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内陆水产》1990,(5):15-16
残杀威是湖南省化工研究院新研制的一种氨基甲酸脂类农药。为—种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的功能。主要用于消灭家庭及公共场所的各种害虫,对其具有迅速击倒和杀死的作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一种较好的家庭及环境卫生用药。但由于残杀威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毒性和残效,并且不可避免的流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等社会公害。为此,受湖南化工研究院的委托,特进行了残杀威对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2.
花粉中的脂肪酸及其在蜂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粉中的脂类及其脂肪酸是蜜蜂的一种重要营养。各种植物花粉具有特定的脂肪酸图谱。花粉中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棕榈酸。脂肪酸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 ,对蜂群抑制疾病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3.
为防止和减缓病虫对农药产生抗性。菜农们都知道要交替轮换用药、混配施药。但有些菜农反映轮换用药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有些农民不了解农药的性质和成分,将交替用药简单理解为不同名称农药的轮换施用。同一类农药不要在同一种作物上连续使用,是在选择农药时,应注意选用化学结构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以及没有交负抗性的农药品种。如防治蚜虫要交替轮换使用抗蚜威、乐果以及菊脂类农药。  相似文献   
134.
铬是法国化学家Louis Vauquelin于1797年首次在自然界发现的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它曾被认为是有毒有害元素,甚至是致癌物质。直到1958年,美国医学家Schwarz和Mertz提出了葡萄糖耐受因子(Glucosr Tolerance Factor,简称GTF)假说,并于1959年鉴定出其有效成分为三价有机铬,三价铬主要通过GTF协同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5.
选择36头皮特兰×(长白×大白)阉公猪,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合成2个温度(23℃为适中温度和30℃高温)和4个饲养水平,研究高温对蛋白质(PD)、脂类沉积(LD)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每个温度下饲养水平与自由采食量(VFI)相对应。饲养水平用23℃的VFI的比例表示,实际饲养水平在23℃分别为1.00、0.90、0.80、0.70,在30℃时分别为0.80、0.73、0.68和0.62,基础日粮为小麦、玉米和豆粕型日粮,每kg日粮含187g粗蛋白,每MJ净能含0.95g标准的可消化赖氨酸。猪单圈饲喂,自由饮水。试验开始时猪活重24kg,屠宰时65kg并测定体躯成分。试验开始时屠宰9头对照猪,以便根据相应的屠宰技术计算增重的组成(营养素质和能量)。在每个温度下,代谢能(ME)进食量减少都能引起增重减少:23℃时自由采食最大增重为1052g/d,30℃时的最低增重为760g/d。30℃时的内脏重量比23℃时轻但它并不受高温下饲养水平的影响。生长性能与ME摄入量呈多项式或断线函数关系(PD的线性高原型)。30℃时温度对斜率和最大值有影响,ME摄入量为22.8MJ/d时PD最大,为143g/d,而在23℃时,ME摄入量为28.4MJ/d时PD最大,为165g/d。在这两个温度里,摄入量为VFI的0.88时,PD最大。温度影响达到拐点之前的PD对ME摄入量的边缘反应(30℃和23℃时每MJ代谢能的PD分别为4.5g和5.9g)。ME摄入量达到相同高度时(如相当于23℃时VFI的0.80),23℃时PD比30℃的高。相反,严格限制采食的PD下降值在适中温度比同等条件下在高温区下降得更多。结果表明:热应激对PD有直接的负面效应,而且影响PD和LD的能量分配。  相似文献   
136.
许群  王安利 《水利渔业》2004,24(4):68-70
营养素作为影响鱼类生殖全过程的一种外部因素,对亲鱼的生殖力和卵子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营养素与鱼类生殖的研究概况,详细阐述了脂类和维生素对鱼类生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中华绒螯蟹脂类营养需求与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河蟹脂类营养代谢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总胆含量的需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含量的需求与代谢,并针对当前河蟹脂类生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仍须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8.
为探讨不同日粮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23 kg乌金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处理1组饲喂乌金猪日粮,处理2组饲喂NRC日粮。分别于30、60和100 kg体重时屠宰,通过Real-time PCR比较研究3个脂肪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体重30 kg时,处理1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处理2组(P<0.05),60和100 kg时,处理1组F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处理2组,60 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各个体重时,处理1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处理2组,30和60 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各个体重时,处理1组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1,DGAT-1)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处理2组,100 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不同日粮调控不同体重乌金猪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9.
小麦雄性不育系绒毡层异常代谢与小孢子败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降解及营养物质代谢,并揭示其与花粉败育的关系。【方法】以小麦S型1376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为试材,在三核期分别用DAPI和KI-I2对花粉粒内淀粉积累进行染色观察;采用半薄切片技术对不育系(S)-1376和保持系1376绒毡层发育过程及多糖、脂类和蛋白等物质积累进行观察和比较;采用软件cellSens Entry和IPP 6.0分别计算图片中小孢子和绒毡层细胞的面积及分析各发育时期图像中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与保持系1376比较,(S)-1376花粉粒被KI-I2染成浅黄色,表明三核期其花粉中无淀粉积累,花粉败育彻底;不育系(S)-1376绒毡层较保持系1376绒毡层细胞提前至四分体时期启动细胞程序化死亡(PCD)过程;不育系(S)-1376花粉核发育迟缓,大多发育至单核晚期停止分裂,仅少数可发育至二核期;(S)-1376小孢子在四分体时期和单核早期显著增大;绒毡层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也显著大于保持系1376绒毡层细胞。在(S)-1376花粉的发育过程中,除四分体时期外,其余各时期多糖含量(呈红色)均低于保持系对应的各发育时期,不育系(S)-1376绒毡层中多糖在四分体时期多于保持系,在单核早期显著降低。在花粉整个发育过程中,不育系(S)-1376花粉中被染成黑色脂类的含量明显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绒毡层中的脂类含量在各个时期也低于保持系。不育系(S)-1376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被染成蓝色的蛋白含量很高,但单核晚期显著降低;在绒毡层细胞中单核早期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这可能暗示该时期保持系绒毡层开始启动降解。在花粉发育整个过程中保持系1376小孢子母细胞中四分体时期多糖和蛋白的含量都低于不育系(S)-1376,这可能与该时期不育系绒毡层提前降解需要大量的多糖和蛋白有关;单核晚期小孢子中的多糖、脂类和蛋白含量高于不育系,该时期是正常小孢子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育系中各种物质供应不足可能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在二核期和三核期,不育系(S)-1376花粉营养细胞中大液泡不消失,细胞质内含物也不持续增加,淀粉粒、脂类等物质积累终止,最终导致小孢子内没有内含物的积累,呈空壳晶体状。【结论】小麦S型1376A不育系花药绒毡层提前降解所诱发的物质异常代谢,使小孢子在由单核晚期向二核期发育的过程中物质供应不足导致细胞核分裂异常,最终引起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40.
寄生蜂成虫可以直接取食含有单糖和二糖的花蜜和蜜露。本文研究了取食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甘露糖对斑痣悬茧蜂寿命、繁殖力和营养贮存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甘露糖后,斑痣悬茧蜂的寿命分别为25.9、21.3、21.5和11.1 d,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平均后代数分别为72.8、51.1、55.8和8.6头,而清水对照只有4.3头,其中取食甘露糖后,斑痣悬茧蜂平均后代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体内主要物质含量测定表明取食糖类后,寄生蜂极大程度地积累总糖,取食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与水相比寄生蜂体内脂含量显著增加,并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取食甘露糖与水相比寄生蜂体内脂含量显著下降。取食4种糖都在产卵高峰前期蛋白质浓度达到最高,死亡前蛋白质浓度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