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东海区小黄鱼伏季休渔效果及其资源合理利用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1991-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了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资源的养护效果及其局限性,并根据Ricker繁殖模型解析现行资源状况下的最大持续产量,探讨巩固伏季休渔效果的相关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伏季休渔措施对小黄鱼资源的养护作用十分明显,经3个月休渔期,海域中小黄鱼资源增重率达1.71倍,开捕时刻(9月)的相对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但伏季休渔的效果在当年的秋冬汛后即被消耗殆尽,12月份时的资源残存量仅为伏季休渔结束时刻的11%;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相比,目前东海区小黄鱼资源的群体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当龄鱼的渔获比例由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的43.14%上升至近年来的74.64%,剩余群体的渔获比例由56.86%下降至25.36%,资源结构的脆弱程度进一步加剧;伏季休渔制度对小黄鱼资源的长期恢复效果因捕捞力量的居高不下而难以持续体现。坚持产出控制,在现行资源状况下实行9.34×104t最大持续产量的管理目标,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资源保护和恢复的长期效果才能得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2.
葛晨霞  周景祥  董晓庆  裴怀全  朱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25-17726,17755
[目的]研究不同pH值对翘嘴红鲐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翘嘴红鲐为试验材料,设定不同的pH值梯度,研究其对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翘嘴红鲐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强弱的顺序为后场〉前肠〉中肠〉胃〉肝脏,其最适的pH值分别为7.5、7.5、7.0、5.5、7.0,且胃和肠道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大于肝脏蛋白酶活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翘嘴红鲐消化生理的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给开发不同食性淡水鱼的饲料做基础研究,以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法比较研究了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从比肠长、杯状细胞密度、黏膜肌层总厚度、黏膜皱褶数量和高度、肝胰脏结构等方面比较了其组织结构特征,探讨了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环境的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和白鲢的比肠长在四种鱼类中最大,在设计黄尾密鲴和白鲢的饲料配方时应注重粗纤维的含量以增强适口性;消化道组织学结果表明,白鲢、翘嘴红鲌和黄鳝3种鱼的口咽腔上皮细胞中都不同程度发排列有杯状细胞,而黄尾密鲴则无,但黄尾密鲴的口咽腔的最厚,白鲢的鰓耙最发达,食道的输送食物的能力和肠的消化吸收能力由黄尾密鲴、白鲢、翘嘴红鮊、黄鳝依次减弱,消化腺的进化是伴随物种进化而进行的有一些进化和演化方面的特征,是按照黄尾密鲴、白鲢、翘嘴红鲌到黄鳝的方向进化。这些组织学特征都是适应鱼类食性与环境的结果,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需考虑鱼类的食性特点与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4.
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表现为资源密度的频数分布是偏斜的,这给资源密度的估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Δ-分布模型法,结合2008年夏季、秋季和冬季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大面调查中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渔获资料,发现三个季节小黄鱼的资源密度依次服从均值为5 068.74 g/h、73 811.34 g/h、4 282.19 g/h,标准误为2 703.61、33 522.19、1 632.95的对数正态分布。根据不同季节小黄鱼的资源密度分布特征做Monte Carlo模拟试验,利用Matlab软件随机生成12个不同的样本尺度下各1 000组资源密度值,分别计算不同样本尺度下的算术平均值、Finney-Sichel均值和几何均值,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和偏倚(BIAS)两个指标,比较三个不同的估计值与Δ-分布均值间的离散程度后发现,几何均值估算总体时的精度和准度相对较高,且随着样本尺度的增加,几何均值表现的更加稳健。特别地,几何均值受极端值影响较小。因而建议用几何均值来估算总体,来降低资源评估的误差。  相似文献   
85.
改变网囊周长是改善过滤性渔具网囊选择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评价网囊周长对中国近海渔业使用的单桩张网网囊选择性的影响,使用套网试验法对不同网目尺寸(25mm和35mm)的传统网囊和减小30%周长的网囊进行选择性试验,并对黄鲫Setipinnataty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渔获体长数据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减小网囊周长可改善对渔获体长的选择性,即减小周长的网囊的50%选择体长(l50)较传统网囊大,而选择范围较小,对于较小的个体,选择性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对比其它文献的研究结果,减小30%周长的网囊的l50要比相同网目尺寸的菱形和方形网目网囊大,但网囊周长对其尺寸选择性影响的具体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单脂磷酸水解酶,是动物生物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控酶。实验首次克隆了大黄鱼ALP基因cDNA全序列,命名为LcALP,其全长为2 345 bp,开放阅读框为1 629 bp,编码543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LcALP在大黄鱼雌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眼和头肾的表达量最高,雌性鳃和脑中LcALP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而在性腺和脾脏中的表达量则显著低于雄性;胚胎发育过程中,多细胞期、囊胚期和原肠期LcALP基因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在卵黄栓形成期明显提高,至孵出期达到峰值,而初孵仔鱼期则显著下调;大黄鱼肌肉细胞系经LPS处理后6 h LcALP表达量降低,12 h显著下调,而poly I:C处理后表达水平持续上升,24 h显著上调至峰值。研究表明,LcALP在大黄鱼胚胎发育调控以及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本实验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初始体质量(13.57±0.33)g]为研究对象,在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3×2双因子实验设计,其中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2%和15%,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天和1次/天。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脂肪水平仅对FER有显著影响(P<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末体质量和SGR均显著高于1次/天投喂组,而饲料效率显著低(P<0.05)。在2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水平对SGR和FER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SGR和FER均显著提高(P<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次/天投喂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P<0.05)。大黄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然而在1次/天投喂时,饲料脂肪水平未对全鱼体粗脂肪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黄鱼的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SI)受到了饲料脂肪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在2次/天投喂时,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组大黄鱼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仅对大黄鱼的生长、饲料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大黄鱼体组成、形态学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8.
在鱼类的早期胚胎发育中生殖细胞便与体细胞分离,形成所谓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母源性基因Dead end(dnd)在胚胎发育中特异地表达于原始生殖细胞,编码一种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对生殖细胞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PCR获得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dnd基因(Lcdnd)的部分cDNA序列,结合实时定量PCR、整胚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Lcdnd在各组织和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dnd在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其在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精巢;检测的各期胚胎中都有dnd的表达,随着胚胎的发育其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cdnd在早期卵裂阶段主要分布于分裂沟,到囊胚期至原肠早期则开始定位于细胞内,原肠早期时定位在胚环中的中内胚层,且阳性信号增多,暗示此时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接着原始生殖细胞沿胚环向胚体形成处(胚盾)迁移;随着胚胎的发育,发现胚体两侧的阳性信号增多;到体节发生期,阳性信号细胞分布于胚体两侧的侧板中胚层,随着体节的发生这些细胞沿背腹轴向腹部运动;发育到孵出期时,到达了发育中的原始生殖嵴。本研究首次使用dnd作为一种较为可靠的大黄鱼生殖细胞标记,揭示了大黄鱼原始细胞的起源与迁移,为大黄鱼生殖细胞发生发育及养殖大黄鱼的育性控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对2个选育群体(XY2012-JC-F2和XY2012-XP-F2)和未选育群体(YS2012-F1)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子代养殖过程中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比较其选育效果。结果显示,拟合4-13月龄选育群体F2代和未经选育F1代体重与体长的关系表明,3个群体间存在差异;2个选育群体在后期生长高于未选育群体;分析其体长和体重参数,10-13月龄XY2012-JC-F2体长现实遗传力为0.228~0.364、体重现实遗传力为0.131~0.243,XY2012-XP-F2体长现实遗传力为0.193~0.265、体重现实遗传力为0.126~0.134;体长和体重的相关系数在0.857~0.981,13月龄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997,说明选育作用明显,应结合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进行。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小黄鱼单层流刺网的选择性,以期提出小黄鱼单层流刺网的最小网目,利用2014年10月22日—11月25日在南黄海启东地区获得的小黄鱼单层流刺网捕捞小黄鱼渔获数据,运用多峰选择性曲线模型对小黄鱼刺网的选择性进行估算。根据小黄鱼刺网的选择性曲线,得出35、40、45、50、55 mm 5种网目通过刺挂和缠绕2种捕获方式的最适捕捞体长分别为67 mm和139 mm、77 mm和159 mm、87 mm和179 mm、97 mm和199 mm、107 mm和219 mm。用泊松分布检验多峰模型的拟合度,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采用似然比卡方进行拟和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为1.39,接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较好。理论上,55 mm刺网中的幼鱼比例为22%,明显低于其他网目刺网中幼鱼的比例。55 mm刺网有效增加了小黄鱼幼鱼的释放量,有利于保护小黄鱼渔业资源,建议将小黄鱼单层流刺网最小网目设为5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