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3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1889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1827篇
基础科学   300篇
  1463篇
综合类   7274篇
农作物   1805篇
水产渔业   1748篇
畜牧兽医   4576篇
园艺   852篇
植物保护   104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678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569篇
  2017年   842篇
  2016年   979篇
  2015年   788篇
  2014年   864篇
  2013年   1204篇
  2012年   1457篇
  2011年   1400篇
  2010年   1177篇
  2009年   1091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6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3年来共收集 40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材料 ,进行幼嫩子叶的离体培养 ,其中 3个品种获得较高的再生植株频率。辐照处理配合基因枪介导转基因研究表明 ,5Gyγ射线辐照处理能明显提高抗性愈伤的频率。GUS检测抗性愈伤组织 ,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大豆细胞 ,并在其中表达  相似文献   
992.
实验运用Northern blot检测和生理生化分析等技术研究热胁迫对大豆(Glycine max)品种花荚离层细胞的HSP70基因表达、能量供应及花荚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热胁迫能够提高所有6个供试大豆品种花荚离层细胞的HSP70基因表达水平、线粒体及其蛋白含量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表达量,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所有供试品种的花荚脱落率。结果说明,大豆花荚离层细胞HSP70基因的高效表达可能是通过有效地改善花荚离层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花荚脱落的目的。关键词: 大豆;热胁迫;HSP70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993.
基因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融合技术以其快捷、高效生产多功能蛋白的优势,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简要综述基因融合技术、影响基因融合的主要因素以及融合基因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小尾寒羊BMP1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高繁殖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控制Belclare、Cambridge、Hanna、Inverdale和Lacaune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因(bonemorpho-geneticprotein15,BMP15)为候选基因,根据绵羊BMP15基因全序列设计6对引物覆盖全部的外显子,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BMP15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中的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外显子1的第1对引物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其余5对引物扩增片段都没有多态性。在127只小尾寒羊母羊和30只多赛特母羊中都检测到两种基因型(AA和AB)。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和多赛特羊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8和0.800,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62和0.200。测序结果表明,AB基因型和AA基因型相比在cDNA第28bp处缺失了3个碱基(CTT),小尾寒羊和多赛特绵羊都发生了与Belclare、Cambridge、Hanna和Inverdale绵羊相同的CTT缺失突变。A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A基因型多0.20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BMP15基因的CTT缺失突变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为实现豆浆品质快速检测和通电加热电源频率的优化,该文利用精密阻抗分析仪和DJS-10电导电极通过50 mV的激励电压在20 Hz~12 MHz频率范围内测量了不同温度(30~85℃)和不同固形物含量(1.01%~9.58%)的豆浆的交流阻抗。试验结果表明,豆浆阻抗模值与阻抗相位角随测量频率变化具有明显规律。豆浆的阻抗特性与温度以及固形物含量关系显著,且阻抗Nyquist 图存在明显差异。在全频段,豆浆阻抗模值随着温度和固形物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在低频段,豆浆阻抗相位角随温度以及固形物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在高频段,豆浆阻抗相位角随温度以及固形物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同时,研究提出了豆浆的电阻R、电容C、恒相位元件CPE(constant phase element)三元件等效电路模型,并用ZSimpWin软件进行拟合得到了试验条件下豆浆的等效电路元件参数。基于豆浆阻抗随频率变化规律及豆浆等效电路模型分析得出,豆浆通电加热电源的频率应在300 Hz~300 kHz范围内。豆浆的等效电阻R与温度以及固形物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负指数关系。CPE参数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固形物含量超过3.5%后,Q值随固形物含量的升高迅速增加。CPE参数n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本研究中的固形物含量范围内n值并未随固形物含量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为豆浆通电加热电源的频率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为基于豆浆电特性分析实现豆浆品质的快速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养殖环境等各种应激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实验通过研究持续应激条件下受试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指标的改变以及HSP90在免疫脏器的分布,以探索持续热应激对肉鸡免疫能力的影响,为养殖环境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类维生素A(维生素A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的视觉、生长、繁殖、细胞的分化及胚胎发育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利用猪的辐射杂种克隆板,将猪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1(RBP1)和猪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4(RBP4)分别定位在猪13号和14号染色体上。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这两个基因在成年五指山猪十二种不同组织(肺、骨骼肌、脾、心脏、胃、大肠、淋巴结、小肠、肝、大脑、肾、脂肪)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在猪的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4中,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BP4-A/G156),并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这一多态在莱芜黑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通城实验猪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通城实验猪群中,进行了不同基因型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发现其不同的基因型与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量、达上市体重日龄高度相关。在猪的生产和育种中,这一多态位点可能会成为有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沈阳军区通北一场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黑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氮、磷、钾含量较高,硼和锌含量较低。土壤中有机质、N、P、K、S、B、Zn等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养分偏斜程度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7。大豆分区平衡施肥取得了显著效果,较习惯施肥平均增产243 kg/hm^2,增产12.1%,增收696元/hm^2。  相似文献   
999.
不同磷肥水平对大豆磷营养状况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试验选用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了大豆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含量,并测定了单株产量及成熟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及各器官磷素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全株及各器官磷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成熟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是P150处理全株磷积累量最高,高油品种是P225处理全株磷素积累最高;生育期内只有适宜施磷才能促进磷素含量达到最高峰;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是高油品种磷素积累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说明高油品种需磷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150处理单株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高油品种P75处理单株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3个品种脂肪含量均以P225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分段表达人类TES基因C端3个顺次排列的LIM结构域,利用PCR技术从含有TES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的质粒pCMV-HA-TES中扩增出这3个LIM domain基因片段,分别重组入pGEM-T载体,再经酶切后,将获得的目的片段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N1进行融合表达。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扩增产物与已知基因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3个目的片段的pQE-N1表达质粒;SDS-PAGE结果显示,IPTG诱导表达出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