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3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林业   546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425篇
  2228篇
综合类   2615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1184篇
畜牧兽医   520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80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andoned channel of the Yellow River is reviewed and its causes of formation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analysis, some ideas about control, crit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next period are proposed with two typical control models as examples. We suggest that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ind-drift sandy lands in the region, the emphasis should be to develop, with a greatly expanded effort, a recycling economy. This should realize a combination of two ideas, i.e. integrate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with a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an increase in the income of farmers.  相似文献   
152.
神农架地区珍衡植物沿河岸带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riparian zone in maintaining and protecting regional biodiversity, increasingly more ecologists paid their attentions to riparian zone and had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riparian zone in basic study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42 sampling belts (10 m×100m) parallel to the bank of Xiangxi River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Shennongjia Area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rare plants. 14 species of rare plants were found distributing in riparian zone, accounting for 42.4% of the total rare plant species in Shennongjia Area. The main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14 rare plant species was the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mixed broadleaved forest at elevation of 1200–1800 m, where, species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y was the maximum at the moderate elevation. The analysis of TWINSPAN divided the 14 rare species into 3 groups against the elevation, namely low elevation species group, moderate elevation species group, and high elevation species group. The analysis of DCA ordination showed similar results to that of TWINSPAN. In the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reasons form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are plant spec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riparian zone on rare plant species protection. Foundation item: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39970123), and Changbai Mountain Open Research Station, Chinese Acadamy of Science. Biography: JIANG Ming-xi (1965-),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Wuhan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4, P. 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53.
常华  赵宇  于益群  许德凯 《绿色科技》2015,(4):228-230,232
针对滦河水的水质特点 ,分三个水质时期分别进行了混凝小试、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中试试验 ,以运行成本、处理水质为前提 ,得出了不同水质时期的建议处理方式 :低温低浊期、常温常浊期采用预加氯工艺 ,高温高藻期使用预臭氧+活性炭工艺.  相似文献   
154.
邓强  于兴修 《绿色科技》2015,(2):190-192
指出了防治面源污染是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措施。对引江济汉工程起始段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汉工程运行后,农田面积减少了40%,其中部分农田改为蔬菜等经济作物用地;化肥使用总量下降了41.7%,农药的使用总量也呈相同趋势下降,但农用地的平均化肥、农药使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工程前后基本持平;区内水渠、沟渠阻塞严重,配套基础水利设施匮乏,灌溉条件差,地表径流与灌溉用水任意流失,面源污染的潜在威胁大,急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5.
朱丽萍 《园艺与种苗》2022,(2):44-45,65
黄桃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纤维素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够补充人体机能,而且黄桃还具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保护视力等功效,对人体健康也有好处.目前,国内果蔬市场上对黄桃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必须加快黄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此,该文结合黄桃栽培技术及储存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从科学选址、优...  相似文献   
156.
霍怀成    曹秀文    刘锦乾    王飞    齐瑞    赵阳    张涛    陈学龙    王若鉴    要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64-72
为明确甘南白龙江2种次生林各器官C、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掌握养分元素在不同次生林分配格局及各器官养分受限状况等情况,对该地区红桦和辽东栎2种主要次生林各器官(根、主干、各级枝、叶片)进行取样,分析其含水率、C、N、P和K含量以及各元素之间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2种次生林叶片含水率最大,红桦各器官含水率在34.09%~59.01%,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一级枝>根>二级枝>三级枝,辽东栎各器官含水率在33.98%~52.66%,叶片>根>一级枝>二级枝>三级枝>四级枝,叶片含水率均最高,其次为根,枝级越高含水率越小。2)2种次生林叶片的C、N、P、K含量最高。辽东栎C含量在387.19~529.64 g·kg-1,叶片C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含量相差不大,C属于弱变异。N含量在5.03~19.54 g·kg-1,从大到小依次是叶片>三级枝>四级枝>根>二级枝>一级枝>主干。叶片P和K含量也是最高,除根的K含量以外,其他器官都表现出2种元素含量从形态学的下端到上端依次增加。N与K含量呈显著性相关,P变异系数较大,属于强变异。红桦C、P和K变化一致,除根以外,从主干到叶片3种元素含量依次增加,P含量从根到叶片依次增加,C变异系数最小属于弱变异,K含量属于强变异。3)2种次生林叶片的C:N、C:P、C:K和P:K最小,N:P最大。红桦叶片的N:K也是最小,C:N与N:K呈显著性负相关,C:P与N:P以及C:K与N:K呈显著性正相关。辽东栎的N:K除叶片,从根到四级枝依次减小,C:P与N:P呈显著性正相关,C:K与N:K和P:K也呈显著性正相关。由此可见,甘南白龙江2种次生林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与相应器官的功能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人类活动氮素过量投入是引起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阐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面源氮素污染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net anthropogenic nitrogen input,NANI)模型,通过统计年鉴和文献综述获得NANI相关数据和参数,对农业化的香溪河流域、城镇化的太湖流域和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洱海流域的净氮输入量进行评估。结果 从NANI强度上看,3个典型流域NANI平均值按照大小排序为:太湖流域(13 241 kg·km-2·a-1)、香溪河流域(2 183 kg·km-2·a-1)、洱海流域(1 582 kg·km-2·a-1)。从来源上看,氮肥施入(Nfer)和食品/饲料氮(Nim)是NANI最大来源,占比58%—97%,对NANI贡献从大到小排序为:氮肥施入、食品/饲料氮输入、氮沉降输入、作物固氮输入。从时间尺度看,2019年同2010年相比,香溪河流域NANI中食品/饲料氮输入比例下降23个百分点,氮沉降比例上升34个百分点;洱海流域NANI中氮肥施入比例下降86个百分点;太湖流域NANI中食品/饲料氮输入比例上升31个百分点,作物固氮量和氮沉降输入比例下降1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从影响因素上看,3个典型流域NANI与城镇人口密度均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且随城镇人口密度的增加NANI随之升高;耕地面积占比与NANI的拟合上,香溪河流域有显著影响(P<0.05),但洱海流域和太湖流域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香溪河流域中昭君镇、峡口镇和黄粮镇,洱海流域中下关镇、上关镇和凤仪镇,太湖流域中张家港市、嘉兴市秀城区、杭州市拱墅区和上海市南汇区是NANI的关键源区;以农业为主的香溪河流域化肥施入是NANI的主要来源;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太湖流域食品/饲料氮和肥料氮投入是NANI主要来源;农业绿色发展措施可显著减少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因此,在关键源区大力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措施,同时有效降低饲料和肥料的投入量,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58.
探索间作及带状轮作模式对玉米水氮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提出适合宁夏灌区的种植模式。试验于2019—2020年,在宁夏王团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试验站开展,设置玉米/大豆间作(IMS)、玉米-大豆带状轮作(RMS)、单作玉米(MM)、单作大豆(SS)4种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轮作处理使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58%~11.45%,且与间作相比,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29%~7.53%。带状轮作种植模式下玉米对氮素的积累量、转运量及籽粒贡献率比间作提高2.19%、30.44%和19.86%。带状轮作和间作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单作分别提高5.64%和3.98%,且主要分布于0~140 cm土层,带状轮作处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增加38.00%,且比间作增加15.61%。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处理提高玉米产量11.3%,降低大豆产量51.39%;玉豆带状轮作处理弱化了种间竞争力,使玉米产量提高21.98%,大豆产量下降22.91%。因此,带状轮作种植模式在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氮素转运及产量方面优势明显,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的一种有效替代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推动黄河流域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加深对农业 投入产出的认识,改善农业资源约束日 益紧张、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方法】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 析陕西大荔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采用能值分析 (EMA) 法并构建指标体系,定义和计算若干个基于能值流 的指数,表征和度量 2014、2019 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定量分析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各 类投入及产出能值,确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大荔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年 2019 年与基期年 2014 年相比,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自给率由 18% 降为 13%、净能值产出率由 2.10 降为 1.27、可持续发展指数由 0.90 降为 0.35,能值投资率由 4.51 升至 6.71、环境负载率由 2.33 升至 3.61、能值密度由 1.93×1012 sej/m2 升至 2.69×1012 sej/m2 、人均能值用量由 1.03×1016 sej/ 人升至 1.41×1016 sej/ 人。与 2014 年相比,2019 年大荔县林地、 人造地、水体面积分别减少 5.75%、0.60%、60.06%,草地、耕地、湿地面积分别增加 19.80%、1.44%、21.15%。 【结论】土地利用变化不是影响农业能值产出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荔县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农业生产 成本也在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较为快速,为消费型经济系统。以农药、柴油和化肥为代表的不可更新工业辅 助能值投入大量增加,增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0.
竹类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地区受地势低平、海水易内侵、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大量盐碱地,对该地区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意义。文章综述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成因、盐分主要构成、盐胁迫对植物尤其竹类植物的影响,以及竹类植物在滨海盐碱地应用种植情况,认为竹类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生态及经济价值,在滨海盐碱地有种植先例和研究报告,种植技术成熟,可以通过筛选、引种、驯化耐盐碱竹类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修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