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5篇
  126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不同区域稻田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及δ~(13)C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位于5个不同区域(吉林龙井、河南封丘、浙江慈溪、江西进贤和海南海口)的代表性稻田,对其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及δ13C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稻田土壤中各粒级复合体含量(质量百分比)变化主要体现在<2μm和>50μm粒级部分。南方稻田0-20 cm土层中<2μm复合体含量较20-40 cm土层低,而北方稻田0-20 cm土层则较20-40 cm土层高。稻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50μm各粒级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0μm复合体有机碳含量则在稻田20-40 cm土层中出现急剧下降,显著低于表层。农田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10μm复合体中。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起源土壤对农田土壤复合体有机碳分配有显著影响,其中稻田耕作环境更有利于表层粗有机体的累积。不同区域稻田0-20 cm土层中,土壤复合体粒级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越高,碳库活性越低;而20-40 cm稻田土层中复合体有机碳库活性则并非严格遵循粗粒活性高于细粒的规律,在>50μm粗粒复合体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2.
用表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标本,对蓖麻蚕的初级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作亚显微水平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雄蓖麻蚕的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为14个,利用分散良好的细胞作成蓖麻蚕SC核型图。其中NO.12-SC为核仁形成中心区(NOR)—SC;NO.14—SC为性别SC。通过9个雄核的SC测量数据作成蓖麻蚕的核型模式图,并就蓖麻蚕的减数分裂时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植物半胱氨酸合成酶复合体(SAT/OAS-TL)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半胱氨酸的合成调节和半胱氨酸合成酶复合体的结构、调节机理及其植物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对白浆土有机无机复合体进行了测定,阐述了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白浆土原土复合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9;与全氮量的相关系数为0.9948;90%左右的磷是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因此原土复合量可以做为白浆土的养分指标。原土复合量高的白浆土其结构性好。在三江平原的白浆土上,采用玉米、小麦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 C/N,提高腐殖质的活化度,可做为增加有机无机复合体,培肥土壤的一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5.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土壤生态功能(如碳固存和养分保持等)的维持至关重要。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主要是通过土壤中矿物、有机质和生物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但其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总结。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土壤团聚体的研究历程,梳理了土壤团聚体关键理论提出的历史节点,包括重要的发现和理论观点、主要的理论模型和评价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的指标等,比较了团聚体的筛分方法及粒级划分依据,分别阐述了团聚体基本结构单元(矿物、有机质和生物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机制。通过总结发现,尽管目前对影响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较深入的探讨,但鲜有从稻田及滨水土壤系统的角度探讨pH和氧化还原变化过程对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影响机制。最后对土壤团聚体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为准确鉴定新疆草原的常见蝗虫,本研究基于雄性外生殖器原色图片对新疆草原的4科10属12种常见蝗虫的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总结属级和科级分类阶元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并对选取的9个雄性外生殖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斑翅蝗科雄性外生殖器的阳茎基瓣呈宽圆形,而网翅蝗科雄性外生殖器的阳茎基瓣呈花瓣状。9个雄性外生殖器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都在1.00以上的有2个主成分,即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两者的总贡献率为88.10%;第一主成分的主要组分为后突间距、桥宽和锚状突的相对位置;而第二主成分的主要组分为阳具基背片长宽比。区分12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的主要特征为后突间距、桥宽、锚状突的相对位置和阳具复合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87.
蚯蚓通过取食、排泄、分泌黏液、挖掘洞穴等活动,可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探究蚯蚓与有机物料不同配施方式对茶园土壤肥力的调控效果与机理,设计5个处理组:不施肥(CK),不施肥+蚯蚓(BE),菜籽饼+蚯蚓(CE),茶树修剪物+蚯蚓(JE),生物质炭+蚯蚓(TE),分别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与不施肥(CK)相比,接种蚯蚓(BE)处理使土壤的总碳含量呈升高趋势;添加有机物料(CE、JE、TE)三个处理的土壤的全碳、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均高于BE组,其中TE处理最高。单独接种蚯蚓处理可提高土壤总有机质含量,接种蚯蚓配施有机物料对提高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其中茶生物质炭与蚯蚓共同作用效果最好。经过3个月的培养,5个处理中土壤pH均呈降低趋势,其中BE组pH降低最大(6.81到5.82)。在采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技术(SR-FTIR)对土壤微团聚体中矿物-有机复合体进行表征后,结果显示土壤团聚体中多糖、蛋白质、脂肪和黏土矿物均呈高度异质性分布,CE和JE组中黏土矿物与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分散性;黏土矿物与多糖的分布模式较为相似,而黏土矿物与蛋白质类物质、脂肪的分布模式有较大差异,且这种分布模式不受蚯蚓与有机物料互作的影响。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的黏土矿物和有机官能团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由小到大均依次为:黏土矿物-蛋白质、黏土矿物-多糖、黏土矿物-脂肪,表明黏土矿物与大分子有机物的亲和性有差异,且不受蚯蚓与有机物料互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红黏土边坡香根草根土复合体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植物护坡效应,探究香根草根系的力学特性及其根土复合体强度特征影响因素,为植物护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模型箱模拟红黏土填筑边坡进行香根草种植,利用根系拉拔试验和原状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等室内试验,研究香根草的力学性能及根土复合体强度特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得出了香根草根系直径与抗拉性能的关系及不同指标对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试验香根草根系平均抗拉力为19.05 N,平均抗拉强度为20.12 MPa;香根草根系的抗拉力、抗拉强度与根系直径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土中的根重密度RWD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根重密度RWD与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c呈正向强相关关系(R=0.882)。[结论]随着香根草根系直径增大,其抗拉力增大,抗拉强度降低;根重密度RWD的提升能显著提高香根草-红黏土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c,但对于摩擦角φ提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9.
三种护坡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紫穗槐、胡枝子及狗牙根根系及其与土壤构成的根-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根-土复合体的室内直剪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物种根系和不同含根量对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的存在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随着含根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含根量达到一定值时根-土复合体的强度增加并不明显,即存在最佳含根量范围;与无根扰动土相比,根-土复合体内摩擦角无显著变化,但显著提高了黏聚力,其中紫穗槐、胡枝子、狗牙根黏聚力平均增幅分别为47.5%,39.2%和38.9%;紫穗槐、胡枝子和狗牙根根-土复合体对土壤的抗剪强度影响不同。在水土流失区种植乔灌木物种能有效增加坡体稳定性,降低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90.
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分配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增加.不同的施肥处理中,施用有机物料处理对黑土有机碳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分配影响最为突出,有利于土壤粉粒级和细砂粒级复合体的形成,使土壤中这2个粒级的复合体含量增加,粘粒复合体含量减少.同时使土壤有机碳在粉粒级和细砂粒级复合体中的分配量增加,在粘粒复合体中的分配量减少.施肥使有机碳的各组分在不同的复合体中含量都趋于增加,其中HA.C增加的幅度要大些.不同施肥处理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MNPK)施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