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笼养东北虎(Panthera tigiris altacia)的行为观察(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哈尔滨动物园的4只笼养东北虎(1雄3雌)进行了系统的行为观察。笼养东北虎的行为可以分成5种主要的方式:运动、卧息、睡眠、取食和其他行为(饮水、排尿、修饰、嬉戏和站立)。在所有的行为类型中,睡眠和运动所占的比值很高(占整个时间分配的75.18%);而卧息、取食和其他行为仅占24.82%。除了取食,一只雄性和其中两种雌性东北虎的其他4种主要行为具有相似的活动规律,在白昼和夜晚各有一个活动高峰;而另外一只雌性东北虎在夜晚则具有两个活动高峰期。表2参16。  相似文献   
2.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高山鼠兔和东方田鼠。阿拉善黄鼠的肺脏和肾脏重量高海拔重量远高于低海拔重量,显示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对微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12月份,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的冬季微生境选择做了研究。一共测定了76个利用样方以及81个对照样方的20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凉水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偏好选择位于针阔混交林、最近乔木距离3m、最近乔木高度在10m之内、最近乔木郁闭度60%、最近灌木距离0.5m、最近灌木基径在0.4~1.0cm,针叶树百分比在1%~25%,乔木密度0.14株/m2,灌木密度0.10丛/m2,1m以下植被覆盖度1%,2.5m以下植被覆盖度4%,坡度1°~3°、雪深17cm,海拔340~370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显示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积的贡献率达到87.522%,说明这7个成分基本上包括了狍微生境的信息,其中最近乔木胸径、最近灌木基径、1m以下植被覆盖度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最近乔木胸径、坡度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最近灌木高度、针叶树百分比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颈部、背部、腹侧部、腹下部、臀部、腿部、蹄部7个部位冬毛及夏毛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除过鳞片花纹类型及排列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外,贺兰山岩羊7个部位冬毛和夏毛在毛长度、毛伸直长度、卷曲度、毛细度、髓质细度、毛髓质指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贺兰山岩羊上毛髓质指数较高,除蹄部外,其它6个部位保持在90%以上。躯干部毛长度和毛髓质指数显著高于腿部和蹄部(P0.05),主要起到保温功能。腿部和蹄部杂波型鳞片比例最大,皮质发达,主要起到保护功能。这将为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学及物种鉴定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至7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对栗鸮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对栗鸮最早在3月23日产卵,窝卵数4枚,卵的受精率为75.00%,4月末至5月初出壳,孵卵期36~42d,受精卵的孵化率及雏鸟的成活率均为100.00%,雏鸟生长迅速。孵卵和育雏由雌雄鸟共同完成,亲鸟护卵性极强,随着雏鸟的长大。亲鸟暖雏和护雏的时间逐渐减少。栗鸮的食物主要是啮齿类、蜥蜴类和蛙类,还包括一些鸟类和昆虫。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1.943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人为干扰会对野生动物种间关系、个体适合度、群落结构和繁殖成功率等产生中长期的影响。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反干扰行为对于我们认识该物种对其生境的行为适应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1—12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建立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了岩羊(Pseudois nayaur)、马鹿(Cervus elaphus)的反干扰策略,本研究共设置33条样线,记录了10种在人为干扰下可能会影响岩羊、马鹿反应行为的变量,经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岩羊反应行为的变量有5种,影响马鹿反应行为的变量有4种,共同影响因子分别是干扰源、性别、头的朝向和地形特征,而植被类型则只对岩羊产生影响。最后根据逻辑模型得出的数据计算发生比,从而了解各个分类变量与反应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野化牦牛秋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9月15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25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野化牦牛进行行为观察,建立了牦牛的行为谱,并将相关行为进行分类,即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研究表明:牦牛秋季昼间行为的分配比例最高为运动行为(39.85±1.73)%,其次是摄食(33.33±2.50)%和休息(23.78±3.75)%行为,社群(0.99±0.27)%和其他(2.05±0.18)%较低。运动在8:0010:00,14:0010:00,14: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6:00时有明显的高峰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9:0010:00时和15:0010:00时和15:0016:00时,休息在12:0016:00时,休息在12:0013:00时出现高峰期。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U检验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行为进行比较,年龄因素对牦牛运动、摄食、休息和其他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社群行为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赤狐生境选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概括了影响赤狐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赤狐生境选择的灵活性及赤狐和与其同域分布的动物种的共存机制.最后,提出了赤孤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野化牦牛冬季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12月~2010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化牦牛的冬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察期内野化牦牛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活动时间的分配比例为移动17.31%、站立16.15%、取食34.93%、反刍5.58%、卧息16.53%、其他9.52%。野化牦牛的取食行为在1d内有2个高峰期(9:00~11:00、15:00~17:00),而野化牦牛的卧息行为的高峰期则出现在13:00~15:00,反刍行为的高峰期在13:00~14:00,牦牛的卧息和反刍行为有部分重叠。牦牛的其他行为在1d中的发生较为随机。年龄因素对野化牦牛冬季昼间的各种行为影响不显著,性别因素对牦牛冬季昼间取食行为和其他行为影响显著,对其余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