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71篇
水产渔业   436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评价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对(Siniperca chuatsi)的营养价值,分别测定了体质量为(5.27±1.03)g的赤眼鳟、(5.05±1.21)g的麦瑞加拉鲮和(5.19±0.92)g的的化学组成,估算了这3种鱼的能量密度,以探讨赤眼鳟代替麦瑞加拉鲮养殖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赤眼鳟和麦瑞加拉鲮的全鱼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水分显著低于(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高达92.56%±2.31%和93.17%±0.36%,多数必需氨基酸的化学评分≥0.82。而赤眼鳟的脂肪和能量密度更高,显著高于麦瑞加拉鲮和,灰分显著低于麦瑞加拉鲮(P0.05)。研究表明,这两种鱼对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赤眼鳟的营养价值更高,以赤眼鳟代替麦瑞加拉鲮养殖是可行的,这为转变的养殖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2.
73.
在长江中游鄱阳湖和洞庭湖采样中,采集了兼具(Siniperca chuatsi)和大眼(S.kneri)部分形态特征的中间类型(主要特征:口裂后缘伸达眼睛后缘之下,眼睛大小、头后背前部隆起介于与大眼之间)48尾。为了明确中间类型的分类学关系,采用量化传统形态分类指标、筛选种间特异微卫星标记,对中间类型个体进行鉴定分析。结果:(1)量化分析表明,和大眼在头长/眼径、(吻长+眼径)/口裂长上存在显著差异,头长/眼径为5.286~7.157、(吻长+眼径)/口裂长为0.811~0.999,大眼分别为3.306~5.106和1.040~1.166。48尾中间类型中,5尾判定为,其他43尾个体仍不能鉴定。(2)从28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5个和大眼的种间鉴别位点(T103、T063、T089、T135、W19517),利用这5个位点对中间类型的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和鉴定,中间类型中有16尾为种间杂交后代,其中9尾为杂交F_1与大眼的回交个体。长江中游湖泊中和大眼存在种间渐渗杂交,今后需加强长江鱼野生资源遗传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74.
非离子态氨及酸碱度对鳜鱼种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水试验法测定了非离子态氨对鱼种的急性毒性及鱼种对水质酸碱度的耐受性。非离子态氨对鱼种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63、0.663和0.525mg/L;安全浓度为0.0525mg/L;鱼种对PH值96h的耐受范围为4.10-9.10。  相似文献   
75.
三种鳜对柱状嗜纤维菌脂多糖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从柱状嗜纤维菌提取菌体脂多糖作为免疫原,分别注射接种翘嘴,斑和大眼后,检测了供试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测定了受免血液中各种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LPS后,3种受免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均在第3周达到峰值,血液中蚕噬细胞的吞活性和T,B淋巴细胞样细胞的比率均在第2周最高。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旨在探寻胃蛋白酶(pepsinogen,PEP)基因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在不同食性驯化表型(Siniperca chuatsi)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通过2周食性驯化,挑选出最易驯化和最不易驯化的2组,提取各组鳍条组织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irect sequencing,D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相似文献   
77.
又叫桂鱼、季花鱼、鳌花鱼等。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淡水湖泊中均有。为清除池塘的小野杂鱼,我国很早已在池塘成鱼养殖和四大家鱼亲鱼培育池中混养少量的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淡水石斑鱼”。属肉食凶猛性鱼类,终生以鲜活鱼虾为食,  相似文献   
78.
翘嘴鳜微卫星标记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出的7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检测106尾翘嘴Siniperca chuatsi选育个体的基因组DNA,分析这些微卫星标记与翘嘴体长、体质量和体高的相关性。结果获得67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9,片段大小在147~530bp之间;期望杂合度0.5092~0.9207,均值为0.7574;各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在0.4639~0.9101之间,均值为0.7197,表明所选择的SSR标记识别力较高,适用于翘嘴选育群体遗传分析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4位点中含有的片段为219bp等位基因的基因型(229/219或219/219)个体的体质量、体长和体高的表型效应显著高于其他的基因型,G10位点中246/246基因型的体质量和体高表型效应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可作为未来翘嘴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参考位点。  相似文献   
79.
杂交鳜与鳜鱼、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鱼、斑和杂交的肌肉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杂交、斑鱼的肌肉水分、脂肪、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与斑的肌肉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鱼肌肉的蛋白质含量(P〈0.05);鱼、斑和杂交的18种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18种氨基酸总量(TAA)、人体所需8种必须氨基酸总量(HEAA)及4种呈味氨基酸(天门冬氨孽、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总量(FAA)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0.
网箱养殖在我国北方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的很快,特别是在鸭绿江流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北方斑网箱养殖周期一般都为三年,第一年个体可达35~50g,第二年个体可达200~250g,第三年个体可达500~750g,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