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48篇
  182篇
综合类   1143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419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Gender determination is frequently requested by reptile breeders, especially for species with poor or absent sexual dimorphism. The aims of the current study were to describe techniques and diagnostic sensitivities of ultrasound,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gender determination (identification of hemipenes) in four species of lizards. Nineteen lizards of known sex, belonging to four different species (Pogona vitticeps, Uromastyx aegyptia, Tiliqua scincoides, Gerrhosaurus major)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With informed owner consent, ultrasound, noncontrast CT, contrast radiography, and contrast CT (with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ered into the cloaca) were performed in conscious animals. Imaging studies were reviewed by three different operators, each unaware of the gender of the animals and of the results of the other techniques. The lizard was classified as a male when hemipenes were identified. Nineteen lizard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10 females and nine males. The hemipenes were seen on ultrasound in only two male lizards, and appeared as oval hypoechoic structures. Radiographically, hemipenes filled with contrast medium appeared as spindle‐shaped opacities. Noncontrast CT identified hemipenes in only two lizards, and these appeared as spindle‐shaped kinked structures with hyperattenuating content consistent with smegma. Hemipenes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in all nine males using contrast CT (accuracy of 100%). Accuracy of contrast radiography was excellent (94.7%). Accuracy of ultrasound and of noncontrast CT was poor (64.3% and 63.1%, respectively). Findings from the current study supported the use of contrast CT or contrast radiography for gender determination in lizards.  相似文献   
72.
采用国家标准法对西藏天然草原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毛瓣棘豆(Oxytropis sericopetala)、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藏橐吾(Ligularia rumicifolia)5种主要有毒植物不同物候期常规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5种植物中,粗蛋白平均含量以茎直黄芪最高,其次为甘肃棘豆,且两者粗蛋白含量均超过19%;茎直黄芪中花期粗蛋白含量最高,花前期最低,花期和花果期差异不显著(P0.05);而甘肃棘豆中粗蛋白含量以花前期最高,花果期最低,花前期和花期差异不显著。粗纤维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毛瓣棘豆、藏橐吾、茎直黄芪、甘肃棘豆和瑞香狼毒,且均以花果期最高,花前期最低。5种植物Mg、Fe、Cu、Mn和Zn含量均以花前期最高,花期次之,花果期最低;但Se含量花果期相对较高。由此得出,茎直黄芪和甘肃棘豆营养较为丰富,具有潜在饲用价值,毛瓣棘豆、瑞香狼毒和藏橐吾营养价值偏低。  相似文献   
73.
通过索氏抽提法和快速测定法分别测定油茶籽及压榨饼粕中的含油率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快速测定法测定油茶籽或茶籽饼中的含油率,其检测结果与传统索氏抽提法对比,检测数据吻合度好;同一检测结果数据分散程度小,分布精密度高,误差范围小;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4.
为帮助林业基层单位管理者摆脱在决策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经验的过度依赖,实现森林抚育经理小班智能选取以及抚育方式的智能决策,使森林抚育决策过程更具科学性。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林口林业局为对象,收集2015-2018年度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数据为试验数据构建案例库,结合注水分配算法(water-filling assignment,WFA)对案例中各属性进行权重分配;结合基于“原点距”的KML-CB自组织机制优化推理效率,实现森林抚育经理小班的快速选取;采用归一化欧式距离来计算源案例和目标案例之间的相似度,参考“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进行案例推理。进而寻找与目标案例相似的源案例,以源案例的解作为目标案例的满意解,从而实现抚育方式的辅助决策。案例库中共有4 045条案例数据,从中随机抽取80%进行训练,20%的案例数据进行测试。经多次试验,算法的预测精度达到97.16%。研究提出的算法对传统的相似度推理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推理的精度和速度。与传统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从O(M×N)降低到O(M+N+4),在降低计算复杂度、优化推理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76.
提出了一种基于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特征融合的储藏期面粉脂肪酸值的定量检测方法。开发比色传感器阵列、搭建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不同储藏期面粉样本的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对预处理后的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特征降维,采用五折交互验证法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校正过程中进行优化,确定基于单技术分析模型的最佳主成分(PCs)个数。将优化后的基于单技术模型的最佳PCs在特征层进行融合,建立基于融合特征的BPNN分析模型,以实现对面粉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的快速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比色传感器特征和基于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的最佳BPNN模型的最佳PCs数量分别为3和4,基于融合特征建立的BPNN模型在预测集中的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0.9276和1.9345 mg/(100 g)。研究表明,与单技术数据分析模型相比,基于比色传感器数据和近红外光谱特征融合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泛化性能都有所提高。本研究可为粮食储藏品质的高精度原位监测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7.
刘至治 《水产学报》2006,30(3):347-352
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在江苏靖江市的长江沿岸用定置张网采集刀鲚261尾。清洗后的矢耳石在60℃烤箱中烘烤24h,干燥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重,精确到0.01mg。成对t检验显示,左右矢耳石间的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选用左矢耳石为研究对象。用直线、幂函数和多项式等确定各类参数间的最佳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长江口刀鲚的耳石重量在不同年龄组间的重叠相对较少,大小相近的个体,年龄大即生长慢的比年龄小即生长快的耳石重量大,不同龄组间耳石重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按年龄组以耳石重量与相应的体长作图,可初步判断所观测年龄的可靠性。分析耳石重量的频率分布,能分离出体长相近但年龄不同的个体,其结果与依据耳石年轮观测的基本一致,耳石重量与年龄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5)。用该相关性估算年龄,与从耳石上直接读取的年龄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矢耳石重量可以作为直接确定长江口刀鲚年龄或作为验证依据钙化组织判断年龄准确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8.
建立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散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ge^TM C18(4.6mm×150mm。5μm);以水-甲醇-乙腈(90.0: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7nm.苦杏仁苷的线性范围为1.6008×104-8.004×104μg,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26%(RSD为0.4%)。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测定麻杏石甘散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7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杨树花口服液中水杨苷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69nm,柱温30℃。水杨苷的线性范围为0.025~0.5mg/mL(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0.8%,RSD为1.49%。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可用于杨树花口服液中水杨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0.
测定了3种■(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拟缘■Liobagrus marginatoides、黑尾■Liobagrus nigricauda)肝、肾、肌肉和尾鳍4种组织中铬、锰、铁、铜和锌的含量,并将其与鲫(Carassius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鱼体5种微量元素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白缘■、黑尾■、拟缘■、鲫、黄颡鱼;肌肉中5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拟缘、黄颡鱼、鲫、黑尾■、白缘■;白缘■对铬和锌的富集作用比较突出,在上述几种组织中肝脏的富集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