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7篇
  44篇
综合类   535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雾滴密度与喷雾方式对毒死蜱防治褐飞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别选用实心圆锥雾和扇形雾TP6501E两种喷头,以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模拟对水稻植株压顶喷雾和侧向喷雾,探究雾滴密度、喷雾方式对48%毒死蜱乳油防治褐飞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压顶喷雾当底层雾滴密度分别达到99.4个/cm^2和94.9个/cm^2,且48%毒死蜱乳油有效剂量分别高于68.00 mg/m^2和55.64 mg/m^2时,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达80%;侧向喷雾当底层雾滴密度分别在10.4~49.0个/cm^2和12.3~55.4个/cm^2范围内,且48%毒死蜱乳油有效剂量分别在41.21~82.42 mg/m^2和72.12~82.42 mg/m^2区间内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80%。相同有效剂量条件下,侧向喷雾的防效高于压顶喷雾。采用侧向喷雾方式时,水稻基部较易获得高密度雾滴,药剂在低有效剂量条件下即可取得预期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2.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酸钠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用HyPersilBDS C18250mm×4.6mm.10μm柱和紫外检测器,分析吡蚜酮.毒死蜱悬浮剂。结果表明:蚜酮吡,毒死蜱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3和0.16;变异系数分别为:0.36%和0.3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和99.2%。  相似文献   
93.
为明确36%氰虫.毒死蜱SE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及对稻飞虱的兼治作用,确定适于宜兴市生产条件下的最佳用量及施药技术,进行了36%氰虫.毒死蜱SE大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氰虫.毒死蜱SE对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明显,对稻飞虱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和稻飞虱卵孵高峰期每667m2用36%氰虫.毒死蜱SE100~12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和保叶效果都在95%以上,对稻飞虱的防效也达80%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4.
不同清洗方式对香菇中毒死蜱残留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对香菇中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日常使用的清洗方式,均可降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量,但去除效果存在差异,香菇中毒死蜱残留去除率在0.32%~100.00%间。采用洗涤剂清洗,对于香菇中毒死蜱残留总体去除效果最好,即使对高残留量样品(64.49 mg.kg-1)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54.72%~56.69%。采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对于较低残留量的样品(低于3.91 mg.kg-1),去除效果最好,而对高残留量样品,去除率则低于30%。采用相同方式处理,香菇中毒死蜱去除率随着初始残留量的增大而减小;除盐水浸泡处理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残留去除率增加。研究结果对于去除香菇等食用菌农药残留量,提高食用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36%氰虫·毒死蜱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期防治,药后3d杀虫效果与氯虫·噻虫嗪处理相仿,优于毒死蜱处理;药后10 d卷叶率随着药量增加而降低,保叶效果明显优于毒死蜱处理,略接近氯虫·噻虫嗪处理区。对稻飞虱也有兼治作用,可以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施用量以1 500~1 8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96.
彭家曙 《农技服务》2012,29(1):53-54
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和三唑磷复配后,对棉花棉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阿维菌素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田间防治棉花棉铃虫时,使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或三唑磷复配制剂,既可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上使用后的安全性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别对甘蓝植株和土壤样品中的甲维盐及毒死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田间试验对药中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均消解较快,甲维盐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68和40.52 h;毒死蜱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4~4.68 d和4.13~15.40d。这说明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属较易降解农药,对甘蓝植株及土壤均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98.
毒死蜱对农产品的污染及人类健康的危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文章主要对毒死蜱残留分析方法、加工和储存行为、畜禽代谢、国内外残留标准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目前需要尽快制定GAP操作条件下农药在畜禽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9.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对两种叶菜类蔬菜菠菜和生菜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培养液中的降解速度以及在蔬菜中的吸收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毒死蜱(1.0和10.0mg·L^-1)对两种供试蔬菜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高浓度毒死蜱(100.0mg·L^-1)对两种蔬菜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生菜对毒死蜱较菠菜更为敏感。两种蔬菜均能明显促进毒死蜱在溶液中的降解,在不同溶液中的降解速度如下:菠菜-培养液〉生菜-培养液〉塘水〉培养液。两种供试蔬菜对毒死蜱均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具有相似的吸收规律。毒死蜱在菠菜根中达到最大吸收值所需的时间比生菜根所需的时间短,但在茎和叶中所需的时间两种蔬菜相同。  相似文献   
100.
目前,世界各国对粮食作物中农药残留量都作出严格的限量要求。国内已对食品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测定建立了标准方法。但在标准方法中,没有针对国家禁止使用的6种有机磷农药的具体检测方法,故希望通过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