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1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219篇
林业   1609篇
农学   1555篇
基础科学   512篇
  1807篇
综合类   8047篇
农作物   930篇
水产渔业   692篇
畜牧兽医   2501篇
园艺   642篇
植物保护   62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1210篇
  2011年   1260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1087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870篇
  2004年   663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8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便携式XRF分析仪具有轻便、快速和可测对象较多与测量元素较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矿石、土壤等方面快速检测,但土壤的现场快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以安宁河谷平原土壤中Pb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便携式XRF仪现场快速检测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对比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基于安宁河谷平原表层土壤快速测定结果的线性函数为y=1.170 9x-17.326 0(R~2=0.992 9,x为现场检测结果),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表层土壤中Pb快速检测结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2.
为了研究城市化对西安气温日变化的影响,利用西安及其郊区站咸阳1961—2013年4次气温的观测资料,采用城郊对比法对西安和咸阳2个站气温的年、季节、6 h变温、昼夜温差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城市化对西安气温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安市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时次都高于咸阳且呈上升趋势,2时西安气温的上升幅度最显著,0.56℃/10 a,14时西安与咸阳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西安城市气温上升变化幅度从1990s中期开始明显增大,且城市季节变化趋势最明显的是春季,其次是冬季,夏季变化最小,咸阳气温变暖趋势明显滞后于西安5~8年;6 h气温变化温幅度最大的是早晨到中午这个时段,最小的是夜间到早晨。  相似文献   
163.
旨在探讨超高产玉米钾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为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高效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积累及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吉林省东部玉米各处理之间产量基本达到差异性水平,最高产处理的产量为15535.6 kg/hm~2,其中3个处理达到了超高产水平,分别较不施钾处理增产30%以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增长,钾素积累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分析得出玉米在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同时,钾素并不在植株体内大量储存,而是随时间延长逐渐淋失。产量最优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66.9%、1.7 kg/kg和111.0 kg/kg,各指标均高于其他试验处理。即适宜的施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植株各阶段营养器官的钾素吸收积累量,并使得生育后期植株各营养器官钾素分配比例达到最佳,从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在氮、磷、钾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N 300 kg/hm~2、P2O5140 kg/hm~2和K_2O 140 kg/hm~2),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钾肥总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可获得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筛选应急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高效农药,为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害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9种内吸性杀虫剂,分2个浓度梯度,总计在田间设置18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在药后1、3、7和14 d调查虫口,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绿色高效的农药及最佳药剂浓度。【结果】 60 mL /667m2的6%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 3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和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后两者在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具有持效性。3种药剂在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6%、93.16%和93.7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20%,90.59%和91.36%。37.5 mL /667m2的0.3%印楝素EW在整个过程防效最低,药后14 d防效为38.04%,其减退率仅为14.79%。【结论】 轮换使用60 mL/667m2的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 24%甲氧虫酰肼SC、7.5 mL /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165.
166.
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Put)和精胺(Spm)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Put和Spm可提高开花率。当Put浓度为0.4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30.47%;Spm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22.26%;Put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始花期最短,为83.33 d,观赏期最长,为43.33 d。Put浓度为0.4 mg/L时,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对照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达最高;Spm浓度为0.6 mg/L时,植株C/N比达最大。Put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的积累,可提高铁皮石斛的开花率;Put浓度为0.2 mg/L时,能使花期提前,延长观赏期。Spm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增长和生根,促进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67.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8.
为探索社群丰容对重庆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行为区域分配的影响,2014年1月—2015年2月,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比观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社群丰容前后圈养小熊猫区域分配。结果表明:社群丰容增加了小熊猫对栖架、树上的利用,减少了内室和裸露地面和近游客区域的利用。树上利用的最大占比值在夏季,丰容增加了11.1%;栖架的利用最大占比值在春季,丰容增加了2.8%;冬季对内室的利用占比值最高,丰容后,其利用占比减少了8.4%,从而相应增加了小熊猫户外停留时间;丰容后,小熊猫对裸露地面的最大利用占比值减少了3.7%,近游客区域最大占比值减少了5.6%。小熊猫对六大区域的最高利用占比,丰容前后没有变化,最高为树上,最少为裸露地面。  相似文献   
169.
近海水质非线性时间序列通常由于采集范围大、时间间隔长带有一定震荡性和模糊性,这使得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中以某近海水质指标磷酸盐(PO3-4-P)、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盐(TNH+4-N)和硅酸盐(Si O2-3-Si)所形成的5种时间序列为例,采用逼近细分模式导出的细分外推法和多参考加权数据的模糊预测法对近海水质时序预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图形与误差计算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采用细分外推法预测序列在整体形状上能更好地逼近初始时序,而模糊预测法在整体逼近精度上占有优势。本研究中提出的预测比较方法可为同类问题的预测与模型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0.
城市绿地彩叶树种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与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城市绿地景观色彩单调、彩叶植物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详细调查兰州市城市绿地彩叶树种资源的基础上,以兰州市近年来主要利用的21种彩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同时选择13个重要评价因子,建立城市绿地彩叶树种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观赏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在13个评价因子中耐寒性、呈彩期、耐旱性和抗病虫害对观赏价值的贡献率较大。(2)综合评价等级分为3个等级,Ⅰ级(M≥80%),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共计4种;Ⅱ级(79%≥M≥60%),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共计13种;Ⅲ级(M≤59%)观赏价值一般的种类,共计4种。(3)Ⅰ级的种类建议作为兰州市城市绿地规划的首选物种,Ⅱ级的种类建议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大量使用,Ⅲ级的种类建议根据实地情况,在特定条件下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