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1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林业   83篇
农学   197篇
基础科学   34篇
  200篇
综合类   2135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3924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梁荣  冯斌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40-14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1D10、1G1中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免疫球蛋白(Ig)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B7、1D7、3G6。其抗体类和亚类均属IgG2b,腹水的ELISA效价≥1∶25600,琼扩效价为1∶8~1∶16。3株McAb能与鸡血清中的Ig出现沉淀反应,琼扩在24h以内出现清晰的沉淀线,而不能和鸭、鸽、鹌鹑等禽类及异种动物血清出现沉淀线。纯化的鸡IgG、IgM经SDS-PAGE后,分别用纯化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的1B7、1D7、3G6单抗酶结合物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证明,3株单抗识别的均为IgG、IgM分子的轻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京白Ⅲ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四个时期的血清AL P活性,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L P同工酶型快型酶活性显著高于慢型。年龄、同工酶型及年龄×同工酶型互作对AL P活性有显著影响。AL P活性与产蛋量间遗传相关表现为,在生长期为正,而产蛋期为负。四个年龄中,AL P做为间接选择指标,以6周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化BA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气溶胶感染乳鼠脏器组织中的病毒动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抗体消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BA法为病理诊断EHFV感染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手段;②EHFV可通过气溶胶途径感染乳小鼠,乳小鼠感染EHFV的LD50值可作为环境浓度的参考值;③EHFV气溶胶途径感染乳鼠后,4h即可在心、肺,1d在嗅球部检出,并可在其组织细胞中增殖,经血循、嗅神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等多途径扩散,造成多组织脏器的泛发性感染。感染后12~14d,病毒检出率和病毒量均达峰值。动物自身免疫系统对EHFV有一定的清除能力;④感染乳鼠脑、肺、肾等脏器组织的病变与人类感染EHFV的病变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可作为人EHFV的模型动物;⑤抗原检出率高于抗体检出率,ELISA法检出率高于IFA法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用分离到的空肠弯曲菌制备鸡空肠弯曲菌甲醛灭活疫苗 ,并进行了该病的免疫保护实验。制备 2× 10 9个 / m L浓度的细菌悬液 ,4m L / L浓度的甲醛溶液作用 12 h灭活后制成空肠弯曲菌灭活苗 ,免疫 2周龄的 SPF雏鸡 ,14 d后 ,进行攻击实验 ,观察其临床症状 ;并分别于感染后 7d和 14 d捕杀 ,观察病理学变化及进行细菌分离实验以揭示其保护率。结果表明 ,鸡空肠弯曲菌灭活苗的保护率可达 10 0 % ,说明该苗经口免疫后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鸡白介素18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已发表的江西土鸡白介素 -1 8(Ch IL-1 8) c 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技术从 p MDCh IL-1 8质粒扩增出编码鸡IL-1 8成熟蛋白基因 ,重组于 p BV2 2 0表达载体上 ,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JM1 0 9(DE3 ) ,转化子经温度诱导的表达产物 ,SDS-PAGE电泳鉴定约 2万 ,N端开头 1 5个氨基酸序列测定分析 ,证明获得了鸡 IL-1 8成熟蛋白 ,为今后深入研究鸡 IL -1 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如东县鸡腿病病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如东县40个养鸡户的鸡腿病进行了门诊与跟踪调查。从传染病、营养代谢病及饲养管理三个方面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是该县鸡腿病的主要原因,传染性腿病如疑似病毒性关节炎、禽脑脊髓炎、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等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Fa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3 times a week for 6 weeks from 22 peripartal cows and for up to 15 weeks after birth from 27 calves in 3 herd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s of Eimeria oocysts excreted and the age at which the calves first excreted oocysts. Only low numbers of oocysts were excreted by the cows and no oocysts were detected in 93% of the samples. However, half the cows excreted oocysts at least once. The age at which the calves first excreted oocysts ranged from 2.5 to at least 15 week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rds in their mean age at first excretion. Oocysts of Eimeria alabamensis, E. auburnensis, E. bovis and E. ellipsoidalis were found in numbers ranging from 7 to 8450 oocysts per gram faeces. About 50% of the calves excreted oocysts before 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group pens. The primary source of infection of the calves was probably their penmates or the previous occupants of the pens, and the cows probably played a subsidiary role.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鸡大肠杆菌多发病型菌株以及地方病型菌株作为制苗用菌种,保证了疫苗既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采用液体通气培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菌数;采用中草药蜂胶作为佐剂不但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兼具有治疗,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另外蜂胶还可以增大抗原表面积,延长抗原在组织的贮存时间,可持久地释放抗原,保证了机体持续产生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