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1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在任何一个繁殖牛群中,不论它们表现得多么正常,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胚胎死亡。胚胎死亡多数出现在受精后3周以内。以下介绍可能引起牛胚胎死亡的潜在因素,养牛者应尽量设法避免。1高温和低温环境研究证明,牛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下配种,并于配种后继续在高温环境中饲养,胚胎死亡率往往会很高。热应激将抑制排卵前大卵泡的优势,卵泡的壁细胞和颗粒细胞分泌类固醇激素的机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当夏季高温长时间持续时,卵巢黄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显微操作去除体外成熟培养22 ̄23h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并通过细胞质内注射法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构建重组胚,重组胚经离子霉素(Ionomycin)激活5min后,再在6-DMAP内培养4h,将重组胚转CR1培养液中进行培养,24h和36h检查卵裂率,培养8d后统计囊胚发育率。比较了经血清饥饿和未饥饿牛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构建的重组胚。研究发现:未饥饿组的牛成纤维细胞重组胚囊胚发育率(11.76%)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重组胚囊胚发育率(3.16%,p<0.05)。未饥饿组颗粒细胞囊胚发育率(14.94%)也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7.14%,p<0.05)。经血清饥饿处理的颗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重组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未饥饿处理组两种细胞的重组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用非饥饿处理牛成纤维细胞及颗粒细胞重组胚的发育率较高,牛颗粒细胞更有利于重新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讨线粒体对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比较了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的牛孤雌激活胚胎、胚胎培养液移植的孤雌激活胚胎和正常孤雌激活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组和胚胎培养液移植组的牛孤雌激活胚胎的激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正常激活组(P<0.05);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组与正常激活组的孤雌激活胚胎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明显高于胚胎培养液移植组(P<0.05);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组的孤雌激活胚胎桑椹胚率极显著高于胚胎培养液移植组和正常激活组(P<0.01)。可见牛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可改善牛孤雌激活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4.
颗粒细胞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系统研究了颗粒细胞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COCs、机械裸卵和自然裸卵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8.3%、45.6%和6.1%,组间差异显著(P<0.05),卵裂率分别为41.5%、8.1%和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15×104个/ml、150×104个/ml颗粒细胞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5.9%、60.2%和64.6%,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1 500×104个/ml(50.0%)和1.5×108个/ml(30.3%)颗粒细胞组(P<0.05)。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系统卵母细胞成熟率为75.8%,显著高于150×104个/ml颗粒细胞条件培养液组(63.4%)和M199培养液组(66.7%)(P<0.05)。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系卵裂率为50.0%,显著高于150×104个/ml条件培养液组(36.7%)和M199培养液组(38.2%)(P<0.05)。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猪有腔卵泡发育和闭锁中颗粒细胞凋亡与卵泡液类固醇激素的变化,为了解猪有腔卵泡发育与闭锁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从猪卵巢分离完整有腔卵泡,按质量分为健康卵泡、早期闭锁卵泡和晚期闭锁卵泡3类;再按卵泡直径大小分为大卵泡组(>5 mm)、中卵泡组(3~5 mm)和小卵泡组(<3 mm)3组,制作完整有腔卵泡的...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大鼠OSP-1启动子替换掉pcDNA3.1(+)中的CMV启动子,在其下游插入EGFP基因片段,构建载体pOSP-1-EGFP,脂质体转染不同细胞,利用荧光检测、RT-PCR以及相对定量PCR鉴定该启动子启动基因表达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卵巢颗粒细胞、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中可看到有绿色荧光;OSP-1片段只在卵巢颗粒细胞和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有表达,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中表达量较高,但是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OSP-1启动子可调控外源基因在奶山羊卵巢颗粒细胞中特异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T-2毒素对卵巢颗粒细胞(GC)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其染毒体外培养的大鼠GC,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ELISA法检测收集培养液中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激素分泌相关调控基因FSHR、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特异的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达,结果显示,T-2毒素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力,影响其激素的分泌,而转运蛋白StAR则可能是T-2毒素影响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关键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8.
为构建表达籽鹅α-烯醇化酶(ENO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籽鹅卵巢组织中扩增ENO1基因,克隆至pShuttle-CMV穿梭载体中,并利用I-CeuI与I-SceI将ENO1基因的表达框切下,连接到腺病毒骨架的pAdxsi载体中。采用PacⅠ酶切,将其线性化,并转染至293(R)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制备重组腺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表达ENO1重组腺病毒的滴度达到1.1×1011pfu/mL。将重组腺病毒感染籽鹅卵泡颗粒细胞后,荧光定量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细胞中ENO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p<0.05),这些结果为研究ENO1生物学活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旨在探索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建立了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原代培养体系,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颗粒细胞进行鉴定和检测NGF及其受体在卵巢颗粒细胞上的表达,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的NGF对昆明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卵巢颗粒细胞在10、50、100、500 ng/mL NGF作用24 h,用酶标仪测定细胞D490 nm值,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促进增殖的影响(P<0.05),50 ng/mL NGF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NGF在昆明小鼠的卵巢颗粒细胞中有表达,在一定浓度范围NGF可以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0.
为了从单卵泡水平建立非闭锁大小卵泡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消减文库,选择繁殖性能正常、空怀高繁殖力黄淮山羊2只,以氯前列烯醇处理40h后取卵巢,计数卵泡并测量卵泡直径,钝性分离采集卵泡颗粒细胞,置于液氮内保存,取样后的卵泡部分组织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闭锁鉴定。选择直径6和4mm非闭锁卵泡,提取颗粒细胞mRNA,扩增cDNA,监测抑制消减杂交及其文库构建的试验环节。结果表明:消减文库的阳性克隆测序成功率100%,从正向文库中随机挑取96个克隆进行差异表达的筛选,发现12个全新表达序列标签;应用RT-PCR对已知序列的抑制素βA亚基基因(INHBA)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A1基因(GSTA1)进行表达水平测定,证实了颗粒细胞2个基因mRNA的表达模式与差异显示的结果相同。表明消减文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