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67篇
  免费   1549篇
  国内免费   2451篇
林业   14333篇
农学   4975篇
基础科学   2354篇
  2849篇
综合类   36326篇
农作物   4265篇
水产渔业   5218篇
畜牧兽医   13086篇
园艺   5713篇
植物保护   1148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244篇
  2022年   1431篇
  2021年   1589篇
  2020年   1645篇
  2019年   1891篇
  2018年   839篇
  2017年   1568篇
  2016年   2099篇
  2015年   2585篇
  2014年   4619篇
  2013年   4428篇
  2012年   5938篇
  2011年   5822篇
  2010年   5221篇
  2009年   5472篇
  2008年   5552篇
  2007年   4816篇
  2006年   4685篇
  2005年   4396篇
  2004年   3301篇
  2003年   3036篇
  2002年   2019篇
  2001年   2148篇
  2000年   1789篇
  1999年   1318篇
  1998年   1248篇
  1997年   1062篇
  1996年   1064篇
  1995年   977篇
  1994年   905篇
  1993年   883篇
  1992年   889篇
  1991年   760篇
  1990年   653篇
  1989年   694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82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36篇
  1974年   27篇
  1965年   41篇
  1957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国玉兰属特有珍稀物种——莓蕊玉兰资源与栽培利用研究。其内容有:莓蕊玉兰、变异莓蕊玉兰及‘裂被’莓蕊玉兰、‘九被’莓蕊玉兰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繁育与栽培技术要点,尤其是开发利用前景及科学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2.
风景资源评价对后期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临安千秋关是清朝时期的重要关口,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价值。通过调查,发现临安千秋关风景资源具有植被丰富、水源充沛、人文荟萃等特点,在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坚持以保护为前提,加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打造特色景观,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3.
饥饿情况下蠋蝽种内互残行为发生时期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饥饿情况下蠋蝽种内残杀行为的发生时期和影响因素,指导蠋蝽规模化繁育和释放,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和密度下的蠋蝽种内残杀行为。研究发现:蠋蝽对卵粒的种内互残行为主要发生在饥饿24 h以内,雌性蠋蝽对卵粒的取食行为显著强于雄性蠋蝽,取食比例是雄性的2.80~3.25倍、取食量是雄性的18.75~21.20倍,雌性取食下的卵粒羽化率为70.66%,显著低于雄性和对照的86.59%和87.88%。发育时期和饲养密度均显著影响蠋蝽的种内残杀行为,主要发生在饥饿后的19.63~36.00 h,并且1、2、3龄若虫没有表现出种内残杀行为,4龄以后种内残杀行为显著;低密度下蠋蝽种内互残行为不显著,但高密度会增强种内互残行为,且随密度的增加,种内互残行为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4.
中国的种茶历史久远,且种茶地区分布范围广。从类别上有南茶、北茶、绿茶、红茶等,其中较为出名的有龙井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中国茶叶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征,茶叶资源的流动形成了茶叶的消费市场。基于此,亟待形成一个网络化平台将茶叶资源进行整合。主要包括收集茶叶信息数据、科学培育茶树、合理选择茶叶品种以及培养改良茶树品种等方面。本文讨论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茶叶资源整合分析的演化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茶资源整合分析的过程,能够存储量更大、范围更全面的茶叶资源信息。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分析茶叶资源应当遵循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5.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一种药用和香料植物,其精油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本文从互叶白千层栽培密度、施肥、水分管理、采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用以总结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将促进互叶白千层林分产量的提高,为白千层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
金佛山方竹是大娄山脉特有物种,对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有重要带动作用。通过分析遵义市方竹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实施方竹产业振兴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方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六堡茶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六堡茶品种资源在苍梧全县、藤县金鸡镇、岑溪市南渡镇等地均有分布,以苍梧县六堡镇、狮寨镇为主要分布地。这些茶原料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6.6%~56.4%,茶多酚含量为32.2%~49.7%,氨基酸含量为2.7%~5.2%,咖啡碱含量为2.7%~6.6%,儿茶素含量为17.5%~24.6%,适制六堡茶和红茶。  相似文献   
68.
为进一步明确化控处理时期对玉米冠层、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017和2018年在吉林省西部开展2年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富民985’,2年均喷施乙烯利类型的化控试剂;其中2017年种植密度为7万和9万株/hm~2,在8和10叶期(T(8+10))、8和16叶期(T(8+16))分别进行化控处理;2018年在8叶期(T(8))、8和16叶期(T(8+16))、16叶期(T(16))分别进行化控处理,种植密度为6和9万株/hm~2。结果表明:1)玉米增密后,倒伏率增加;化控处理可缩短植株节间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倒伏率,其中T(8+16)处理最为显著;2)化控处理后穗位以上叶片叶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其中T(8+16)处理能够降低15%以上,从而提高透光率,利于下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3)化控处理增加玉米根系投影面积和最大扩展宽度,降低顶部夹角,使根系更加平展,增强抗倒伏能力,其中T(8+16)处理效果较为理想;4)T(8+16)处理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2017年T(8+16)处理与CK相比增加6.5%的产量。所以在玉米群体结构建成的8~9和15~16叶期,运用乙烯利类型化控试剂2次,能够改善穗上群体结构,增强茎秆和根系的抗倒伏能力,维持后期群体结构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9.
以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为材料,使幼苗分别在地上竞争(有地上竞争和无地上竞争)和光照条件(强光照和弱光照)下生长,监测地上茎长、平均茎节长度随植株生长的变化,并在收获时测量各部分生物量以及产生分枝数目。结果表明,有地上竞争相比无地上竞争,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弱光照处理相比强光照处理,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分枝数目更少,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以地上茎长为参考指标计算竞争强度,弱光下地上竞争的竞争强度是强光下的2倍;从生物量分配上看,ANOVA分析显示光照条件和竞争效应并无显著交互作用。此外,地上茎长度随时间而增加的同时,平均茎节长度却随时间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70.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