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450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6篇
  116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1.
通过研究1年生东北黑榆和家榆盆栽苗在哈尔滨不同道路生境下的生长质量,探究东北黑榆和家榆在城市道路生境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东北黑榆除分枝数外的生长指标受到不同道路生境的影响,家榆各项生长指标对不同道路生境表现出适应性;东北黑榆和家榆的综合生长比值均随着交通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东北黑榆和家榆均能适应城市道路生境,并能表现出较好的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绿化隔离带成为控制北京市建成区无序扩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在绿化隔离带范围内建设郊野公园是落实规划的有效途径。郊野公园的核心目标是在生态保育的同时提供少量的游憩活动,因此对于绿化隔离带范围内生境质量高的区域进行保护应作为郊野公园选址的基础原则。  方法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为例,构建生境保护优先的郊野公园选址框架,利用InVEST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生境质量指数将生境划分为低生境、一般生境、中生境、高生境、极重要生境5个等级。以模型评价结果中极重要生境地区作为郊野公园选址的基础原则选取生境保护优先的备选区范围,叠加周边公园资源、已建和拟建郊野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市道路网可达性和土地利用现状6个外部建设条件和内部开发条件的指标因子选出适宜建设的区域,再根据植被覆盖类型的空间数据划定所选区域内的生境斑块群类型,最终完成研究区域内生境保护优先型郊野公园的选址和分类。  结果  不同类型的生境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生境划定混交林、灌丛、阔叶林或针叶林、农田、农田与纯林以及滨水6种类型的郊野公园,在通州区碱厂村、昌平区史家桥村、房山区梨村等村镇划定共41处以生境保护优先的郊野公园用地范围。  结论  以生境保护优先的郊野公园选址方法具有明显的空间定量化优势,其评价结果可以为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郊野公园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芽库动态变化,分析不同生境中芽库动态变化规律与芽库与植物大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防控及利用醉马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布在荒漠、草原和草甸生境中的草原毒害草醉马草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的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返青期、开花期、结实期和枯黄期)醉马草变化特征,研究不同生境的芽数量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草原和草甸生境结实期和枯黄期的芽数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荒漠生境的芽数量和生物量(P<0.05),同一生境中,开花期和枯黄期的芽数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2)荒漠生境芽数量和生物量随着的丛径变大表现增加趋势,而草原和草甸生境丛径大小与芽数量和生物量之间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良好的生境条件能促进芽库数量和生物量的增加,丛径大小对芽数量和生物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潟湖是岛礁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环境场,在岛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解析南沙群岛岛礁水域潟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组成、流向、能量流动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通过对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渚碧礁、美济礁与永暑礁潟湖表层水域中微型浮游动物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通过稀释培养实验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显示,调查水域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20种,总丰度的范围为320~1 460个/L,以无壳纤毛虫丰度最高。无壳纤毛虫在渚碧礁潟湖西部水域(ZB-1)丰度最高,砂壳纤毛虫峰值则出现在永暑礁潟湖中部水域(YS-3),桡足类幼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美济礁潟湖北部水域(MJ-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中部区域的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相似度较高,溶解氧是影响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MJ-3站位影响最为突出。摄食实验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22~1.36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范围为0.22~0.60 d-1,微型浮游动物每天约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  相似文献   
95.
"椐"一名在《诗经》、《山海经》和《尔雅》等先秦典籍中便已出现。因其木最适宜作手仗,以扶持老人,且有利延年益寿,故从汉代始有"扶老"、"灵寿"等名,但宋代以后渐佚名,至明、清则彻底失传。经文献考证及实际走访,终于确认:其原植物即今忍冬科六道木属的落叶灌木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和南方六道木A.dielsii(Graebn.)Rehd.,因二者形态特征极相近,用途相同,故在古代和民间被视为同物而不加区分。  相似文献   
96.
青蛤生境及生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于业绍 《水产学报》1995,19(3):276-279
青蛤生境及生长HABITATANDGROWTHOFCLAM(CYCLINASINENSISGMELIN)¥YuYeshaoandWangHui(East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ASF,Shanghai20...  相似文献   
97.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对照地表环境,研究了溪流和间歇性溪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碳、氮、磷含量变化及其累积损失特征。结果表明:(1)3种生境中凋落叶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在分解过程中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溪流中降低程度最大,损失率达92.18%;水溶性氮含量在溪流和间歇性溪流释放时间提前,其变化程度相对较小;相比于地表和间歇性溪流,溪流中的凋落叶水溶性磷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持续降低,损失率达86.75%。(2)相对于地表,溪流和间歇性溪流显著促进了凋落叶中的水溶性有机碳、氮、磷的释放速率,表明源头溪流持续流动的水体促进凋落叶水溶性组分的释放。(3)尽管3种生境中凋落叶水溶性有机碳、氮、磷元素的损失率共同受到温度、降水、环境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但源头溪流持续流动的水流和间歇性溪流频繁的干湿交替促进凋落叶水溶性组分的释放。研究结果为揭示亚热带山地森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水溶性碳氮磷在不同生境中的释放动态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8.
对福建省14个调查地开展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 Hayata)分布与居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中12个调查地均有台湾独蒜兰的分布,共记录分布点51个.其垂直和水平分布格局的特征为:以北纬27°5'-28°、海拔500-800 m分布最多;其次为北纬27°-27°5'、海拔1000-1400 m;在北纬25°4'、海拔1000-1600 m呈连续分布状态.台湾独蒜兰居群分布于南向坡坡地、溪涧旁的石壁及溪涧中间的单体石块上,10-100株的居群最多(23个),占调查记录总居群数的45.1%.台湾独蒜兰野外生境中开花、结果数量所占比例小,且母株周围小苗也较少;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种子萌发率极低,通过种子繁殖困难.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鞘翅目昆虫多样性变化对不同生境类型的生态反应。[方法]选取哈尔滨市不同生境区域中的样地,分析鞘翅目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共获得鞘翅目昆虫标本3 215个,隶属鞘翅目55科120属233种,其中以小蠹科(Scolytidae)等为优势类群。东北林业大学林场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哈尔滨植物园,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最低。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其次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场,哈尔滨植物园最低。不同生境类型的鞘翅目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动态不同,哈尔滨植物园的鞘翅目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随时间的波动最小,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的物种数和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大。不同生境区域鞘翅目昆虫相似性系数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水平,说明各生境类型的鞘翅目昆虫栖息地空间异质性较大,导致鞘翅目昆虫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总结了赤狐生境选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概括了影响赤狐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赤狐生境选择的灵活性及赤狐和与其同域分布的动物种的共存机制.最后,提出了赤孤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