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7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95篇
  417篇
综合类   44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长沙市森林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对森林资源的恢复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长沙市区森林面积变化为切入点,利用GIS技术,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探讨2000年以来长沙地区森林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内在动因,分析了长沙市森林变化情况;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长沙市森林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长沙市森林面积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基础建设投入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影响森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子是GDP、固定资产投入、年末总人口、人均纯收入、财政总支出、工业产值、年降水量7个因子。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求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分析流域2011—2015年的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并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提取出的主要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模型,识别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结果】滇池流域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有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年降水量属于正向驱动因子,城镇化率和年均气温是负向驱动力。【结论】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大外流域向滇池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水源联合调水的格局,同时在保证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系统多水源供水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与统一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973.
为厘清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态势,减少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本研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非粮化地域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2018年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面积为8.3×106 hm2,非粮化率为38.3%;非粮化率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非粮化面积则呈两边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土地流转面积是驱动干旱半干旱区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的最重要因子,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和乡村劳动力人数也影响了地域分异特征,但不同地域内各因素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非粮化受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影响大,今后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调整惠农补贴并优化资源配套,加大监管的同时谨防“一刀切”,实现农民增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三协同”  相似文献   
974.
佛山市“三生”用地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佛山市为例,利用1990、2000和2016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了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借助基尼系数、ESDA、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三生”用地的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发生变化面积为1 426.5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6%,生活用地持续增加,生产用地显著减少,生态用地保持稳定;2)佛山市生产用地的镇域分布最为均匀,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分布差异较大;1990—2016年,生产用地增加、生活用地减少、生态用地增加与减少的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2 1、0.144 0、0.401 5和0.260 3,空间分布正相关性显著,呈现出相邻镇街的集中分布,而生产用地减少、生活用地增加的镇域集聚效果不明显;3)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景观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分别由3.384 9、0.860 3和0.783 1增至8.259 5、1.083 4和0.986 1,景观异质性增强,空间结构趋于复杂;4)坡度、高程和土壤条件对佛山市生产、生活用地的演变和分布限制性作用较强,对生态用地影响较弱;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人口和交通运输是导致佛山市“三生”用地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975.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农地流转对不同流转行为类型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效果,辨析转出户和转入户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确实存在农户收入效应,对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人均总收入的增长效应为20.5%和17.3%. 2)转出户和转入户家庭收入变化的驱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转出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农地资产变现机制占主导地位.转入户家庭收入增长依赖规模报酬递增机制驱动,农地资产变现和劳动分工优化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农地流转收入效应的持续实现,应采取稳定流转租金、引导非农就业、发展农村金融等措施,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促进转出户和转入户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976.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受益于人们对减小车辆碰撞行为所作的努力,人类驾驶员安全驾驶积累的相关经验将有助于驾驶自动化的发展.在解决车辆典型碰撞事故过程中,车辆纵向、横向及十字交叉路口的相关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汽车自动化驾驶水平的提升.智能汽车的完全自动驾驶是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作为科技改变世界的钥匙,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将可能引发社会制度的改变.人们的信任程度最终会影响自动驾驶的实际应用,并决定自动驾驶系统发挥潜在技术服务的机会.有限的地理条件和典型的使用场景将成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977.
采用生态系统变化幅度、变化率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兰白经济区2010-2020年景观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特征,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的贡献,对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城镇发展生态风险,促进兰白经济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兰白经济区景观生态系统以草地、农田为主,约占64%,其次为裸地和灌丛,约占20%,森林、湿地、荒漠占比相对较小。研究期内草地和耕地均减少了150 km2,城镇和裸地分别增加了212 km2和60 km2。2)景观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系统完整性下降。草地破碎化加剧最为明显,增加斑块数量约占研究区斑块总增加数量的97%。3)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相互转换面积420.58 km2,主要表现为耕地、稀疏草地、裸地向居住地、工矿交通用地的转换。4)城镇化建设是兰白经济区景观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首要驱动因素,贡献率为53.38%,土地退化是第2驱动因素,贡献率为31.09%,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与修复贡献率分别为9.39%和6.14%。  相似文献   
978.
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研究区域,基于1995-2010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其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995年至2010年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878 98增长至0.699 19,其脆弱性等级由轻度脆弱发展为中等脆弱,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造成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驱动力是其恶劣的生态环境背景情况以及不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和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以期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基于信息熵的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情况,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庄浪县1997—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以及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2年,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变化,表明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系统仍处于较大程度的开发中。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产业结构是庄浪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80.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可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武汉市1996—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多样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武汉市近17 a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定性探讨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因素,并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武汉市耕地面积在快速减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面积在快速上升;(2)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均匀度在上升,优势度在下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3)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政策因素等共同驱动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因子。研究表明,武汉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日趋成熟与稳定,对工业用地的利用是集约型的,加强了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