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62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21篇
  10篇
综合类   60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1084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CpG-DN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乳腺炎大鼠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的大鼠乳腺炎模型,并观察CpG-DNA对乳腺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雌鼠分3组(n=6),产后72h分别灌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C组)、2×105CFU•ml-1(L组)和2×1012CFU•ml-1 (H组)金葡菌到第四对乳腺内,24 h处死。L组乳腺病变轻微,H组腺泡结构破坏严重,并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浸润;H组乳腺组织TNF-α、IL-6水平显著上升。选择2×1012CFU•ml-1为诱发剂量观察CpG-DNA对乳腺的保护作用:72只雌鼠分成对照和试验组(n=36),对照组产后0 h肌注PBS;试验组肌注CpG-DNA,72 h后灌注金葡菌到第四对乳腺内。分别于灌注前(定义为0 h),灌注后8、16、24、48和72 h(n=6)处死。【结果】感染初期试验组乳腺腺泡内PMN较对照组浸润迅速。试验组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在16、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CpG-DNA能显著提高0、24和72 h乳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试验组8、16和72 h的乳腺组织金葡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CpG-DNA能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其特异性受体TLR-9(toll-like receptor-9)mRNA表达水平。【结论】CpG-DNA对金葡菌感染诱发大鼠乳腺炎的乳腺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Z型北京鸭     
Z型北京鸭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选育的北京鸭新品系。其体型硕大丰满,挺拔美观,头较大,喙中等大小,眼大而明亮、颈粗、中等长。体躯长方,前部昂起,背宽平,胸部丰满,胸骨长而直,两翅较小而紧附于体躯。产蛋母鸭因输卵管发达而腹部丰满,显得后躯大于前躯,腿短粗,蹊宽厚,全身羽毛丰满,羽色纯白并带有奶油光泽;喙、胫、蹊橙黄色或橘红色。初生雏鸭绒羽金黄色,称为“鸭黄”,随日龄增加颜色逐渐变浅,至4周龄前后变成白色,至60日龄羽毛长齐。喙、胫、蹼橘红色。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220份西藏酥油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西藏酥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0%,真菌检出率为94.3%,超标率为73.2%,主要真菌种类为有益酵母茵,起腐败作用的只有白地霉1种。西藏酥油地方卫生微生物现行标准DB54/001-2004中存在对霉菌表述与检测方法不一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规定不能真实反映西藏酥油卫生质量现状的问题。建议地方标准修改对霉菌的表述,完善对霉菌的检测方法后再做限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规定应结合当地酥油卫生质量现状修改"不得检出"为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994.
通过MSL抗菌肽(MSL)对细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研究,确定该抗菌肽的作用靶点。在1×108个/m L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中,分别加入MSL至终浓度为1×MIC,37℃保温孵育,分别于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离心收集上清液,检测各时间点蛋白浓度,分析蛋白浓度变化规律;分别在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悬液中加入MSL至终浓度为1×MIC,37℃保温孵育60min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细菌结构的变化。结果,MSL与2种细菌接触后均可引发胞液外流;透射电镜观察发现,MSL可造成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破损,胞浆内电子密度降低,染色质聚集,严重者细胞崩解结构不清,说明MSL对G+和G-细菌细胞膜均可造成损伤,证明细菌细胞膜是MSL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95.
试验通过回流提取法提取通经草根、茎、叶、全草四种不同部位的提取液,然后通过滤纸片法测定四种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通经草根、茎、叶、全草四种不同部位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发现,通经草根的抑菌作用不明显,茎、叶、全草有一定抑菌作用,但抑菌效果不尽相同。其中,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实验表明,通经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时,采用地上部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重组菌株在不同p H胃液和胆盐浓度肠液中的生存情况,验证重组菌株能否在肠道中发挥作用,为其制备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新型免疫型微生态制剂及功能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纤黏蛋白原凝集素A(Clf A)的重组乳酸乳球菌MG1363/p MG36c-clf A菌株在不同p H胃液和胆盐浓度的肠液中的耐受力。[结果]重组菌株在p H 3.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2 h后,存活率约为88.6%;在0.3%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中处理2和4 h后,存活率约为83.6%和68.2%。[结论]重组菌株对胃肠道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合制备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新型免疫型微生态制剂及功能发酵食品。  相似文献   
997.
1发病情况及诊断笔者4月8日在晋州某牛场接诊了一例奶牛急性乳房炎。经了解4月6日(也就是患牛产后第7天)中午牛饮食、反刍、产奶量等一切正常,到了傍晚牛出现厌食,体温41.3℃,畜主随即给牛注射了50毫升安乃近。挤奶时发现患牛走路跛行,进奶厅时又发现牛一乳区肿大且硬,突起明显,只挤出一把奶后,乳房开始发红,才发  相似文献   
998.
近期,德国研究者开展了2项研究以期深入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特性.22个源自患病火鸡和鸡MRSA菌株以及32个源自火鸡和鸡肉/肉制品的MRSA菌株研究显示,分离菌株中,CC398为优势菌株,同时CC5和CC9的MRSA菌株也被检出;除了2个MRSA菌株外,其他所有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且至少对3类抗菌剂具有耐药性.采用DNA微阵列分析和分子分型来获得MRSA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有助于追溯其在家禽及食物链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99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化脓杆菌等。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通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热核酸酶编码基因(nu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试验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出大小为480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他对照菌株未扩增出条带.由于传统PCR技术无法区分样品中的死细菌与活细菌,从而使检测结果往往出现很高的假阳性.本试验利用EMA能穿过死细菌的细胞膜并在光激活的作用下能与基因组DNA共价结合,从而能抑制死菌DNA进行PCR扩增的特性,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EMA-PCR方法,较传统PCR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5 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