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项研究经过4年工作,现已获得一个优势比较明显的杂交组合,可望统一提供杂优F1代种子,同时还通过连续回交,初步把上农香糯转育成不育系,为进一步选配香稻的杂优组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2.
本文探讨了弱碱性土壤井水种稻条件下,土壤盐分及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锦水田试验弱碱性土壤井水稻稻七年,土壤未表现积盐现象。  相似文献   
73.
近几年来,辽宁省连续干旱少雨,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加之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增长,使地处辽河下游的营口地区种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一限制水稻生产的不利条件,我们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探索和总结出一整套抗旱节水种稻栽培技术,以适应干旱缺水年份水稻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以上农香糯与上农黑糯07为父母本正反交,和以上农黑糯07与铁桂丰为父母本正反交,杂交当代所结种子(F_1)的种皮色素与母本相同,F_1 所结种子(F_2)种皮色素均为黑色,黑色表现显性.F_2 所结种子(F_3)种皮色素表现株间分离,有黑色、黄褐色和白色3种,一株内种子颜色基本一致.黑色、黄褐色和白色种子的植株,其分离比例符合9∶3∶4的比例,是两对基因互作的结果,互作的形式是隐性上位.  相似文献   
75.
针对通河县井水种稻水温低,影响水稻生产的实际问题,提出设置晒水池、延长水路、昼抽夜灌、清除灌渠杂草、浅水灌溉等几项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76.
黄灌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黄河水和井水分期灌溉的方式,研究了沿黄稻区麦茬稻合理的灌溉方式及效果。初步认为中期黄灌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建议发展井渠配套,实行中期黄灌,前后期井灌等方式,稳定和提高稻作生产。  相似文献   
77.
种稻是指具有特殊遗传性状和用途的水稻,因此明确特殊性状的基因型对特种稻的改良和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遗传分析和基因标记鉴定的方法,分析了优质紫香糯稻品种龙晴4号的香味和紫色种皮基因型。结果表明龙晴4号的香味基因是受fgr基因控制,其第2外显子存在8bp的碱基缺失,而紫色种皮基因是Ra(Pb)基因控制的,其第7外显子末端处存在2bp(GT)缺失。根据2个基因的缺失位点设计了2对功能标记,可以用于香米和紫米的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特种稻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78.
<正>随着直播稻面积扩大,种植年限延长,杂草稻和假稻这"两稻"在江苏省南北各地直播稻田严重发生和危害,成为困扰直播稻生产的两大难题。在"两稻"发生和危害较重的田块,将直播种稻改成栽插种稻,包括手栽  相似文献   
79.
专用粥米,是指利用特种米中的口感和营养特性,经过试验,研制出功能二号米和红香玉粥米的科学合理配比及最合适的烧煮时间、添加水分的比例,达到口感、营养互补的二种食疗专用粥米.  相似文献   
80.
重盐碱地开荒种稻改土效果及水旱轮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