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65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28篇
  164篇
综合类   589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4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的醇提物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分部提取,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部,其中仅石油醚分部能抑制SPCA-1细胞增殖和促进其释放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对石油醚分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石油醚分部可诱导SPCA-1细胞早期凋亡和降低G_0/G_1期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42.
乳腺癌是犬、猫等伴侣动物与人类常发疾病,作为人类及动物常患恶性肿瘤和主要致死肿瘤之一,其疾病负担仍呈逐步加重趋势,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形势愈加严峻。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EMT还可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扩散及耐药,因此它在肿瘤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靶向于EMT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研究方向与热点。文章就EMT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功能及标志物的变化、EMT分类及EMT与乳腺癌的关系分别展开论述,详细解析了EMT相关TGF-β/Smad、NF-κB及Wnt信号通路转导途径;随后对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包括TGF-β/Smad通路抑制剂开发,相关药物、基因及细胞因子治疗前景、NF-κB通路与Wnt通路抑制剂的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乳腺癌的治疗发展与趋势进行了展望。深入认识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EMT的生物学过程,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寻找关键靶点及开发靶向药物,将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43.
ABSTRACT:   As part of this study on the isolation of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from natural marine products, the bioactivity of the ethanolic extracts from 27 Korean seaweeds were screened us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BChE) inhibitory assays. Ecklonia stolonifera exhibited promising inhibitory properties against both AChE and BChE.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 of the active n -hexane and ethyl acetate (EtOAc) soluble fractions, obtained from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E. stolonifera ,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the sterols; fucosterol ( 1 ) and 24-hydroperoxy 24-vinylcholesterol ( 2 ), from the n -hexane fraction and the phlorotannins; phloroglucinol ( 3 ), eckstolonol ( 4 ), eckol ( 5 ), phlorofucofuroeckol-A ( 6 ), dieckol ( 7 ), triphlorethol-A ( 8 ), 2-phloroeckol ( 9 ) and 7-phloroeckol ( 10 ), from the EtOAc fraction. Of these, compounds 2 , 9 and 10 were isolated from E. stolonifera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s 4 – 7 , 9 and 10 exhibited inhibitory potential against AChE, with 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 values of 42.66 ± 8.48, 20.56 ± 5.61, 4.89 ± 2.28, 17.11 ± 3.24, 38.13 ± 4.95 and 21.11 ± 4.16 μM, respectively; whereas, compounds 1 , 2 , 4 and 6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against BChE, with IC50 values of 421.72 ± 1.43, 176.46 ± 2.51, 230.27 ± 3.52 and 136.71 ± 3.33 μM, respectively.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these enzymes by the sterols and phlorotannins derived from marine brown algae could be a usefu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相似文献   
44.
2001年月11月-2002年12月间,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8种出口观赏鸟的600份血清进行了NDV血清抗体监测。结果:阳性抗体1:2滴度的检出率为69.8%、1:4的为15.3%、1:8(含1:8以上)的为4.8%;冬春两季的检出率比夏秋两季高。被检雀形目的10个科28种观赏鸟中全部检出不同程度的NDV血清阳性抗体,抗体滴度在1:4以上的有9个科,分别是雀科、梅花雀科、绣眼科、鸫亚科、鹎科、巫鸟科、书眉画科和百灵科,其中以梅花雀科和百灵科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45.
介绍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指出实际检测过程巾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出检测操作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以减小误差、避免失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6.
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针叶提取物对霉菌的抑制圈大小,以研究黑松针叶提取物的抗霉菌活性。结果表明:黑松针叶提取物具有抗霉菌活性,但抑制效果与其质量浓度不成正比;3种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的抗霉菌效果最显著,丙酮和水提取物的抗霉菌效果次之。其对黑曲霉、青霉、根霉起最佳抑制效果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5、25.01、2.5 g/L,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8、16.61、2.6 mm。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原料乳在4 ℃冷藏过程中的脂质变化,从而指导乳及乳制品的后期加工,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分别对冷藏第0、2、3、4、6天的原料乳脂质进行绝对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原料乳共检出20种脂质亚类、880种脂质分子,其中甘油三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亚类含量最高;以P值 <0.05,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1为标准共筛选出420种显著性差异脂质代谢物,以P值 <0.01,VIP >1为标准共筛选出98种极显著性差异脂质代谢物。整个冷藏过程中,极显著性差异脂质分子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第3天与第4天对比组(D3 vs D4)脂质变化最为明显,冷藏3~4 d是原料乳脂质变化的关键阶段。对D3 vs D4组的极显著差异脂质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10种脂质分子被注释到6条代谢途径中,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基丝氨酸被注释到甘油磷脂代谢及神经酰胺、鞘磷脂被注释到鞘脂代谢是该阶段的主要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探明原料乳冷藏过程中的脂质变化、划定脂肪水解的关键期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后期乳制品的加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8.
养殖场抗生素滥用造成多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从奶肉类制品中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案例逐年增长,对养殖业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筛选出与左氧氟沙星具有联合抑制MRSA效果的天然产物盐酸小檗碱(BBR),探究BBR与其对MRSA的协同抑菌效果和联合抑菌机制。结果表明,BBR能有效抑制MRSA生长,提高MRSA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两者联用后,MRSA对左氧氟沙星的MIC降为之前的1/16。协同作用机制主要为上调ribA及下调mec Amsc L表达水平,破坏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达到协同抑菌的目的。本研究有助于降低畜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为提高肉奶类食品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以实验室前期从驼乳中分离得到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为对象,并通过体外实验对发酵驼乳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方法]以α-淀粉酶抑制率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驼乳的参数条件。测定在不同储藏时间下试验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驼乳、对照组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牛乳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驼乳pH值、酸度、活菌数、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结果]驼乳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比例2∶3、接种量2%、发酵温度39 ℃,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测得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20%和20.85%,与未优化前相比,α-淀粉酶的抑制率提高14.10%,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提高4.4%。在4 ℃储藏期间发酵驼乳α-淀粉酶抑制率在第6d时最高为90.39%,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为36.32%,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0%以上,最高为94.9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78.10%,整个测定过程中试验组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乳酸菌发酵驼乳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在储藏期间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0.
Gao X  Zhang G  Zhou M  Luo D  Li B 《Fitoterapia》2004,75(7-8):639-644
A dose-dependent and significant (P<0.01)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Goldfussia psilostachys ethanolic extract was observed on K562 cells. The IC(50) is ca. 0.5 microg/ml. The extract markedly 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cell in G2/M phases and decreases the population of cells in G0/G1 phases. Moreover, the antimitotic effect is correlated with polymerization of microtubule assemb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 psilostachys ethanolic extract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K562 cells and disrupts the normal dynamic of microtubules during mit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