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6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1篇
  54篇
综合类   336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基础饲料中加入0.1%、0.5%、1.0%、1.5%、2.0%、2.5%六个不同添加梯度的小肽制品,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初始体重0.084g。37d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类胰蛋白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和1.5%小肽可极显著地提高凡纳对虾的胃和肝胰腺的胃蛋白酶活力及胃和肠的类胰蛋白酶活力(P>0.01),同时添加1.0%小肽可极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胃和肠的淀粉酶活力(P>0.01),添加1.5%小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力(P>0.05)。  相似文献   
52.
鸭肝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Tris-HCl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鸭肝蛋白酶电泳纯制品.纯化倍数为650.16倍,回收率为19.23%.经SDS-PAGE和凝胶过滤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35kD.该酶在pH6.0~11.0,温度低于25℃稳定,当温度上升到55℃时活性迅速下降.该酶在pH10和60℃时达到最高活性.进一步研究得知:Cu^2+离子对该酶有明显促进作用,而Mn^2+却使酶几乎失活.以酪蛋白为底物,在pH10.0、37℃时测得米氏常数Km值为1.33%.  相似文献   
53.
水相酶法提取蛋黄油工艺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蛋白酶水解鲜鸡蛋蛋黄提取蛋黄油,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蛋黄油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考察酶添加比例、底物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蛋黄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出蛋黄油提取率达到56.81%的工艺参数:酶添加比例为2.04%,底物质量浓度为20.28%,反应时间为14 h。  相似文献   
54.
培养条件对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体外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胞外蛋白酶 (ECPase)产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 ,其产量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等有关。蔗糖能促进蛋白酶的产生 ,NH4 + 抑制蛋白酶的产生。其最佳产酶条件为 :pH 7 5的0 0 2mol·L-1KC1,0 0 6mol·L-1K2 HPO4 ,5g·L-1的蔗糖和 5g·L-1的胰蛋白胨水 ,2 8℃ ,15 0r·min-1摇床培养 6 5h。在此条件下酶活性可达 2 0 8U·mL-1。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ES)中丝氨酸蛋白酶对宿主免疫调节作用,用PCR扩增出旋毛虫成虫期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Zh68,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 DE3),经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蛋白免疫接种动物获取抗血清.将抗体封闭前后的ES分别作用于S774A.1巨噬细胞,CCK-8检测巨噬细胞的增...  相似文献   
56.
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CP)是一类在酶的活性中心含有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水解酶.CP属于木瓜蛋白酶家族,广泛分布于从病毒至脊椎动物的生物体中.对人体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和恶性肿瘤的基因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而对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其中包含半胱氨酸蛋...  相似文献   
57.
鸡肉蛋白酶水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索鸡肉酶水解工艺条件及其动力学特性,分别采用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对鸡肉进行了水解试验,得出最优酶为木瓜蛋白酶;由此选用木瓜蛋白酶做正交试验,考察水解温度、时间、加酶量、pH值和固液比5个因素对酶水解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7 h,加酶量2.4%(以鸡肉的质量百分数计),pH 7.0,固液比1∶4;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26.07%。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木瓜蛋白酶水解鸡肉的动力学方程,可为鸡肉酶解生化反应器的设计和鸡肉水解蛋白液或蛋白粉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Summary Organic matter was extracted from three soils, a Berwick sandy loam, a Franklin loamy sand, and a Cumberland silty loam. The extracts were separated into high (>8000 daltons) and low-molecular-weight (<8000 daltons) fractions using gel filtration. Re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t 214 nm was used to separate the peptides into low-molecular-weight fractions. Peptid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 an integrated fraction collector and hydolyzed with an immobilized protease column reacto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mino-acid contents of the collected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eptide intermediates are present in soil size fractions. Greater quantities of several amino acids were released from the peptide hydrolyzates of the Berwick sandy loam and Franklin loamy sand, compared with the Cumberland silty loam, an uncultivated soil.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rganic intermediates (e.g., peptides) are more prevalent in biologically active soils than in relatively inert soils.  相似文献   
59.
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产生的胞外蛋白酶Ⅰ在致病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该酶以及其它胞外酶和胞外多糖的合成受一致病因子调控基因簇(rPf基因簇)的正向调控。本研究利用带有β-半乳糖苷酶报道基因(lacZ)的转座子Tn5-B20诱变蛋白酶Ⅰ基因克隆,获得了lacZ在蛋白酶Ⅰ基因启动子控制下表达的Tn5-B20插入突变质粒。通过将这种突变质粒导入野生型和各rpf基因突变体菌株后,测定lacZ基因在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表达水平,不仅进一步证实了这些rpf基因对蛋白酶Ⅰ基因的正向调控作用,而且明确了它们的调控水平.发现rpfA、rpfC、rpfE、rpfG或rpfH突变后,蛋白酶Ⅰ基因的转录会降低90%左右,而rpfB突变后,蛋白酶Ⅰ基因的转录只降低48%。  相似文献   
60.
Colostral trypsin-inhibitor capacity was monitored during the first two weeks from parturition. The colostrum of the mare, sow, cow and ewe showed high antitrypsin activity at parturition, decreasing to about one hundredth during the first week. Canine milk remained on a relatively high antitrypsin level, and human milk was poor in antitrypsin from childbirth. The antitrypsin content seems to parallel the known changes in the colostral immunoglobulin levels of different species. The role of antitrypsin in protection of immunoglobulins from proteolytic damage during passive transfer of immunity to the newborn is obvi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