×103U.mL-1。发酵产生的果胶酶可提供相当于原料2倍以上的柑橘脱囊衣,该研究提供了一条成本低,污染小的酶解脱囊衣清洁工艺。  相似文献   
78.
对发酵工程实验课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9.
本研究采用枯草芽胞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按等比例制作固态发酵复方中药,并对复方中药发酵前后对奶牛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复方中药发酵前后均可显著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P<0.05),可提高牛奶的乳蛋白率(P>0.05)和乳脂率(P>0.05),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添加复方中药制剂组和发酵的复方中药制剂组的产奶量分别较空白组提高了0.72kg/d和2.64kg/d;经发酵后的复方中药制剂在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改善乳品质和增加产奶量等方面的效果均优于未发酵的复方中药制剂(即普通中药制剂);复方中药经发酵后,有利于提高中药的利用率及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80.
试验选用3头体况健康,体重350 kg左右,并安装有瘤胃瘘管的鲁西黄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饲喂3种RDP/RUP比例分别为1.00∶1.00(A组)、1.22∶1.00(B组)、1.50∶1.00(C组)的等能等氮日粮,研究其对瘤胃内环境参数的昼夜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瘤胃pH受日粮RDP/RUP比值差异的影响不显著(P>0.05),A、B和C组pH变化范围分别为6.53~6.94、6.44~6.84和6.45~7.03。各组瘤胃pH均在饲喂后2~4 h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上升;瘤胃液尿素氮以C组最高,A、B 2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瘤胃液尿素氮在08:00饲喂后2 h达到最高值,但20:00饲喂后各组变化趋势不一致。A、B 2组瘤胃液尿素氮浓度白天较低,夜晚较高,而C组正好相反;各组瘤胃液氨氮平均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在饲喂后2 h达到最高值;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平均浓度随RDP/RUP比值升高而显著提高,C组显著高于A、B 2组(P<0.05)。各组瘤胃液MCP浓度均在饲喂后2 h达到最低值。结果显示,以瘤胃液MCP浓度为衡量指标,日粮适宜的RDP/RUP比例为1.5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