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45篇
  83篇
综合类   540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32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瘤背石磺栖息地(崇明北支芦苇滩涂)的水质、土壤及成体瘤背石磺不同组织中的各项重金属含量,并与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瘤背石磺栖息地的水质和土壤基本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仅土壤中的Cu和Zn含量略超过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指数分别为1.39和1.09。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积累了较多的Cu、Zn和Fe,含量分别高达314.33、258.33和192.40μg/g组织湿重,两性腺中的Zn含量为309.33μg/g组织湿重,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肌肉和卵黄腺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较低。除Cd含量外,瘤背石磺肌肉中的其它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的规定要求,但是肌肉中Cd含量远低于CAC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的2.0μg/g湿重。  相似文献   
62.
PKC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spleen extracts from th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 teleost flatfish that is farmed commercially in several countries, in assays with the substrate EGF- R651–658 as phosphate acceptor. The activity was purified about 700-fold by a three-step chromatographic procedure (DEAE-cellulose, phenyl-Sepharose and threonine-Sepharose). Maximal activity was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ypical PKC cofactors Ca2+ (0.1 mM) PtdS (20 g ml–1) and either DAG (2 g ml–1) or PMA (2 g ml–1). Activity was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by H7 and by the PKC-specific inhibitors PKC19–36 and N-myristoylated PKC19–31. The rate of phosphorylation was highest with the PKC-specific substrate MARCKS161–175. In immunoblotting, MC5 (a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raised against bovine PKC) recognized bands of 80 and 100 kDa. Immunoblotting with antibodies raised against mouse PKC isozymes (, , , , , , and )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all these isozymes in turbot spleen.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成年小鼠睡眠的影响,为人参的食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成年昆明小鼠1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戊巴比妥钠催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及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结果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睡眠的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30min内睡眠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成年小鼠睡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4.
殷朝敏  李雨鸿  范秀芝  史德芳  姚芬  程薇  高虹 《核农学报》2022,36(10):1984-1995
为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侧耳属食用菌风味成分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食用菌间的风味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桑枝、杂木屑和棉籽壳基质上栽培的6种侧耳属食用菌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个样品中共检出4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3种醛类化合物、9种醇类化合物、9种酮类化合物、2种呋喃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等。18个样品中的共有成分有17种,包括正己醛、壬醛、1-辛烯-3-醇、3-辛酮、1-辛烯-3-酮、2-正戊基呋喃等。18个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但棉籽壳基质上栽培的6个菌株子实体中均出现了较高含量的酯类化合物。所有样品中的关键风味成分(ROAV≥1)均包括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桑枝基质和杂木屑基质栽培的部分菌株中关键风味成分还包括正己醛、壬醛和2-壬烯醛等。18个样品中总5'-核苷酸含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86~43.86 mg·g-1 DW和8.54~25.34 mg·g-1 DW, 且杂木屑基质栽培的所有菌株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桑枝基质和棉籽壳基质。综上所述,棉籽壳基质有利于侧耳属食用菌中酯类化合物的生成,而杂木屑基质有利于游离氨基酸的生成。本研究结果为侧耳属食用菌栽培及风味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测定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方法]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和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植物乙醇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总黄酮、多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8.767 3和18.732 3 mg/g,而玉竹的总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54.437 6 mg/g。[结论]该方法测定了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为黔产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林药林菌产业发展是我国当前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重点。本文主要就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说明林药林菌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食用菌高效栽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滑菇菌糠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滑菇菌糠提取液能够促进榆黄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是有促进作用的,添加量为30%最为理想,而对平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是有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68.
为培养食用菌生产岗位的优秀人才,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工学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北京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北京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了建立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对策,以期为北京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食用菌物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兼具营养及药用价值,被全球公认为是良好的营养来源,其产品广受市场关注。食用菌的保鲜技术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本文对食用菌物理保鲜技术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