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58篇
  免费   2205篇
  国内免费   4680篇
林业   2834篇
农学   4429篇
基础科学   611篇
  4870篇
综合类   19336篇
农作物   3060篇
水产渔业   3142篇
畜牧兽医   7489篇
园艺   1783篇
植物保护   288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876篇
  2021年   1178篇
  2020年   1248篇
  2019年   1381篇
  2018年   1019篇
  2017年   1758篇
  2016年   2269篇
  2015年   1930篇
  2014年   1664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3433篇
  2011年   3418篇
  2010年   2829篇
  2009年   2553篇
  2008年   2691篇
  2007年   3243篇
  2006年   2858篇
  2005年   2201篇
  2004年   1801篇
  2003年   1305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904篇
  2000年   837篇
  1999年   701篇
  1998年   551篇
  1997年   499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449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393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鸡白介素18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已发表的江西土鸡白介素 -1 8(Ch IL-1 8) c 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技术从 p MDCh IL-1 8质粒扩增出编码鸡IL-1 8成熟蛋白基因 ,重组于 p BV2 2 0表达载体上 ,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JM1 0 9(DE3 ) ,转化子经温度诱导的表达产物 ,SDS-PAGE电泳鉴定约 2万 ,N端开头 1 5个氨基酸序列测定分析 ,证明获得了鸡 IL-1 8成熟蛋白 ,为今后深入研究鸡 IL -1 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中国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我国特有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 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的存在与 m 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了解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 :根据以往建立的 PCR、RT-PCR检测方法 ,对来自于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DNA和RNA样品进行 PERV核心蛋白基因 ( gag)、多聚酶基因 ( pol)及囊膜基因 ( env)的存在与表达进行检测 ;同时 ,根据目前通用的 env基因分型方法检测 PERV env-A、env-B、env-C的存在与表达。结果 :在 1 2个被检的 DNA样品中均检出了PERV特异性 DNA的存在 ;同样 ,在 1 2个被检的 RNA样品中均有 PERV特异性 RNA的表达 ,且所表达的 PERV均为 A型和 B型 ;其中有9个 DNA样品检测出 PERV-C型的存在 ,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 C型 PERV的表达。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 1 2个被检巴马小型猪基因组中存在着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序列 ,且能以 m RNA的形式表达 ,这一结果为我国特有小型猪的开发、利用及其病毒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利用PCR对鸭瘟和鸭"传染性肿头症"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聚合链反应(PCR)技术对鸭瘟和鸭“传染性肿头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的特点。可对这两种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的鸭传染性疾病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4.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5.
甲醛捕捉剂在胶合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普通UF树脂胶中添加甲醛捕捉剂H300或H800后,其固化时间明显延长.采用H300或H800改性的UF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胶合板,在保证胶合强度的前提下,板材的甲醛释放量达到国标E2或E1级要求.  相似文献   
76.
The Luntiang Kamaynilaan Project (Metro ManilaGreening Project) launched in 1988 planted trees inmajor thoroughfares, center islands, school premisesand other idle public lands, was basically a governmenteffort. When the funds ran out, the project also fizzledout. In both projects however, it is evident that the keyfactor is peoples participation.Gaining lessons from the past two projects, the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collaborative effort of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Cl…  相似文献   
77.
矮壮素对高羊茅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志民  李志华 《草业科学》2005,22(12):31-33
试验采用0.8,1.0,1.2 mg/g 3种浓度的矮壮素(CCC)对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矮壮素对高羊茅生长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 0.8 mg/g矮壮素处理使高羊茅株高、修剪量明显降低.综合考虑药效及成本,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用0.8 mg/g的矮壮素浓度.  相似文献   
78.
虚拟现实与果树修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虚拟现实在农业领域——果树修剪技术推广中应用的可能性。简述了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现状,并就“虚拟果树修剪系统”提出了初步设想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9.
This paper depicted the physiographic landscape features and natural vegetation situation of study area (the eastern Jilin Province), and expatiates the definition, basic characters and its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ELC).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relief map, satellite photography for study area and vegetation inventory data of 480 sample sites, a 5-class and a 15-class ecological land type map was concluded according to 4 important factors including slope, aspect, vegetation and elevation. 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ECS) is a method to identify, characterize, and map ecosystems. The Ecological Land Type (ELT) was examined and applied initially in eastern Jilin Province.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0 people” project and the Open Research Station of Changbai Mountain Forest Ecosystem. Biography: XIAO Bao-ying (1974-), female, postgraduate in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P. 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相似文献   
80.
应用蚀斑方法将SY-45毒株经过3次蚀斑纯化直到蚀斑大小相对稳定。从不同大小的蚀斑中挑选出三种蚀斑,大斑直径约3mm(简称LP)、中斑约2mm(简称MP)、小斑约1mm(简称SP)。分别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进行了三种不同大小斑毒对犬的毒力、免疫原性和在MDCK细胞上产毒量比较,以筛选最佳的疫苗株,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蚀斑病毒大剂量人工感染易感犬后,所有的试验犬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正常;对挑选的4窝CAV HI抗体效价小于等于1:2的健康幼犬进行免疫试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大斑毒的免疫原性要稍高于中斑毒,而明显高于小斑毒;不同大小蚀斑毒在MDKC细胞上产毒量差异很大,大斑毒可达10^7TCID50/mL、小斑毒达10^6TCID50/ml、小斑毒达10^4.5TCID^50/mL。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表明:大斑毒株具有产毒量高、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