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林业   258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356篇
  539篇
综合类   1468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215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7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为了研究含有混合多种颗粒粒径的含沙水对离心泵过流部件磨损特性的影响,应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基于颗粒离散相模型(DPM)和半经验的McLaury磨损模型,沙粒注入选用Rosin-Rammler分布的拟合方法,对一台半开式离心泵内固液两相流的磨损特性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轮流道内沙粒组分中大颗粒有趋向叶片吸力面运动的趋势,当混合沙粒的粒径较小时,蜗壳内沙粒运动较为均匀,粒径越大,沙粒运动越贴近蜗壳壁面;不同粒径组分的沙粒在叶轮的压力面、吸力面和后盖板壁面上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布相似,颗粒粒径越大,平均停留时间越小;在蜗壳壁面上沙粒组分中粒径不大于700 μm的沙粒平均停留时间分布规律与沙粒在叶轮过流壁面上的平均停留时间类似,大于700 μm的沙粒平均停留时间会随着粒径增加而增大;随着沙粒组分中大粒径沙粒的增加,叶片压力面的磨损强度逐渐减弱,叶片吸力面、后盖板和蜗壳的磨损强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2.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是防治苹果蠹蛾最重要的生物药剂之一,为探寻苹果CpGV GP37蛋白的增效机制,本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苹果CpGV gp37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以N端或C端融合的方式插入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capsid NPV,AcMNPV)基因组中,获得重组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转染昆虫细胞Sf9,然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到GP37和EGFP的融合蛋白(vAcEGFPGP37、vAcGP37EGFP)和非融合蛋白(vAcGP37、vAcEGFP)都得到了高效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融合GP37的EGFP主要聚集在细胞质中,没有融合GP37的EGFP遍布整个细胞,说明CpGV GP37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本实验研究了CpGV GP37蛋白的真核表达,为该蛋白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条件;而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不仅为CpGV GP37蛋白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丰富了杆状病毒GP37蛋白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83.
行业新闻     
《国际木业》2013,(3):30-35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西非木材合法采购指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了一项关于从加纳、利比里亚和科特迪瓦采购木材的指南。该指南同时针对出口国和进口国,旨在符合欧盟森林执法、管理和贸易规则,同时与欧盟木材法规相符。WWF还起草了一份战略文件,作为科特迪瓦  相似文献   
84.
《中国农资》2013,(29):10
<正>7月22日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CNPI)为1845.79点上周(7月15日-7月19日)国内尿素市场低迷,弱势运行。7月22日CNPI为1845.79点,环比下跌3.73点,跌幅为0.20%;同比下跌402.06点,跌幅为17.89%;比基期下跌17.46点,跌幅为0.94%。  相似文献   
85.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用作泌乳中后期奶牛饲料的可行性及适宜组合比例。试验设计7个处理:木薯渣分别以0%(对照组)、5%、10%、15%、20%、25%和30%与甜菜颗粒粕(风干物质基础)组合,使用AGRS-Ⅲ型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监测体外培养3、6、12、24、48h后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和体外培养48h后干物质消失率(IVDMD)、累积产气量(G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体外培养48 h后,GP和底物的最大降解率(RmaxS)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增加(P<0.05);发酵液各VFA和TVFA含量均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5);根据多项组合效应值,以0%组为对照时,5%组和10%组表现为正组合效应,其余组合均表现为负组合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使用,且木薯渣为5%~10%较为适宜,但此结果仍需奶牛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6.
旨在构建以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为载体呈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1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将PEDV S1蛋白中含B细胞表位的270 bp片段插入到HBcAg主要免疫显性区域(MIR),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BcAg-PEDV S1,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BcAg-PEDV S1,并在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经过2%磷钨酸负染后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到病毒样颗粒结构。HBcAg-PEDV S1重组蛋白能够自发形成病毒样颗粒,在原核表达中,乙肝核心抗原可作为载体呈现PEDV S1抗原表位,为今后新型PED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7.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新中兽药贞芪颗粒,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促生猪生长作用进行初步研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其正交试验结果优化贞芪颗粒提取工艺参数。将100头保育猪随机分为5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颗粒,连续喂养30天,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对比,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F: G)。(结果)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科学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复方药材加12-13倍质量的水提取3次(第一次13倍),每次2.5 h。3批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值为98.91,RSD为0.79%。经过30天饲喂,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料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中剂量组的料重比最低。(结论)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客观、真实,优选出的贞芪颗粒提取工艺经验证,合理、稳定,重复性好,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颗粒对生猪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为了评价黄连解毒颗粒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将8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分别添加1、3和5倍推荐剂量(3g /L、9g /L、15g /L) 的黄连解毒颗粒,连续饮水给药7天,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组鸡的精神、饮食、粪便情况与试验前后的体重变化,测定给药前、给药第7天及停药后第7天各组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在停药第7天进行剖检,测定脏器指数,观察病理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黄连解毒颗粒各剂量组鸡的临床体征均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第7天及停药第7天各给药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血常规指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1倍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解剖5倍剂量组,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法氏囊均未发生病变。结果表明,黄连解毒颗粒在5倍(15g/L)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9.
90.
本试验采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进行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4.0 g/L)、中剂量组(2.0 g/L)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