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1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用切割法采集卵泡液,收集卵丘一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s comlexs,COCs)和自然裸卵,将部分COCs去除卵丘细胞获得机械裸卵,COCs放入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为成熟卵母细胞,加入获能的精子液,进行体外受精。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卵泡直径密切相关,大卵泡(80.95%,P〈0.01)和中等卵泡(75.50%,P〈0.05)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高于小卵泡(50.27%);犬卯泡(53.53%)和中等卵泡(47.13%)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小卵泡的32.26%(P〈0.05)。COCs、机械裸卵和自然裸卵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5.0%、54.2%和10.5%,差异极显著(P〈0.01),卵裂率分别为53.8%、10.8%和0%,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和1×10^5、1×10^6个/mL颗粒细胞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8.6%、69.6%和67.8%,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1×10^7个/mL(51.5%,P〈0.05)和1×10^10个/mL(35.5%,P〈0.05)颗粒细胞组,但各组间的体外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大卵泡和中卵泡的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显著高于小卵泡,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高浓度的颗粒细胞能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22.
在基础液 M199配制的培养液中,加入牛卵泡内的颗料细胞,置39℃、5%的 CO_2培养箱中培养72 h 后回收过滤液(简称改善液)。用这种不同浓度和保存时间的改善液,在体外成熟培养牛卵母细胞和胚胎时分别代替培养液和培养液加颗粒细胞制作的单层细胞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在基础液 M199中分别加入0%、25%、50%、75%、100%改善液和对照纽,其分裂率(78.7%~83.0%)组间均无差异(P>0.05);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囊胚率,其中0%改善液组为30.4%,与对照组46.5%有显著差异(P<0.01);囊胚孵化率0%和25%改善液组分别为57.1%和57.9%,与对照组76.6%有显著差异(P<0.01)。(2)改善液保存时间为0 d,-4℃ 5~7 d,-20℃180 d 和对照组,分裂率(80.5%~86.3%)组间均无差异(P>0.05);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其中-20℃保存180 d 组分别为31.1%和54.5%,与对照组46.1%和72.0%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3.
将鸡的 Bcl- 2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JL V中 ,构建了重组质粒 JL VB。 0 .2μg/孔 JL VB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卵泡颗粒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了转染 Bcl- 2基因后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的生长与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 ,转染后的传代细胞分裂速度较快 (P<0 .0 1) ,凋亡比率较低 ,G2 / M S期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这些结果表明 ,Bcl- 2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直接的。在转染时间为 12 h、DNA量为 0 .3μg/孔的条件下 ,较好的脂质体介导用量为 1.2 μL/孔。  相似文献   
24.
25.
猫的繁殖活动较为复杂,有许多规律和特征。近年来,关于猫的发情活动、生殖生理、繁殖习性及繁育技术等均有报道[1-3],但对其生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资料甚少,尤其是关于母猫妊娠期卵巢的显微结构观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门诊收治1例猫卵巢子宫摘除病例,经临床诊断该猫处于  相似文献   
26.
10周龄SD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5 mg/kg玉米赤霉烯酮玉米油溶液,分别于3、6、12、24、48、72、96 h时剖杀取卵巢组织,检测不同时间卵巢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卵巢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卵泡颗粒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超敏PV法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卵巢组织中均有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动态变化.Caspase-3和Caspase-8试验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卵巢组织中Caspase-3在3~96 h时表达量均比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3、6、12、24、48 h的表达量均高于72 h和96 h的表达量.6、12、72、96 h卵巢组织中Caspase-8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3、24、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3、6、12、24、48 h的表达量均高于72 h和96 h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大鼠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引起卵巢组织的病变及颗粒细胞凋亡,且Caspase-3和Caspase-8在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证明本试验中死亡受体途径的激活可能参与凋亡的发生.Caspase-8表达量在个别时间段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细胞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机制,与细胞凋亡共同参与卵巢卵泡的发育和闭锁,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疾病的发生。PI3K和AKT的过度激活可使原始卵泡过早发育以及卵泡过快凋亡,卵巢颗粒细胞作为卵泡发育重要的支持细胞,其功能的减退或凋亡很可能引发一系列女性内分泌方面的疾病。FOXO3a转录因子是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的重要靶蛋白之一,参与抗增殖和凋亡。本文就关于卵巢颗粒细胞自噬与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的相关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揭示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在鹅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模式及固醇类物质对颗粒细胞上述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应用RT-qPCR技术检测SREBP-2、STADR4、STAR和CYP11A1在产蛋高峰期鹅卵巢内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mRNA表达水平;然后分离鹅F1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胆固醇、25-羟胆固醇和洛伐他汀(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抑制剂)处理,最后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和RT-q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表达量。【结果】四个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模式相似;高浓度胆固醇显著增加细胞活性(P0.05),25-羟胆固醇和洛伐他汀则降低细胞活性。随着胆固醇浓度升高,四个基因表达量均先升高后下降;25-羟胆固醇显著抑制SREBP-2和STAR的表达(P0.05);升高洛伐他汀浓度使SREBP-2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其余三个基因相反。【结论】胆固醇转运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受固醇种类和浓度调节,并且与卵泡类固醇激素合成密切相关,这为揭示鹅卵泡发育机制和提高产蛋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验证miR-7和miR-30-5p对贵州黑山羊CTSK基因的调控效率及其对产羔基因的影响,通过生物软件筛选出调控CTSK效率最高的2条miRNAs:miR-7和miR-30-5p;将2条miRNAs转染至卵巢颗粒细胞,并于转染后24 h和48 h分别提取细胞总RNA,采用qRT-PCR法分别检测2条miRNAs在转染24 h和48 h的表达效率;同时检测miR-7和miR-30-5p过表达对CTSK基因及产羔相关基因FSHβ、GDF9、BMP15和BMPR-1B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转染miR-7和miR-30-5p至卵巢颗粒细胞24 h后,2条miRNAs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C组);转染48 h后,miR-30-5p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NC组,而miR-7与N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过表达2条miRNAs对CTSK基因和繁殖相关基因的影响发现,与NC组相比,转染miR-7 24 h后能极显著抑制CTSK的表达,且上调产羔基因FSHβ、GDF9、BMP15的表达;而转染miR-30-5p对CTSK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但极显著上调了产羔基因FSHβ、GDF9、B...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旨在探讨敲低Bmal1基因对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雌二醇(E2)和孕酮(P4)分泌的影响。应用siRNA技术下调颗粒细胞中Bmal1基因的表达,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E2与P4含量,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激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si-Bmal1转染颗粒细胞后,E2分泌量显著下降,P4分泌量极显著下降;在mRNA检测水平上,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Star的表达量下降;在蛋白检测水平上,Cyp19a1、Star的结果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综上表明,敲低Bmal1基因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E2和P4的分泌水平,Bmal1基因参与牦牛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