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3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4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患病鸭群中分离到一株引起鸭产蛋锐减而不死亡的病毒,经鉴定该病毒属于Ⅰ型禽副粘病毒,命名为YH99V株。以YH99V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一步法扩增出其F基因的cDNA序列,然后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对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 750 bp,含有1个1 662bp的开放式阅读框架(ORF),编码553个氨基酸。将YH99V株F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新城疫毒株的F基因相应序列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82.7%-99.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9.3%。YH99V株在F蛋白裂解位点区的氨基酸序列与弱毒株在这一区域的序列完全相同,表明为弱毒株。根据F基因的全核苷酸序列,进一步绘制了Ⅰ型禽副粘病毒株F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YH99V株与Lasota等参考毒株同属于基因Ⅱ型,表明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用IBV陕西分离株X,Fu,W和H株人工感染40日龄和19日龄的雏鸡复制人工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大体病变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IBV陕西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不仅能引起雏鸡发生呼吸道症状,而且可致严重的肾脏损伤,对19日龄鸡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损害均比40日龄鸡更为严重。感染40日龄和19日龄鸡后,潜伏期、致死雏鸡的时间与病程分别为38~72h和32~40h,96h和48h及25d和7d.  相似文献   
103.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 O1 8分离株和 /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接种 1 0~ 1 2日龄 SPF鸡 ,细菌接种后 1~ 96h对试验鸡的气管、肺、气囊、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和肾脏的石蜡切片进行间接酶标抗体染色 ,发现大肠杆菌接种组、混合接种组的气管、肺在接种后 1 h可检测到细菌抗原 ,混合接种组检测到的细菌更多 ,存在时间更长。结果表明 :气管、肺和气囊是鸡大肠杆菌定居的场所 ;MPAIV可延长细菌在气管、肺和气囊中定居的时间 ,使鸡大肠杆菌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04.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续3年对某鸡场禽流感感染鸡群进行跟踪监测,对使用疫苗前与使用疫苗后不同时段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进行全序列分析,研究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同亚型灭活疫苗的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使用第1次分离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后8个月分离该病毒株,其HA基因仅有1个氨基酸发生变异;继续使用该疫苗第2年分离的该病毒株,其HA基因有20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05.
汪淑芳  周春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37-9537,9540
[目的]为了评估目前临床上大量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质量。[方法]利用翅静脉法在127个养鸡场2、2个养鸭场、2个养鹅场1、个养鸽场采集血样,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对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5个养鸡场免疫不合格,8个养鸭场免疫不合格(主要为肉鸭场),2个养鹅场和1个养鸽场均免疫合格。抗体合格率为88.05%,免疫合格场达91.40%[。结论]雏鸡的最佳首免时间应为2周左右。经2次免疫接种的禽类保护力很高,免疫有效期可达4~6个月。  相似文献   
106.
鸡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鸡痘病毒作为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重要载体研究的进展作以综述,主要包括鸡痘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外源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及免疫效果,并对鸡痘病毒载体的研究及开发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7.
The pathogenicity of 4 Chinese strains of 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es (ALV-J), SD9901,SD9902, YZ9901 and YZ9902,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SD9902 among the 4 strains induced mortality from myeloid leukosis (ML). In the 12 meat-type chickens inoculated with SD9902 at 1-day-old, 9died between 22 days and 38 days after inoculation. No death or ML was found in chickens inoculated with the other 3 strains during the period of 6 month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e SD9902 strain of ALV-J was an acute transforming virus, but SD9901, YZ9901 and YZ9902 were non-transforming viruses. All 4 Chinese strains did not induce any tumors in egg-type SPF chickens during 7 months after hatching when viruses were injected into 11-day-old embryos.  相似文献   
108.
禽流感HA7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禽流感HA7亚型DNA疫苗,将HA7基因插入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AGGS,构建了DNA疫苗质粒pCAGGHA7,然后将pCAGGHA7以100μg剂量一次免疫3周龄SPF鸡,免疫SPF鸡后两周抗体水平达到3Log2,4周后用100 LD50的H7N1鼻腔途径进行攻击毒,发现100μg pCAGGHA7可形成8/8的免疫保护。表明禽流感DNA疫苗pCAGGH7诱导的保护性抗体免疫反应水平较高,能达到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鸡胚,收取鸡胚液为抗原研制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并对制苗抗原以及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剂量和保护期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获得了较高效价的制苗抗原.灭活前后HA分别为2^10.0-11.0和2^9.0-10.0。试制疫苗物理性状符合要求,安全性良好。试验鸡在免疫14d后血清抗体达到2^7.5,210d血清HI抗体仍维持在2^5.0左右;免疫后18d使用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获得100%的保护。分别使用0.1,0.3和0.5mL免疫鸡,发现0.3~0.5mL剂量组免疫后血清抗体达到2^7.4-8.0。疫苗在2~8℃保存540d,疫苗物理性状没有改变,免疫后血清HI抗体可以达到2^7.5。这提示研制的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禽流感H5亚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蛋鸡多发性肿瘤的病因,本实验对病鸡肿瘤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PCR检测,均扩增出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基因序列的阳性条带;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发病鸡呈现髓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肉瘤等多发性肿瘤的病理变化;肿瘤细胞通过血液转移、浸润,在肝和脾组织形成局灶性或弥漫性肿瘤病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内,部分肿瘤细胞呈现阳性反应,表明只有部分肿瘤细胞存在ALV-J感染,而大部分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呈阴性。这些病毒检测为阴性的肿瘤细胞可能是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大量克隆化增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