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67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598篇
林业   2341篇
农学   1751篇
基础科学   1449篇
  718篇
综合类   16568篇
农作物   1323篇
水产渔业   2933篇
畜牧兽医   12621篇
园艺   2535篇
植物保护   1042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25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619篇
  2020年   658篇
  2019年   927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807篇
  2016年   987篇
  2015年   1068篇
  2014年   2260篇
  2013年   2317篇
  2012年   2834篇
  2011年   2690篇
  2010年   2308篇
  2009年   2631篇
  2008年   3303篇
  2007年   2747篇
  2006年   2373篇
  2005年   2137篇
  2004年   1509篇
  2003年   1616篇
  2002年   1119篇
  2001年   992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656篇
  1998年   948篇
  1997年   572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283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57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40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9篇
  1975年   17篇
  1974年   16篇
  1965年   41篇
  1957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降低蔬菜采后体内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以豇豆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洗洁精、食盐、米酒、米醋、植物油及清水分别对豇豆豆荚进行浸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豇豆采后体内PAHs的含量,并筛选出豇豆体内PAHs的最佳净化方法。结果表明,米酒和米醋处理对豇豆体内PAHs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其中米酒处理组的∑PAHs(美国环保局公布的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总和)降低68.92%,米醋处理组的∑PAHs降低73.88%,且对萘、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清水浸洗可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茚并(1,2,3-c,d)芘含量,但会使菲的含量增加;食盐处理使∑PAHs增加了77.15%,主要表现在增加了2、3环PAHs在豇豆体内的积累;植物油处理可降低个别PAHs单体含量,但会引入其他PAHs单体,同时增加∑PAHs含量。毒性当量计算结果表明,米酒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同时食盐处理也使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当量降低。米酒和米醋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PAHs和二苯并(a,h)蒽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  相似文献   
22.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病原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  相似文献   
23.
高超跃 《浙江柑橘》2003,20(3):12-13,16
桔橘枝梢生长直立,分枝角度小,顶端优势明显。栽培过程中由于整形修剪不当,措施不到位,会造成主枝多,枝序不明,树形紊乱,树体过高(3~5m),管理不便,内部郁蔽,外围交叉,结果部位逐年外移,形成平面结果,同时,中、下部空虚,枝条  相似文献   
2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RE)是继鸡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之后的另 1种病毒性肿瘤病。指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EV)群的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这些综合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病综合征和淋巴组织与其他组织形成慢性肿瘤。该病毒不仅能通过接触横向传播 ,还能通过鸡胚垂直传播 ,疫苗的广泛污染己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近几年来 ,时有鸡群RE感染的报道。本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因感染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或发病死亡 ,更重要的是免疫抑制而引起的继发感染。1 病原学REV属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属。目前己分…  相似文献   
25.
甘露寡糖作为一种微生态效应添加剂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甘露寡糖的来源、作用机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领域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6.
韦伟  莫云霞 《广西蚕业》2003,40(4):13-14
“龙卷风”定向喷雾于桑园行间杂草,4小时后杂草开始失绿凋萎,3天后枯黄死亡,药效维持40~50天,而对桑树的药害较轻,只限于药液接触部位,才形成局部枯斑,不传导至全株,具有快速、安全、省工、高效除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前市场上浓缩饲料生产和销售为了迎合经销商和养殖户的要求,普遍追求高蛋白质含量,而仅用常规的豆粕、鱼粉、肉骨粉、棉菜粕难以配合出粗蛋白含量达45%以上而价格又能  相似文献   
28.
1饲料客户投诉的原因   1.1动物的原因   ①品种差异:不同的品种,饲喂同一饲粮其饲养效果会截然不同。饲养户的品种差异很大,对营养需要的要求、原材料中营养物质利用能力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同一种饲料的反映不同,一些效果较好,一些效果较差。   ②饲养动物前期发育状况:根据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前期因条件、饲粮等因素使其生长受阻,会不同程度影响后期的生长或生产,比如生长速度较慢,产蛋率不高等,饲料的正常效果无法反映出来,客户不理解反而投诉饲料质量有问题。   ③动物的健康状况:感染疾病的动物对饲料的好坏无…  相似文献   
29.
膨化与非膨化鲤鱼育成料的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膨化技术在饲料加工中有长足的发展,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水产饲料加工技术,尽管有资金投入高、加工开支大、维生素损失等缺点,但优点仍是主要的,如膨化料在水中保形的时间长、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高、饲料系数低、养殖成本低、对水域的污染小等。由于上述认识多半是根据国外对叉尾鱼回,欧洲鳗、鲑鳟鱼类的研究作出的,对我国主养的鲤鱼及其它鲤科鱼类的了解还不充分,为此,我公司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进行了非膨化的挤压硬颗粒料与膨化料的养殖效果试验。1 试验料11试验料及其制作试验料四种,其中挤压硬颗粒料一种,膨化料三种,使用…  相似文献   
30.
目前,糖尿病发病人数随着人口的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加,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中国估计已有3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且患病率还在不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W H O)估计,至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3亿,较目前增长近2倍。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近年研究发现蚕桑产物中蕴藏着有降糖效果的味药。1桑叶《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渴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可抑制血糖升高,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桑叶中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