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底生贝类拖网根据魁蚶、红螺、栉江瑶等底生贝类生态习性,采用铁链下纲、长网袖、短网盖、大网目等措施,比原生产网增产贝类62.43%。推广4年共增加效益7481万元,节约成本320万元。1995年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成果在拖网捕捞贝类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2.
林德芳  王民诚 《水产学报》1992,16(4):378-382
鳀(Engraulie japonieus)广泛分布于黄、东海,从五十年代起在我国进行过灯光围网、舷提网、中层拖网等的捕捞试验。由于对资源数量、洄游分布缺乏系统调查和鱼群探测手段落后等原因,都未获成功。1984年10月挪威王国政府赠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达后,对黄、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认为鳀资源最高达300万吨,年可捕量约50万吨。越冬期间鱼群相对集中,渔场稳定。因此开展鳀变水层拖网试验研究,促进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海水产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承担这一课题,在变水层拖网设计、作业网位控制、渔场探测和瞄准捕捞技术等方面,研究解决了一些技木难点,为采用变水层双拖网捕捞鳀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3.
台湾海峡拖网渔业技术经济的初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海峡是东海南部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六十年代以前,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在全省海洋捕捞产量中所占比重甚小。但自七十年代起,拖网渔业广泛采用导航助渔仪器,使拖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为39,844吨,仅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1.6%。而1989年拖网渔业产量已增加到168,456吨,是1980年的4倍多,占福建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1.7%;  相似文献   
124.
选择性虾拖网渔具渔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虾拖网存在网目偏小,渔获物中经济鱼、虾类幼体和杂物所占比例较大等问题,于2002~2003年对在福建海区生产的网板虾拖网作业的网具进行改革,主要是在网具的后部采用上、下两个囊网。下囊网入口处装配刚性栅隔装置,起鱼、虾分离作用,上囊网采用放大网目尺寸,以达到释放经济鱼、虾类幼体为目的。通过改革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改革后的渔具特点与渔法。  相似文献   
125.
Abstract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demersal assemblage, including both fishes and invertebrates, in Tokyo Bay, Japan, were examined between 1977 and 1995. A total of 255 specie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113 were regarded as representative in terms of occurrence. Multivariate analys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species showed that fluctuations in the catch were related to three periods that reflected changes in relative abundanc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In particular, mantis shrimp, Oratosquilla oratoria (de Haan), whipfin dragonet, Repomucenus valenciennei (Temminck & Schlegel), and marbled sole, Pleuronectes yokohamae Günther, showed high dominance in the mid-1980s. Discriminant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demersal assemblage changed synchronously wit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auses of the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demersal assemblage in relation to variation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反映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国沿海使用的八十余种拖网。在选优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槽模型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计算出使用小目网和疏目网的渔船主机功率与网口周长的关系式,以及拖网各部主尺度与网口周长的比例等系列关系式。为中国沿海中小型双船底拖网设计得出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经验设计方法,对生产、科研和教学部门均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介绍了58.8kW渔船绳拖网的设计和生产试验情况。根据中上层鱼类的生态习性,选取网具的最大网目为7m,在网口周长、网线配置和网身形状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设计了182m×94.7m绳拖网。从生产试验情况看,它比目大5m拖网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28.
129.
调查了烟威渔场主要底栖动物种类及使用拖网进行捕捞情况,分析了40马力渔船所用2种拖网的结构、性能、渔捞效果,对100-185马力渔船的传统拖网提出了采用双底纲、低口长袖、单拖作业等技术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0.
根据1993-2002年南海区3省市渔业公司在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底拖网的生产资料和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底拖网主要渔获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结果表明,底拖网渔获种类组成基本相同,主要渔获经济种类有20多种,以蛇鲻属(Synodidae)、大眼鲷属(Priacanthidae)等底层鱼类为主,占总渔获物的70.9%。经济鱼类资源渔获率有明显的年间变动。底层鱼类资源除蛇鲻属和大眼鲷属外,其他种类如石斑鱼属(Serranidae)、鲱鲤属(Mullidae)、红笛鲷(L.sanguineus)、黄鳍马面纯(T.xanthopterus)、刺鲳(Psenopsis anomala)等波动很大,而中上层鱼类资源和头足类资源则相对稳定。分析认为捕捞是引起经济鱼类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