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45只6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次攻毒组(A组)、连续攻毒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各15只。A组于试验1 d先后接种PRRSV和PCV-2,B组于1,3,5 d接种PRRSV和PCV-2,C组于1 d接种MEM细胞培养液,各组于试验后7,14,21,28,35 d随机选3只采血后处死,采用体质量测定、抗体ELISA、荧光定量PCR、肉眼和显微病理观察等4项检测指标进行模型鉴定。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小鼠体质量增率减慢;肺脏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坏死;脾脏淋巴细胞缺失,被膜散在出血;肝静脉淤血;抗体检测均呈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C组不存在病毒复制,A、B组小鼠被检组织均存在病毒复制,相对病毒含量在淋巴结中较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已成功建立PRRSV和PCV-2共感染昆明小鼠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62.
肉种鸡肿瘤病料中MDV、REV和CAV共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东省东营、日照、潍坊、聊城等地区肉种鸡群采集102份有肿瘤病变的病、死鸡肝脏样品,用特异性核酸探针对样品进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检测.结果显示,MDV、REV、CAV的检出率分别为88.24%、79.41%、47.06%,且存在严重的共感染现象,三重感染检出率达30.39%;二重感染检出率为59.80%,以MDV和REV共感染检出率最高,为44.12%;单一感染和阴性个体仅占3.92%和1.96%.结果表明,多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共感染已普遍存在,是目前肿瘤性疾病发病率日趋上升的重要流行病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3.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对哺乳仔猪致死率可达100%,是导致我国哺乳仔猪高死亡率的“头号杀手”。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由4个结构蛋白和17个非结构蛋白组成。其中,S蛋白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S蛋白的突变与病毒的致病性高度相关。PEDV的变异以及PEDV与其它病原的共感染是难以防控PE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研究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况。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采集自我国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7省的227份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PCV2和PRRSV检测。PCV2a感染率为15.9%,PCV2b感染率为44.5%,PRRSV感染率为45.8%,其中17份样品表现为PCV2a和PRRSV的混合感染,50份样品表现为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10份样品表现为PCV2a,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5%,22.0%和4.4%。猪群中PCV2和PRRSV的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率也较高,加重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65.
8日龄番鸭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和/或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探讨病毒感染对番鸭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H9AIV感染组番鸭发病率低(10%),无死亡;显著抑制番鸭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法氏囊和胸腺的发育,脾脏肿大,但不影响生长。MDRV单独感染番鸭发病率75%,病死率45%,对番鸭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6.
分别用digoxigenin标记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核酸探针以及PCR技术对某种鸡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20个样品中,CAV和RE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5%,这一结果显示,CAV和REV感染是导致该鸡场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闫若潜  李新生  杨天耀 《中国家禽》2006,28(19):101-101
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江苏、广东、广西、四川、吉林、辽宁、台湾11省42个不同鸡群收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828只病、死鸡的病理组织样品,用点杂交方法检测各个样品中马立克氏病病(Marek’s disease virus,MDV)、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KE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828只病鸡中这3种病毒的检出率均相当高,分别为83.94%(MDV)、61.0%(CAV)和57.25%(REV),并且存在非常严重的双重感染(31.16%)和三重感染(44.69%),  相似文献   
68.
巴贝斯虫(Babesia)是一种寄生于宿主红细胞的顶复门寄生虫,硬蜱为其传播媒介。由于巴贝斯虫感染后可以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本文主要综合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成果,从巴贝斯虫入侵红细胞并对红细胞造成的影响,宿主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共感染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巴贝斯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正>2009年5月通江县火炬镇鸿韵养殖从四川乐山购回商品仔猪450头,首次在我县引发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疫情,并相继我县涪阳镇,板桥口乡两个养殖场均因引种引发该疫情,共感染1500多头猪和生长发育猪,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低。1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1~2天恢复正常,皮肤轻度黄  相似文献   
70.
寿光鸡中禽白血病病毒与鸡白痢沙门氏菌共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毒(ALV)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P)均可以垂直传播。本研究通过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分离鉴定等调查了潍坊市4个寿光鸡群ALV和SP的共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检测的100只鸡中,ALV-A/B、SP、ALV-A与SP共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6%、5%,病源分离鉴定显示ALV-A、SP、ALV-A与SP共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18%、3%。本研究显示所调查的寿光鸡中确实存在着ALV和SP的共感染,要加强对这两种病的监测和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