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7篇
  46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间作模式下桑树与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桑树与大豆间作模式下地上部分的光能利用率,优化桑树与大豆复合经营的空间配置,研究了在这一间作模式下生育后期速生桑树和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在单作还是间作模式下大豆叶片在13:00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光合性能并未因间作桑树而受到影响;一天之中,桑树叶片分别在9:00时和13:00时出现光抑制现象,并且13:00时光抑制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均大于9:00时出现的,不同种植模式下桑树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天之中,间作模式下桑树叶片的P_r、_r、和F_v /F_m等光合指标值均优于单作模式的桑树叶片,桑树与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种间促进作用,1年生桑树幼苗与大豆间作能明显提高生育后期速生桑树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可实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年中湿地松各半同胞家系3~8月典型天气的Pn值日变化模式为‘双峰’型,其余各月即1、2、9、10、11、12月的Pn值日变化模式为‘单峰’型,各家系1龄针叶的Pn值显著高于2龄针叶的Pn值,全天以傍晚时的Pn值为最低。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的Pn值显著高于普通种的Pn值,表明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了湿地松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湿地松良种的生长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3.
中籼籽粒形成期间气温与稻米垩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除用相关系数外,初次试用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统计分析了12个南方稻区代表性的中籼品种在不同播期下,气温与垩白率的关系,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4.
栗茶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栗茶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下茶树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栗茶间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单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和叶面温度(Tl)呈显著相关,单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显著相关;栗茶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Pn=12.8713-0.0267Ci,Pn=23.1111+22.7827Cond-0.0770Ci.  相似文献   
25.
黄土半干旱区侧柏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Li 6 2 0 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 ,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自然条件下 ,侧柏的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凹型 ,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 .根据Farquhar和Sharkey提出关于区分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的两个标准 ,分析表明侧柏在上午 (1 0 :0 0— 1 2 :0 0 )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的气孔导度决定的 ,而午间 (1 2 :0 0— 1 4 :0 0 )的光合午休和午后 (1 6 :0 0— 1 8:0 0 )光合速率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非气孔因素的叶肉细胞羧化能力的降低 .  相似文献   
26.
西洋参叶片光合日变化与内生节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的西洋参为材料,研究了西洋参光合日变化及其与内生节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对恒定的光、温、湿条件下,各生育期西洋参叶片的光合日变化表现出下午(13:30-17:30)低于上午(7:30~11:30)的规律,即呈日下降变化。长时间(36h)连续光照下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表现日高夜低的规律,光照后Pn、gs和Tr逐渐增加,约10:00达到高峰,下午逐渐下降,午夜最低,翌日又开始上升,说明西洋参光合日变化与植株内生节奏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7.
林下人参叶片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人工落叶松(Larix dahuric)林下随机选取的5个试验单位林下人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点林下人参Pn最大为1.6μmol/(m2.s),绝大多数<1μmol/(m2.s),早晚甚至出现负值,明显低于荫棚和人工光照条件下的Pn值;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林下参Pn的主要因素,Pn与PAR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r2≥0.808;温度<23℃时,气温(Ta)与Pn呈显著正相关(r≥0.887);胞间CO2浓度(Ci)与Pn呈显著负相关(│r│≥0.737);湿度(RH)与Pn无显著相关性(│r│≤0.419);Pn不受气孔导度(Gs)限制,二者无显著相关性,而蒸腾速率(Tr)对Pn日变化有显著影响(r≥0.707)。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东是马铃薯二季作地区,原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基础,近年生产发展很快,每年收获季节大量马铃薯销往省内外,甚至还有相当数量马铃薯返销东北。目前提高马铃薯种植和产量已是当务之急。研究马铃薯光合生产力是提高产量的基础,本文对鲁南生产条件下的马铃薯光合作用测定结果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9.
屏边三七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2%左右透光率荫棚下,采用Ci-310PS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屏边三七 (Panax. stipuleanatus)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显示:屏边三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在5月份呈现单峰型曲线;9月份呈近似的双峰型曲线。5月份三七的光合净光合速率在13∶00达到最高值2.73μmol/(m2·s);9月份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左右,13∶00左右呈现不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二者间的相关系数在5月份和9月份分别为0.445和0.909,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屏边三七与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方差分析显示,二者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方面的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0.
刘霞  彭燕  邱英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3):409-413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田间自然条件下3种野生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05GA5、05GA8、05GA11居群和对照品种普特(Putter)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个材料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都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05GA5的Pn、Tr、Gs值都高于其他材料,表明其具有很强的光合能力和对极端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②根据Pn、Ci、气孔限制值(k)的变化方向,推测05GA5、CK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05GA8、05GA11主要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限制.③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的光照对05GA5、05GA8、CK都有很大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0.876,0.756,而对05GA11的影响不大.从总的相关系数大小来看,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是PAR,其次是Ta、Ca、R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