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36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联用对鱼源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鱼源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原儿茶酸、绿原酸及各种抗菌药对鱼源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MIC的原儿茶酸或绿原酸分别联合抗菌药诱导鱼源链球菌进行传代培养,然后使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原儿茶酸和绿原酸对鱼源链球菌的MIC分别为2500和6000 μg/mL,以1250 μg/mL的原儿茶酸和3000 μg/mL的绿原酸分别与痢菌净、阿米卡星、粘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克林沙星和磷霉素等抗菌药联合诱导鱼源链球菌传代后,除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外,其他5种抗菌药对传代获得菌株的MIC明显降低.原儿茶酸与抗菌药配伍后的FICI分别为0.500、0.750、0.516、1.125、0.140和0.516,绿原酸与抗菌药配伍后的FICI分别为0.501、0.625、0.501、>2.000、0.140和0.501.依据FICI的判定标准可知,原儿茶酸与痢菌净和克林沙星配伍呈协同效应,与阿米卡星、粘菌素和磷霉素配伍呈相加效应,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配伍表现为无关效应;绿原酸与阿米卡星和克林沙星配伍呈协同效应,与痢菌净、粘菌素和磷霉素配伍呈相加效应,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配伍则呈拮抗效应.[结论]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配伍后能增强大部分抗菌药对鱼源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呈协同或相加作用,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白背三七干叶和组织细胞中生物碱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二极管阵列方法对甲醇相提取液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白背三七干叶中的倒千里光碱含量为11.73微克/克,而组织细胞中检测不到此生物碱。白背三七的2种活性成分为绿原酸(CHA)和二咖啡酰奎宁酸(DCQA),且含量为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干叶,愈伤组织中CHA和DCQA的含量分别为0.85毫克/克和1.7毫克/克。表明,与白背三七干叶相比,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减少有害生物碱含量,并提高有效生物活性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73.
从茶树中分离到1个绿原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命名为Cs HCT。该基因编码1个430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质量约为48.6 ku。蛋白质序列比对表明,Cs HCT含有酰基转移酶的保守域HXXXD和DFGWG,与其他物种HCT的同源性在58%~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s HCT与咖啡中的HCT同源性最高,连同其他植物HCT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群。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纯化获得了Cs HCT蛋白,并进行了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的Cs HCT能有效催化奎尼酸和莽草酸与香豆酰辅酶A的转酰基反应,分别生成香豆酰奎尼酸和香豆酰莽草酸。Cs HCT不能催化奎尼酸和咖啡酰辅酶A生成绿原酸。  相似文献   
74.
为建立银翘蓝芩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选用Scienhome Kromasil ODS-1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体积比为20∶80),检测波长324 nm,柱温30℃,流速为1 m L/min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绿原酸在该色谱条件下,系统适应性良好,在质量浓度为19.32~96.60μg/m 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9 059X-117 695,R~2=0.99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4.57%,RSD为1.93%;对3批样品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RSD为1.76%。表明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银翘蓝芩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5.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除2份储存较久的样品外,其余29份样品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20%~0.95%、0.11%~0.66%、0.66%~2.51%,27份样品的3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不同商品菊花3个指标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朵菊的质量明显好于饼菊,亳菊的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最高,福白菊3个成分的总体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6.
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个不同烤烟品种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烤烟品种中绿原酸的含量,精密度好,平均回收率高。各品种中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分布范围4.7~9.3mg/g,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分布范围5.3~12.4mg/g。烤烟中绿原酸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部位间含量分布有差异,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烤烟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7.
在查阅、收集大量国内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近几年来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金银花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光强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光质LED作为人工光源对漳州金线莲进行继代培养。结果显示:红光处理有利于株高生长,其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均较小,其中70 μmol/(m2·s)红光处理时金线莲高度达到6.26 cm,但此时其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仅分别为1.19 mg/g、0.55 mg/g、1.73 mg/g、0.572和1.34;绿光对金线莲各项指标均无促进作用,且不同强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蓝光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叶片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金线莲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相对较高,但会抑制株高生长,其中70 μmol/(m2·s)蓝光处理时金线莲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分别为1.47 g、0.19 g、0.130、1.83 mg/g、0.71 mg/g、2.54 mg/g、0.801和4.02,但其高度仅为4.56 cm。由此得出,红光有利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但是会造成植株徒长,绿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较小,蓝光对组培苗具有一定的矮化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79.

选择健康、均匀, 体质量为(6.74 ± 0.08)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360尾随机分为4, 分别投喂含有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绿原酸的饲料28 d, 随后将对虾从盐度为32的天然海水直接转移至盐度为10的海水中暴露72 h, 测定对虾肝胰腺TASGPxCAT活力和G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 绿原酸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TASGPx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投喂含有绿原酸的饲料28 d, 对虾肝胰腺GPxCATGPx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0(P<0.05), D2GPx活性和GPxCAT基因表达水平最高, 分别为164.29 U/mgprot1.612.14。低盐度胁迫24 h, D0组对虾抗氧化反应表现在TASGPx活性和GPx基因表达水平较28 d显著升高(P<0.05), 分别增加了31.30%27.96%170%, 绿原酸各组对虾肝胰腺TASGPx活性和GPx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0(P<0.05), 说明绿原酸可有效缓解低盐度胁迫下对虾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剧烈波动。低盐度胁迫72 h, 绿原酸各组对虾肝胰腺TASGPxCAT活性及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D0。上述结果表明绿原酸能够诱导凡纳滨对虾的抗氧化系统功能, 在凡纳滨对虾抵抗低盐度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为开发绿色植物提取物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解决盐度胁迫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皖北金银花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皖北金银花茶中绿原酸,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含量为5.6%。标准化生产后绿原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