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98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33篇
  52篇
综合类   738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移栽期对香料烟伊兹密尔生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0~12月在保山怒江流域进行了移栽期对香料烟品种伊兹密尔生育期、产量和香气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香料烟品种科库鲁伊兹密尔的最佳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最佳移栽期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此期移栽的香料烟大田生育期较长,干物质积累较多,产量较高;并且叶片小而厚,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丰富,经济效益较好。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叶香气品质以及产量均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李和樱桃李及其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中国李(Prunus salicina)‘绥李3号’、樱桃李(P. cerasifera)‘红果樱桃李’及其种间杂种‘蜜思李’的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果实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蜜思李’、‘绥李3号’和‘红果樱桃李’分别检测出58、53和29种香气成分,且‘蜜思李’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绥李3号’主要香气物质是醛类,‘红果樱桃李’为醇类,‘蜜思李’为酯类;γ–十二内酯和γ–癸内酯是‘蜜思李’特有香气物质;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蜜思李’和‘红果樱桃李’分别划为“酯香型”李和“醇香型”李类型。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牧草基础性日粮中添加250g/d鱼油(FO)后,牛皱胃中20~24碳脂肪酸的富集情况及瘤胃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银染薄层色谱分析法和气质串联质谱方法用于分析样鱼油和皱胃食糜中酯化脂肪酸和4,4-二甲基唑烷的衍生物的量便于定性20~24碳脂肪酸。与对照组比较,FO处理组会引起20碳和22碳氢化中间体(包括至少一个反式双键脂肪酸)的积累,而在鱼油中未出现c-14C20:1、C20:2n-3、C21:4n-3和C22:3n-6。在对照组和处理组食糜中未检测到20碳以上共轭脂肪酸。总之,日粮中鱼油会引起泌乳奶牛皱胃中大量长链脂肪酸氢化中间体的积累。比较对照组和处理组奶牛摄食和皱胃外流的20、21、22碳脂肪酸量表明,C20:5n-3、C21:5n-3、C22:6n-3被证实在瘤胃中氢化第一步为近羧基端双键的还原和异构化。  相似文献   
104.
烯啶虫胺原药及其杂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烯啶虫胺原药中有效成分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分析,得到烯啶虫胺及其4种杂质的质谱谱图,并根据生产工艺推断出各杂质的结构,从而有助于烯啶虫胺的质量控制、残留分析,有利于控制烯啶虫胺原药的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引诱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取食的化学信息物质,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心叶、半展叶、老熟叶的精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者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椰子叶片精油的主要成分为:2,3-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黄山茶叶籽萃取物的组分.[方法]以茶叶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茶叶籽进行萃取,并采用HPLC和GC-MS分析萃取物中的组分.[结果]萃取产率受萃取温度的影响不大,与萃取压力呈正相关,在相同条件下萃取压力越大,产率越高.从HPLC和GC-MS图谱分析,不同方法萃取的茶叶籽的组分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通过对茶叶籽的超临界萃取物进行测试,可为后期产物的定向提取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云南片烟感官质量与香味成分的关联关系,改善片烟质量.[方法]以云南片烟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以不同类别致香成分、具体香味成分为出发点,探索影响片烟香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分析表明,8种致香成分中与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关联程度最高的为醛类、氮杂环类和酮类,其中醛类物质己醛、糠醛和5,5-二甲基-3-氧基-1-环己烯-1-甲醛与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联程度最高并且关联序一致.氮杂环类物质吡啶、吡略、2-甲酰基吡啶3种与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其中吡啶与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联程度最高.酮类物质与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联程度排序不尽相同,其中羟基丙酮对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在片烟致香成分与感官质量特别是香气质量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醛类、氮杂环类和酮类物质,对己醛、糠醛、5,5-二甲基-3-.氧基-1-环己烯-1-甲醛、吡啶、吡咯、2-甲酰基吡啶、羟基丙酮和2,3-戊二酮等致香成分.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热脱附-气质联机法测试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对热脱附仪工作时的解析温度、解析时间、载气流速及冷阱温度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优化的热解析条件,以提高分析准确度,降低检出限。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内在力量的驱动,而精神气质就是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内在力量。在推动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资源、资本、技术等物化因素可以通过交易和流通取得,这些方面的优势可以位移,而文化,特别是作为文化基础结构的精神气质则是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