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道了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类别、分布及目前的利用状况。该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丰富,计11类约745种。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淀粉植物和竹类植物的资源量最大。特有的种类有粗枝杜鹃Rhododen-dronbasilicum、卵叶韭Alliumovalifolium、尾叶琼楠Beilschmiedialongicaudata、大萼党参Codonopsis macrocalyx和雪山箭竹Fargesialincangensis;稀有的有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lii、珠子参Panaxjaponicus var. major、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较重要的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但是多以自家利用为主,形成商品的种类很少。目前受破坏较严重的是云南红豆杉、石斛、大萼党参、龙胆、珠子参、姜状三七、重楼、水青树等,有的种类已经面临枯竭的威胁。要坚决禁止村民到保护区采伐木材、砍柴、剥皮、滥挖根茎类药材等事件发生,并积极倡导和鼓励对上述资源的引种、扩繁和栽培利用,有效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青海澜沧江源为研究对象,对近60年来的径流、降水变化特征及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澜沧江源径流、降水均呈增加趋势,集中度呈下降趋势,集中期逐渐前移;径流集中期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集中期主要在7月中旬至下旬。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较高,杂多气象站降水与香达站径流深相关系数为0.72,囊谦气象站降水与香达站径流深相关系数为0.63。总体上径流集中期比降水集中期滞后10~30 d。  相似文献   
63.
膏桐又称小桐子、麻疯树,属大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产于美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四川等热带、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在云南省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流、澜沧江流域、红河流域、南盘江域、怒江流域等的红河、楚雄、临、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思茅等州。  相似文献   
64.
以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供水工程建设为例,系统调查分析评价供水工程建设对保护区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程度。具体从供水工程建设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6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因工程建设涉及的区域小,不会对影响评价区的景观美学价值造成影响,不会造成天然生物群落的分割和破碎化,不会造成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的灭失或大量减少,对其栖息地环境的影响不显著,不会造成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大面积破坏,造成其他外来物种及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性较小,在施工期会对当地从事旅游业的社区群众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拟建供水工程项目对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较小影响"。提出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建立澜沧江流域储水量变化监测站点等建议。  相似文献   
65.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青海特色冷水渔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域资源十分丰富,水体总面积136.7万公顷,占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的16.1%,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有鱼类分布的水域面积约107万公顷。省内东部农业区有130余座中小型农用水库,总面积800公顷以上,随着境内黄河上游13个梯级电站的陆续建成,还将增加宜渔水面近10万公顷。这些水体具有明显的冷水水体特征,绝大多数有鱼水体和高矿化湖泊地处青藏高原的超净区,  相似文献   
66.
依据2020年在澜沧江流域分层抽样调查的120个云南松样地数据,提取云南松群落数据和地形因子数据,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法研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和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其次为坡度,坡向对云南松林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7.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喻为中华水塔、三江源,三条江河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哺育中国一半的人口,支撑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青海高原孕育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面积高  相似文献   
68.
茶马古道,藏汉民间商贸传奇走廊,漫长的岁月已经抹去了古道昔日的繁荣,叮叮咚咚的马铃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从梅里沿214国道北上,你会惊喜地发现,在横断山的深谷中,在滇藏交接处还隐藏着一处滇藏茶马古道活着的遗迹,这就是芒康盐井镇的古盐田。得益于澜沧江边自然冒出的盐卤水,盐井盐田从唐代到今天一直保持着从不间断的产盐历史,江边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木质晒盐台和传统的人工晒盐工艺,是不可多得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相似文献   
69.
茶马古道,藏汉民间商贸传奇走廊,漫长的岁月已经抹去了古道昔日的繁荣,叮叮咚咚的马铃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然而,从梅里沿214国道北上,在横断山的深谷中,还隐藏着一处滇藏茶马古道活着的遗迹,这就是芒康盐井镇的古盐田。西藏古盐田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海拔3000米左右,紧依澜沧江。  相似文献   
70.
澜沧江中游云县段流域7种不同林分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林地枯落物水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不同林分土壤上层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下层;不同林分土壤容重变动范围为0.67~1.74g/cm3;不同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变动在34.50%~74.62%之间;不同林分中,马缨杜鹃林具有最大蓄水量(2984.80t/hm2)和最大涵养水源量(1860.00t/hm2);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变动范围为9.06t/hm2~30.58t/hm2,相当于0.91~3.06mm水深;而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变动范围为89.50%~218.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