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3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喷头及施药液量对水稻植株上农药沉积及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采用丽春红-G示踪法测定了4种喷头ST11001、ST11002、TR8001、TR8002在不同施药液量条件下喷雾农药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分布特性,并比较了4种喷头施用相同剂量的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DG对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择ST11002和TR8001喷头,在施药液量300 L/hm~2条件下喷雾,单株水稻上的丽春红-G沉积量分别达到27.55μg和28.16μg;选择ST11001和TR8002喷头,在施药液量900 L/hm~2条件下喷雾,单株水稻上的丽春红-G沉积量仅分别为12.27μg和14.86μg。喷头和施药液量的改变不影响水稻植株上农药沉积分布特性,均为上层沉积量中层沉积量下层沉积量。当施药液量从300 L/hm~2增加到900 L/hm~2,4种喷头ST11001、ST11002、TR8001、TR8002喷雾在水稻基部的雾滴密度分别增加了8.21、8.54、7.79和9.69倍;但在相同施药液量下,4种喷头在水稻基部的雾滴密度没有显著差异。同一剂量下,喷头和施药液量不同组合的防治效果间差异显著。表明针对稻田不同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喷头及施药液量将有助于提高农药沉积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农药导致稻飞虱再猖獗机理及调控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间试验表明,拟除虫菊酯膛药常规剂量能引起稻飞虱的再猖獗,严重时,稻飞虱的数量是对照的3~4倍。室内和田间试验显示;菊酯农药对稻飞虱天敌的毒力大于稻飞虱,氰菊酯对褐稻飞虱的LD50是黑肩绿盲蝽的100倍以上,氰戊菊酯100ppm和溴氰菊酯20ppm对稻田蜘蛛的杀伤力远大于稻飞虱,氰戊菊酯100ppm和溴氰菊酯20ppm促进稻飞虱的繁殖,可使次一代稻飞虱的数量比对照多10%以上。菊酯农药使稻飞虱处在  相似文献   
3.
褐稻虱再生猖獗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报道:在水稻上使用某些杀虫剂后能引起褐稻虱的再生猖獗。作者结合本省褐稻虱的发生和防治特点,选用我省稻田治虫的常用杀虫剂,通过室内药效、产卵试验及田间试验,认为敌杀死不宜在稻田使用,速灭菊酯不宜作为防治褐稻虱的专门杀虫剂,氧化乐果、甲胺磷以及复配农药丰收菊酯和新丰菊酯可用于防治褐稻虱。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采用国家标准GB 5 5 4 9 90的方法测定了 30种市售杀虫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值 ,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 30种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并测定了表面活性剂 885的临界胶束浓度及相同浓度不同气 液界面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多数杀虫剂常规使用剂量的药液中 ,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没有达到其本身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 ,有些药剂的推荐浓度与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药液浓度相差 10倍以上。当气 液界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将改变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了充分发挥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5.
农药复配剂增效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通过对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的分析,结合实际事例,提出在复配农药的增效测定中先用Mansour法对大量复配组合进行增效作用定性筛选,在此基础上,再用孙云沛法对有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测定简便,结果精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类辛硫磷混剂对棉铃虫的增效测定与田间应用周荃韩丽娟王强顾中言许小龙(江苏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南京2100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所研究所)多年来,化学防治是防止棉铃虫猖獗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长期单一和多次使用某些农药,使得棉铃虫的抗药性已达高...  相似文献   
7.
在三维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害虫的LC50值作理论等效面。3种农药混用后,对害虫LC50实测值的坐标点在等效面上为相加作用,在靠近坐标原点的凹面上为增效作用,在远离原点的凸面上为拮抗作用。在同一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几种害虫的LC50值作多个等效面,并将3种农药混用后对几种害虫的LC50实测值标注在坐标内,可以清楚地反映混剂对不同兼治对象的毒力和互作效应。以此研究甲维盐+毒死蜱+吡蚜酮的三元混剂对水稻二化螟、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兼治作用。结果表明:该混剂对二化螟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且毒力最高;对灰飞虱为相加作用,毒力次之;对褐飞虱为拮抗作用,毒力最差。说明该混剂的综合效应差,不适合同时兼治3种害虫。  相似文献   
8.
用Zisman方法测定水稻和甘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36.70mN/m和36.40mN/m。用GB5549-90方法测定杀虫单微乳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为30.02mN/m左右,小于水稻和甘蓝苞菜叶的临界表面张力,药液中表面活性剂达到或超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杀虫单微乳剂提高了对水稻纵卷叶螟和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减少50%左右的杀虫单用量。  相似文献   
9.
江苏部分地区小菜蛾对常规农药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京、苏州、连云港和淮安等地区采集的小菜蛾进行室内抗药性测定,发现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抗药性为78~324倍;对敌敌畏抗药性为10倍;对灭多威抗药性为25倍左右;对杀虫单、氟铃脲、宝路、抑太宝和锐劲特的敏感性下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菊酯类农药、敌敌畏和灭多威已失去防治小菜蛾的实际意义;氟铃脲和灭虫灵对小菜蛾有优异的防效;将杀虫单配成微乳剂可提高对小菜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境中稻飞虱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菊酯类农药对水稻螟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引起稻飞虱的更大发生。作者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对稻飞虱高效的噻嗪酮等杀虫剂和对稻飞虱不同抗感水平的水稻品种组成不同的化学、品种环境,系统观察稻飞虱种群动态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农药,稻飞虱种群增长量不一样。同一农药,不同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亦不同。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用到感虫品种上,有利因子重叠,稻飞虱的发生量最大;用到中抗品种上,有利因子与不利因子重叠,有效地抑制稻飞虱种群的增长。先将溴氰菊酯喷洒到感虫品种上,10天后再用噻嗪酮,两个有利因子重叠后再加一不利因子,仍可控制稻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